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红火小日子(365)

作者:一耳清风 阅读记录

“赵东来媳妇又生了,夫妻两个忙不过来,赵东来把他爹娘接到县里去帮助照顾孩子,他家里的房子也就空了下来,他家那房子就是要卖的。”

“不过,我先跟你说清楚,这房子别的都不错,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离赵东升家近,要不是赵东升不是东西,赵东来也不会想卖了老家的房子。”

“这是怎么回事?村长爷爷跟我说说。”赵东来这人陆承泽还记得,是个不错的人,吃苦耐劳肯上进。

他想听听那赵东升是怎么回事,要是房子可以,他就买下来把问题解决好了,再让方云武一家搬进去,总不能把麻烦丢给方云武一家。

王有富熄了烟,站起来拍拍屁股:“走吧,我带你去看看房子,咱们路上边走边说。”

赵东来之所以要卖那房子也是被逼无奈,他和他媳妇到县里去后,平时回村的时候很少,最多也就逢年过节回来一次。

不是他不想回来,王家庄和平阳县之间来回一趟,至少要两天时间,他是个做生意的,没那么多时间耽搁。

头两年还没什么事,从今年开始赵东来堂哥赵东升就开始找事情,说他家住不开,想让他家大儿子借住到赵东来家。

赵东来爹娘赵老头和唐氏想着是自家侄孙,都是一家人,也就同意了,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住一段时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赵老头老两口是好意,可时间一长赵东升一家生了贪念,想让赵老头把空房子分给他家,还说什么没房子他家大儿子娶不到媳妇。

按王有富说,赵东来他们一家就是太懒,村里人在地里挖地种菜,他们一家就在村里晃悠,光卖菜卖红薯这些事,村里谁家没存下几两银子。

就今年来说,村里翻新房子,加盖屋子的人家不再少数,没钱没房子怪谁,还不是怪自己不勤快。

赵东升想要房子,赵老头和何氏哪能答应。

他们家的房子也是这两年才盖起来的,漂亮得不得了的青砖房,就是没舍得花钱铺石板,院子里还是土坝子。

赵老头两口子不答应,赵东升和他婆娘见天去磨老两口。

赵老头念着死去的弟弟,不好说侄子,后来被磨得没法子,被逼无奈,给县里的儿子带了信去。

赵东来回来后,指着赵东升的鼻子骂他们家黑心烂眼不要脸,说他就是卖了房子也不给赵东升一家。

临走那天,赵东来就跟王有富说了,让王有富帮忙卖房。

他出的价格是三十两,要是村里人有意,看在都是一个村的人,再少一点也行。

赵东来的房子好,村里有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因着有赵东升在一旁捣乱,这房子一直没卖出去。

听说陆承泽要买房子,王有富首先就想到了赵东来家的房子。

一是赵东来的房子确实不错,再一个,若是陆承泽买下房子,赵东升一家绝不敢惹是非分,他可不希望村里出现霸占兄弟财产的事。

王家庄现如今出了清荷这个县主,还有陆承泽这个将军,别说在云溪镇和平阳县里是头一份,就是整个宁州府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村子。

他身为村长,当然得维护好村子的名声,他都打算好了,要是陆承泽看上了赵东来的院子,那当然更好。

要是看不上,而赵东升一家还想打赵东来房子的主意,那他就要对赵东升一家不客气了。

就是可怜了赵东升的大儿子赵松子,那孩子是个好孩子,要不是他在中间周旋,赵东升两口子不知道要做多少恶心人的事。

摊上这样的父母,赵松子也累,王有富也不想把事情做绝,真要把赵东升一家怎么着了,赵松子岂不可怜。

第321章 温馨小院

赵家的房子一共有六间,算是不小了,四间砖房外加两间土坯房。

砖房用来做堂屋和卧房,两间土坯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茅房。

院子面积比较大,虽然没铺石板,可院子里的土荡得平平整整的,收拾得也齐整,四周还扎了一圈篱笆,瞧着是个挺温馨的农家小院。

陆承泽里里外外看过之后,觉得挺满意的:“这房子不错,瞧着挺新的挺结实的,方大叔一家人口简单,屋子也够住,就要这儿吧,我觉得方大叔一家会喜欢这里的。”

“你看得上这里就好,要是合适,我就给东来带信,让他回来处理一下,不过他堂哥那一家,你看该怎么办?”王有富也是个实在人,最关键的问题他还是得问明白才安心。

听虎子说那一家人以前在山里住,肯定很少和人打交道,家里头当家的又折了一条胳膊,要不把麻烦解决了,他都觉得没脸。

陆承泽斜着眼,看了一眼房子背后偷偷摸摸的人,勾了勾嘴角,提高声音道:“村长不用担心,这房子是我买下的,我去跟赵东升一家好好说说,我想他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他要是讲理,咱们就好好处着,他要是不讲理,我也不怕,要动嘴还是动手都行,我就在家里候着他,就看他们一家子怎么选吧。”

王有富瞧着陆承泽的脸色不对,他顺着陆承泽看的方向望去,瞧见墙角边露出来的一片衣角。

那青灰色的料子,不是赵东升,还能是谁!

这个不争气的狗东西,净做出些上不得台面的事,给村子丢脸,得亏虎子是自己人,要给其他村里的人瞧见,还不得坏了村子的名声。

王有富气不打一处来,顺着陆承泽的话接道:“那不能,咱们村里都是知事懂礼的人,赵东升真要是不讲道理,你别给我面子,该咋办就咋办,我可不许他一颗老鼠屎坏了整个村子的风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