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448)
周明远在周大伯身侧紧紧盯着儿子,深怕错过儿子说的一个字。
清文扫过院子里一张张满含期待的脸,继而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奶奶,爹娘,大伯,大伯母,大哥,大嫂,我考过府试了,我是童生了。”
“好好好,咱家清文就是有出息,十二岁的童生啊,就是镇上都没有这么年轻的童生。”周大伯搂着清文,哈哈大笑起来,光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有多高兴。
周大伯一直盼着家里能出个读书人,从清文上学的第一天他就念着,这一念,就念了三年。
虽说清文只是成了童生,还不是秀才也不是举人,这对周大伯来说都没关系。
他相信清文,觉得他能考中童生,就能考中秀才,考中举人,缺的不过是时间而已。
周明远憨憨地看着清文,咧着嘴傻笑,李氏则是走过来,一把抱住清文,老泪众横地把这桩好事念给清荷死去的爷爷听。
谭玉娇和周清波也很高兴,夫妻俩看着清文,两人的手轻抚着谭玉娇鼓起的肚子,大概是希望他们未来的孩子也能和叔叔一样聪明好学吧。
第394章 一生护主
清文成了童生,刘氏提议好好热闹热闹,这么大的喜事,怎么着也得办几桌席面庆贺。
平日里节省的万氏双手赞成,最后一家人决定干脆请全村吃一天的席,不收礼,让大家吃免费的席。
“要我说啊,光吃一天席哪里够,咱们还是该办大点,办个三天的流水席才对。”家里挣了钱,刘氏说话越发大气。
“不成不成,清文这是中童生,不是中秀才,办三天流水席,会招人闲话的。”高兴过后,周大伯的理智回归,直接拒绝了媳妇的提议。
清荷也赞成周大伯的话,点头附和道:“是啊,大伯母,咱们家今时不同往日,得低调点。这次就先这样,请村里人吃席就成,等回头清文真中了秀才,就依你的话,办三天流水席。”
“那好,就听你们的。”刘氏也就是说说而已,并不是真的要让大家听她的,她主要还是太高兴了。
清文成了童生是大喜事,周家并没有遮掩着不让人知道。
再加上黄秀才来了周家一趟,得知清文过了府试,黄秀才回家的路上逢人见人就笑,弄得村里的人十分好奇,都向黄秀才打听。
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周家那个十二岁的周清文考中童生了。
村里人暗暗吃惊,十二岁的童生,他们还是头一回听说。
不得了哟,周家这孩子以后不得了哟!少不得要考个举人,说不定还会考个状元。
若是清文听见,一定会反驳的,他这次虽然考中了童生,可他的名次并不好,只在乙等,连甲等都没进到,哪里就能考什么状元了。
此次考完童生,至少还要苦读好几年才有能力去考秀才。
黄秀才也知道这个,所以他没有让清文继续考,而是让他休息几日,继续努力学习。
三天后,王家庄的众人吃上了周家的免费席面,席面办得丰盛漂亮,清荷从县里请来的大厨,吃得王家庄众人赞叹不已。
说是免费席面,就真是免费席面,周家此次一片菜叶子都不收。
办这个席,就是图个高兴,家里产业这么多,何必再收村里人的礼,增加村里人的负担。
这天吃完席后,于中把蒋涛叫到他房里。
“师父,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于中尽心尽力地教导蒋涛,蒋涛感觉到了师父的用心,心里对于中是由衷的感谢和尊敬。
于中指了指一旁的凳子:“小涛,你坐下,师父有件事跟你说,这件事你不必现在回答我,回去考虑好了再给我答案。”
“是,师父。”于中说得神秘,蒋涛心里起了好奇之心。
蒋涛乖巧听话的模样,叫于中心中一暖,他和这孩子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孩子是个至情至性,心思十分细腻的人。
这样的人,既好也不好,越是真性情的人,越容易受伤。
若碰上珍惜他的人,他的一腔真心不被辜负,日后的日子倒能过得有滋有味,若运气不好,遇上没心没肺的人,那可就要吃不少的苦头。
于中低头斟酌了一下词句道:“小涛,你也知道,师父是周家的下人,我知道你和清文少爷关系好,亲如兄弟。清文少爷如今已经走上了科举这条路,他日后必定也会走上官场,你愿意一直跟着他吗?”
“师父,清文是我的好朋友,我当然愿意跟着他。”在蒋涛心中,清文和壮壮都是他的好朋友,他想和他们一辈子在一起。
听到蒋涛的回答,于中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含糊,蒋涛没听明白他的意思。
于是,他重新组织语言道:“师父的意思是,官场凶险,清文少爷甚至周家的人,以后或许会碰上许多未知的危险,而你跟着我学了武功,正好可以保护他们。”
“我要你一生跟在清文少爷身边,保护他,护他周全,你做得到吗?师父不强求你,你可以回去仔细想想再跟师父说你的答案。”
于中这样的说法,蒋涛听明白了,师父是希望他当清文的护卫。
沉吟片刻后,蒋涛盯着于中的眼睛,给出了他的答案:“师父,我愿意,我愿意一生保护清文,一生保护清荷姐姐的家人。”
于中似乎没想到蒋涛这么容易就答应了,他还想着若是蒋涛现在不愿意,等过几年他再说一说,或许蒋涛会改变主意也不一定。
“小涛,你可想清楚了,要知道你若是答应了师父的要求,那你以后就不能去追求自己的宏图大志了。”于中忍不住想要再确定一下,蒋涛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