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红火小日子(472)

作者:一耳清风 阅读记录

他哽咽道:“娘,就算大全回不来了,你还有我和大哥,我知道你疼大全,可你也想想我和大哥,我们也是你的孩子,你真把自己折腾没了,叫我和大哥咋办?”

说着说着,王大树悲从中来,干脆把粥放在床头的柜子上,摸着眼泪哭起来。

王大树是家里的老二,不大不小,刚好卡在中间,他从小就是个懂事的,除了性子有几分冲动外,其他的没啥大问题。

三婶子把家里的孩子教育得好,平日里斗嘴归斗嘴,兄弟间的感情也是真好,王大全不见了,家里两个哥哥嫂嫂把家里的活都给包了,就想让方氏松快点。

两个儿子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三婶子两口子看在眼里,心中踏实了许多。

不管咋说,就算老三真回不来,老大老二两个知道互相扶持,也是件好事。

二儿子哭得伤心,三婶子心里颇不是滋味:“大树啊,好孩子,你别哭,娘没那么容易丢命,娘只是没啥胃口。”

王大树抹了一把眼泪,力气用得大了些,眼睛被揉得红红的:“娘,你多少吃点,喝点汤垫垫肚子,要不半碗也成,我要亲眼看娘把东西吃下肚子才能放心。”

儿子都这样了,三婶子没再说不想吃的话,她从床上爬起来,半靠在床上:“儿啊,拿来吧,娘吃。”

“哎,娘,你先喝口鸡汤润润嘴。”老娘愿意吃东西了,王大树“腾”地一下站起来,先给老娘递上一碗鸡汤。

粥哪有鸡汤有营养,他媳妇说了,今天这鸡汤她放了小蘑菇,炖得香香的,他娘喝了肯定胃口大开。

在儿子的殷切的目光下,三婶子小口小口地喝下了半碗鸡汤,王大树见状高兴得不得了。

三婶子看着二儿子高兴的模样,心里愧疚不已,是她不对,儿子整天忙里忙外的做活,还要抽时间来哄她吃饭,她实在是不该呀。

“大树啊,你出去吃饭吧,忙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饿了吧,娘自己慢慢吃,你别担心娘,赶紧出去吃饭吧。”三婶子已经想好了,她得振作起来,她这样消沉,家里人个个没办法好好过日子。

“娘,你可别哄我,我出去吃饭,你也得好好吃饭,吃完了就把碗筷放柜子上,等会我来收拾。”王大树忙碌一上午,确实也饿了。

他看了看娘自己愿意吃东西了,一颗心终于落地,起身去了堂屋吃饭。

屋子里三婶子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鸡汤喝得差不多了,她才端起粥来吃。

粥里放了肉末,还有剁得碎碎的蔬菜粒,入口鲜香可口,吃着吃着三婶子竟有了些胃口,把一碗粥吃了一大半。

前些日子并不是三婶子不想吃,实在是她吃不下,早些时候她还抱着希望,觉得三儿子说不定哪天就回来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三婶子的希望渐渐变成了绝望,她很清楚,她的儿子很可能回不来了。

这个想法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堵在三婶子的嗓子眼,叫她寝食难安。

然而今天,二儿子的话点醒了三婶子。

是啊,她没了三儿子,还有老头子和另外两个儿子,还有媳妇和孙子。

更何况还有老三媳妇方氏,老三要真没了,她得替老三媳妇打算。

方氏还那么年轻,和老三又没个孩子,她没脸叫方氏替老三守一辈子。

守寡的女人命苦,方氏是她媳妇,她把方氏当她半个女儿,当娘的哪里舍得女儿守寡,等方氏替老三守上两年,她亲自给方氏寻个好人家。

三婶子想着想着,不知不觉流了一脸泪,她把头埋在膝盖上,无声地哭泣着,她的老三啊,她的儿子啊!

咋就这么命苦,年纪轻轻遭了这种事。

第416章 必有后福

王大全在山里关了几个月,归家心切。

自从进了平阳县地界,能不休息就不休息,一路上日夜兼程,就盼着能要点回家见亲人。

哒哒的马蹄声传来,放在以前,王家庄的村民早就伸长脖子看热闹了,马儿珍贵,乡下人甚少见到。

这些年里,周家有了马车,时不时还有马车到村里来,每次陆承泽等人回来时,更是一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大伙见得次数多,也就不觉得有多稀奇了。

“咦,那骑马的人怎么瞧着像是大全。”有村民突然指着村口的方向道。

另一个村民叹气道:“你眼花了吧,大全都失踪好几个月了,多半是……,三婶子一家好不容易才缓过来点,让他家人听见了,不定又要难受多长时间。”

“是大全,真是大全。”最初发现的那人,嗓门突然就大了起来。

其他人正想说他,让他别再乱说话,刚转过身就瞧见不远处,多了几张熟悉的面孔。

嘿!那马上坐着的人,不是王大全是谁?还是王大全回来了。

王大全从小在王家庄长大,村里的一众长辈看着他长大,同龄人更是和他一起玩闹着长大的,就算是他瘦了黑了,还是能认出人来。

听说王大全平安回来,路过的村民停下了脚步,做活的村民放下了手里的活,纷纷跑到他身边来四下打量。

护送王大全回来的两名亲卫,默默退了出去,还顺手把借给王大全的马牵走了。

这两名亲卫避开人群,径直去了周家,人送回来了,他们还有给夫人送信的任务在。

路上奔波了好些天,两名亲卫也挺累的,就想着把信交给夫人,顺便在夫人家里蹭点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

村民们围着王大全,七嘴八舌地说着话,突然有人道:“快,大全回来了,谁跑得快去三婶子家报个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