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红火小日子(711)

作者:一耳清风 阅读记录

顾氏要自己张罗,万氏没有道理不愿意,两人粗略商量了一下,整理出个大致的方向后,万氏又回去盯外孙女了。

当天夜里,刚出生的小姑娘有了小名,叫岁安,寓意岁岁平安,至于大名啊,清荷想让顾氏来取。

顾氏对给重孙女取名的事很重视,连夜翻起了书,说要给重孙女取个好听寓意又好的名字。

清荷让她别急,先叫着小名,大名可以慢慢想。

有钱有人好办事,顾氏不缺钱也不缺人,她想给她重孙女办个热热闹闹的洗三宴并不难。

洗三头一天,顾氏派人去村里传话,让村里人明日都去陆家吃席,来人就行,不用准备礼。

村里人知道这是要给清荷的孩子办洗三,个个都笑着答应一定会去。

洗三这天,村里人纷纷来贺,虽说顾氏说不让大伙送礼,实际上没有人空着手上门,有准备礼钱的有准备东西的,也不拘要送多少,就是个意思表达表达心意。

周家大房送的东西最多,金的银的都有,足可见大房对清荷母女的重视。

若是别家送这些,顾氏肯定不收,不过她知道周家两房一向亲厚,你送我我送你是常事,也就收下了。

人来得多,坐满就开席,期间万氏把孩子抱出来转了一圈,见到小岁安的人没有不夸的。

孟奎目前只有一个儿子,前有大舅哥家的喜乐,后有清荷家才添的岁安,可把孟奎羡慕坏了,他也想要女儿。

羡慕的不止孟奎一个,孟平和孙同也羡慕,孟平娶媳妇还不久,还没孩子,孙同和胡春桃是一直有计划,只不过还没怀上。

孩子还小,略略转过一圈,万氏便把孩子抱回了屋子,人太多,怕孩子惊着。

顾氏准备的是流水席,一桌子人吃完,立马有人上前收拾桌子,摆上新的席面。

刚下桌子的罗氏和几个妇人帮着收拾干净桌子,走出院门碰到迎面而来的三婶子。

罗氏捂着嘴打了个饱嗝,招呼三婶子:“三婶,你咋才来呀?我都吃完了。”

三婶子笑着道:“家里有点事耽搁了,来的晚了些,你们都吃了呀?”

罗氏周围的几个妇人齐齐点头:“吃了,吃得我撑得慌。”

“三婶子,我跟你说今天的席面每一样菜都好吃,好些东西我都没见过,尤其是那道肘子,我的天哟,舌头一抿就下去了。”

“鸭子也好吃。”

…………

第631章 心系友人

吃完一拨换另一拨,小院子里人流不断,吃过席的人在回家的路上,都在讨论一件事,那就是今天的席面。

之前他们吃过周家的席面,家里有钱后,也下过几回馆子,论起来都没今天吃得好。

杨嬷嬷听着这些人的夸赞,老脸笑成一朵花,老夫人可是在今天的席面上下了大功夫,银子跟流水一样花出去,能不好吗?

最后一轮边吃边聊,吃到了半下午,最后一拨人刚走没多久,陆离远远瞧见一辆马车朝着陆家而来。

他看了眼院子里忙碌的众人,自己上前询问来者是谁。

车帘掀开,一个长相颇为英气的妇人从车厢出来:“我是你们夫人的姐姐,姓钟,听说她刚生产完,特意来看看她。”

妇人一开口,陆离就知道她是谁了,这不是就是自家夫人常念叨的钟姐姐嘛。

钟灵秀远道而来,且她的身份不同于普通村民,顾氏亲自接待了她。

早些年在京中,钟灵秀也是见过顾氏的,不过那时顾氏的境况并不好,往往出现也是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哪像现在这么精神。

“晚辈钟灵秀见过陆老夫人。”钟灵秀对着顾氏做足了礼数。

顾氏伸手虚虚一抬:“快起来,这里没有外人,清荷叫你姐姐,咱们就是自己人,不讲那些。”

钟灵秀能从府城赶来,可见她心中很在乎清荷,顾氏简单和她聊了两句,便让百合把人领到清荷那边去。

考虑到钟灵秀一路奔波赶来,恐怕还饿着肚子,顾氏吩咐杨嬷嬷赶紧去厨房让人做一桌菜出来。

经过两天的修养,清荷已经恢复精神,外头有风,万氏不让她出门,只让她在屋里活动,把她憋得够呛。

“蝶衣,你看小姐睡觉还咂嘴呢。”

“该不是饿了吧?”

“应该不会呀,她刚吃过奶,没这么快。”

“小姐好可爱呀,软软的,像棉花一样。”

………………

白芷和蝶衣两个围在刚出生几天的小岁安面前嘀嘀咕咕个不停。

清荷由着她们说话,她娘说了孩子不能在太安静的环境里睡觉,否则以后听见一点声音就醒,太闹人。

百合领着钟灵秀进来,清荷见到钟灵秀高兴地从床上下来:“钟姐姐。”

钟灵秀上前几步把她按在床上:“你别动,好好躺着,这才三天,还没恢复好。”

白芷和蝶衣几人悄悄退出屋子,把地方留给两个许久不见的姐妹。

清荷拉着钟灵秀的手,高兴之情溢于言表:“钟姐姐,你怎么来了,还刚好今天来了?”

钟灵秀含笑道:“你生孩子这么大的事,我能不来吗?你叫了我这么多年的姐姐,哪有妹妹生孩子,做姐姐的不来的。”

“可……可是,我还没派人通知姐姐呀,姐姐怎么知道的?”清荷原还想着,等过段时间送货去府城的时候再去通知钟灵秀。

钟灵秀哈哈一笑:“傻妹子,你是不是忘了,你发动那一日,我家的管事不是正好在你家吗?他回来告诉我的,我听见消息,立马赶了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