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红火小日子(671)
石板路被扫得干净,清荷吃过午饭后瞧了瞧外头的天,见天上没有乌云,估摸着下午应该不会下雪。
换好衣裳,清荷去顾氏房里找顾氏,想要跟顾氏说说她要出门一趟:“祖母,我出去一趟,一会就回来。”
“昨夜刚下过雪,虽说多的雪扫干净了,路上没干透,容易滑,你让白芷扶稳你,摔了可不得了。”顾氏没问清荷要去哪里,而是叮嘱清荷路上注意安全。
清荷乖乖点头应下:“放心吧祖母,我去村长家一趟,不走远。我想在两个进村的路口修个瞭望台,再安排些人盯着,若是有行踪诡秘的人出现,咱们能早些知道。”
“这倒是很有必要,有咱们自己的人在村口盯着最好。”顾氏也觉得十分有必要,她不怕那些魑魅魍魉,可她担心孙媳妇出事。
临近快过年,村长家中除了在外念书的王永才其他人都在家里忙活家里的事。
来给清荷开门的是王永才的媳妇龚氏,两人倒是打过照面不过不熟悉。
龚氏张氏娘家村子的姑娘,父亲是个老秀才,龚氏跟着父亲念过书,懂得道理更多,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女人。
张氏疼爱大孙子王永才,并不想给大孙子找个乡下姑娘,一心想给孙子寻摸个会断文识字的姑娘。
不是说乡下姑娘不好,而是担心日后两个口子说不到一块去。
两口子过日子总得有话聊吧,张氏怕日后一个聊诗集一个谈喂猪,谁也听不懂谁的,那得多愁人。
打听到龚氏后,张氏欢喜得不得了,又能操持家务又识字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人选了。
龚氏的父亲是个疼女儿的,不愿意女儿早早出嫁,又想挑个看得上眼的女婿,留女儿留到十七才挑中王永才。
一来王永才本身有些本事,王家经营得还不错,二来龚父觉得王家庄的前景不同一般,整个村子欣欣向荣,日子差不了。
龚氏识字又能干,嫁过来没多久便得到了全家人的喜欢,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
见到清荷,龚氏神色意外:“周东家,快请进。”
清荷对着龚氏和善一笑:“嫂子,叫我清荷就行,村长爷爷在家吗?我找他有点事。”
“在,在,爷爷在家,清荷,来屋里坐。”
龚氏从善如流改了称呼,她把清荷请进屋:对着里屋喊了两声:“爷,爷,清荷妹子来了。”
“这就来。”王有富在屋里卷烟丝,临过年了,老头子比平时更舍得,买了几两好烟丝留着过年抽。
家里就这么大,张氏在灶房听见龚氏说的话,把灶房的丢给儿媳妇,自己快手快脚整理了头发和衣裳走出灶房。
请荷和张氏熟悉,一见到张氏便笑开:“张奶奶,忙着呢?”
“清荷来了呀,我不忙,你先坐着,我去给你拿些吃的。”张氏忙不迭地往里屋走。
“哎,张奶奶,不用了,我吃过饭才出来的,肚子不饿。”清荷想拉住张氏,不让她去,人家买着过年吃的,她下不去嘴。
“吃零嘴不占肚子,前儿我买了好多呢,都搁柜子里放着还没拆封。”张氏丢下话,走进自己屋子里好一阵翻箱倒柜。
第595章 事关全村
张氏刚进屋,王有富便走了出来,心宽体胖,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王有富瞧着比从前胖了一点。
都是熟人,清荷简单和王有富寒暄了几句,接着进入正题。
因着周家对村里的贡献大,只要不是很过分的事情,王有富都会同意。
而今天清荷提出的这事让他有些犹豫:“清荷,私下建瞭望台,这恐怕……”
清荷明白王有富的顾及,她解释道:“村长爷爷,我有分寸,不会让你难做的,说是建瞭望台,其实就是在两个村口修个小房子,看看有没有可疑人来往。”
“我家挣钱的作坊都在村里,还都是些吃食,这要过年了,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亲戚朋友要来,我是担心万一有歹人混进村子在作坊做手脚。”
“这……不会吧,在吃食里头做手脚,出了事可是要把命搭上的,咱附近村里的人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吧。”王有富皱眉。
说别的村里的人会眼红嫉妒他信,在作坊动手脚他认为没人有那么大的胆子。
都说女人怀孕容易胡思乱想,王有富觉得可能是清荷怀着孕,想得有点多。
不说没什敢对周家动心思,就是有也不会成功,送清荷回来的那些护卫,个个孔武有力,一看就是高手,还会降不住几个歹人?
他宽慰清荷道:“清荷,你别想太多,咱们村里好多人都靠你家的作坊过日子,真有坏人敢对你家作坊动心思,村里人不会放过的。”
“你是圣上封的县主,虎子还是将军,十里八村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把手伸到你家作坊,光听你家的名头那些人就能吓破胆。”
清荷正要再说,张氏端着一个大盘子走了出来:“清荷丫头,尝尝这些零嘴,每一样我都尝过才买的,好吃着呢,白芷也吃。”
张氏热情招呼,清荷不想扫她的兴致,伸手拿起一块糕点吃起来,张氏又把盘子递到白芷跟前,白芷也跟着拿起一块。
镇上的糕点糖放得多,吃着齁得慌,比起金周家做的糕点不知差了多少,可不知为何,看着张氏高兴的样子,清荷竟觉得这糕点虽说甜得腻人,吃着也还不错。
糖是精贵东西,这么甜的东西在张氏看来是难得的好东西,别人把压箱底的好东西拿出来招待她,这份心意她领了。
知道清荷和王有富有事情要谈,张氏没多待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