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663)
清荷好笑地看了眼刘氏:“怎么的,我才离开半年,在大伯母眼里就成了小气鬼了?我又不是回来看看就要走,后面有的是时间,大伯和大哥忙正事要紧。”
清荷离开后,后山坡的小花园一直是谢氏在打理。
谢氏做事细心,把花株之间的杂草扯得干干净净,多余的枝条也修剪了,看这样子,来年春天,小花园必定又是花团锦簇。
刘氏和清荷聊着天,顾氏时不时接上一句,更多的时候她望着不远处的王家庄微微出神。
清荷知道她在想什么,心里微酸,看来不能再拖了。
陆家的房子许久没住人,又撒了杀虫药,万氏的意思至少是要通两天气再进去住。
歇了两晚后,第三日顾氏门都不出了,吃过饭就坐在屋檐下等着清荷。
清荷看着顾氏情绪低落,十分不好受,坐在顾氏边上问她:“祖母,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想对我说?”
“你先吃饭,吃完了饭祖母有事问你。”顾氏扯了扯嘴角,满眼藏不住的悲痛。
清荷想着确实得吃了饭再聊,否则一会她只怕没有心情吃饭了。
心里装着事,清荷没有往日的好心情品尝美味,匆匆吃完坐到顾氏身旁。
顾氏忍着心底的痛楚,问清荷:“清荷,你知道公公婆婆的墓在哪里吗?”
清荷就知道顾氏心里惦记着这事,前两日顾氏没提,恐怕是不想扫了她和家人团聚的兴致。
时隔二十多年没见到儿子,再见儿子,问的不是活人,而是坟墓,其中的痛楚可想而知。
清荷伸出双手握住顾氏的手:“祖母,我陪你去看公公婆婆,我娘昨日就把东西备好了,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顾氏含泪点头,一旁的杨嬷嬷无声地流着泪。
韩忠和杨九娘一大早去了府城,说是不看着不太放心,
万氏和周明远去了镇上,万氏去买布料,周明远去找姚木匠给外孙打摇篮,元宵早跑得不见了人影,清荷跟金婆婆说了声去向,以防家里人找她。
陆离听说是去给陆思安上坟,回屋换了身黑衣,而清荷因着早有准备,今日穿的便是一身深色衣裳。
见陆离去换了衣裳,顾氏才注意到清荷今日的打扮格外素,不仅未施粉黛,头上也只戴了一朵小白花。
亲家提早准备了香烛纸钱,感念于孙媳一家的用心,顾氏心里更加苦涩,她的安儿和媳妇若是还活着该多好。
儿子能力卓越,亲家和善可亲,儿媳聪慧体贴,又即将迎来孙辈,她的孩子若是活着,一定会很幸福的。
浑浑噩噩地走到路口,顾氏望着不远处隆起的坟包,忽地停住脚步,含泪对清荷道:“清荷,你大着肚子就别去了,怕惊了孩子。”
清荷不在意地摇头:“祖母,我肚里的孩是,是公公婆婆的孙儿,公公婆婆不会伤害自己的孙儿的,万物有灵,他们只会保护这孩子。”
见清荷坚持,顾氏也没再说什么,只想着一会早些让孙媳离开,别在坟前待太久。
第588章 阴阳相隔
一步一步走近坟茔,顾氏的心也跟着一步一步破碎不堪,强大的意志力支撑她没有倒下去。
两座坟包连在一块,那里头住着她的二儿子和她未曾见过的二儿媳,虽说没有见过二儿媳妇,可顾氏知道那是个好女人。
她感谢二儿媳给了她儿子一个家,感谢二儿媳给她生了个好孙子,让她不至于老来无依。
走到坟墓跟前,顾氏伸出颤抖的手抚摸两座石碑,冰冷触感让她心中更加悲凉。
上一次她见到二儿子时,他还是个少年郎,这一次她已经和她的孩子阴阳相隔。
老天爷何其不公,她的孩子那么正直那么善良,偏要让他英年早逝,而害死她孩子的畜生,还好好的活着,享受着荣华富贵。
不过也快了,她的孙儿很快就会为父母报仇了。
顾氏终是忍不住抱着眼前的石碑痛哭出声,她的孩子啊,她的孩子怎么那么命苦,年纪轻轻就去了,要她老婆子再经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三十年前她送走大儿子,她的命也跟着去了半条,如今她在二儿子的坟前,只觉得剩下的半条命也要跟着去。
顾氏捶着胸口,泪水从她脸上滑落在地,随即没入土里没了踪影。
杨嬷嬷自己哭得收不住,还不忘劝解顾氏:“老夫人,你要保重身子,我想二少爷也舍不得你伤心。”
“安儿,我的安儿,是娘的错,是娘伤了你的心呐,我的儿啊!”顾氏沉浸在内心的痛苦里,哭得不能自已。
清荷和白芷也跟着默默掉泪,孩子走在母亲前面,对一个母亲来说太残忍。
清荷没有去劝顾氏,她知道顾氏此时需要的是宣泄而不是劝慰。
她想,或许顾氏知道要回王家庄便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想亲眼看看自己的儿子儿媳,来了村里两天,为了不打扰周家团聚,直到今天才提出来,恐怕也是忍到情绪憋不住了。
清荷和白芷往后退了些,把地方空出来留给顾氏他们,白芷寻了块还算平坦的石块,铺上手帕,让清荷坐着等。
陆思安夫妻的坟墓在半山腰,村里人少有人来这里,在半山腰能窥见王家庄大半个村子。
冬日山间雾气缭绕,早上更浓些,此时太阳出来,驱散了不少,山间只余缕缕薄雾环绕。
薄雾飘渺,山下王家庄在雾中看不太真切,而对面的山顶逐渐清晰,露出真面目,树木葱茏,层林尽染,令人流连忘返。
坐了有小半个时辰,云雾彻底散去,清荷坐的地方能听见村里传来的狗吠声,孩童的欢闹声,还有村民大声玩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