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写文救世哪有不疯的(190)
好在拾光者也清楚星际人对于鬼魂的了解很匮乏,在文章的开头专门用作者有话说解释了一下——
在浩渺的古华神话传说之中,《山海经》以其奇幻多彩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既神秘又博大的上古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不仅有山川、草木、鸟兽,还有那些深不可测的百族众生、地府幽冥,以及游荡于人间的鬼魂。
首先,在本文设定中,我将众生分为六界。在诸多神话传说中,六界通常指的是神界、魔界、仙界、妖界、人界、鬼界。
这六界各具特色,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神界居住着至高无上的神灵,他们掌管天地间的法则,维护宇宙的平衡。
魔界与神界相对,是邪恶与混乱的源头,常有魔王、魔将等存在,意图扰乱世间秩序。
仙界是仙人居住的所在,充满了祥和与宁静,仙人们修炼道法,追求长生不老。
妖界各种妖物、精怪的聚居地,他们或善或恶,常与人界产生交集。
人界即人族所居的人间,充满了七情六欲,是六界中最为繁华也最为复杂的一界。
鬼界又称幽冥地府,是死后灵魂的归宿,阴森神秘,由鬼魂和冥界管理者构成。
而在这六界之中,地府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山海经》及后续的神话传说中,地府往往被描述为位于地下深处的庞大宫殿群,是鬼界的行政中心。
地府内部有着严格的管理体系,以阎罗王为首,下辖判官、鬼差等众多官吏。
他们负责审判死者的罪行,决定其灵魂是升天享乐还是受罚下地狱。
同时,地府也掌管着生死簿,记录着万物生灵的寿命和轮回。
说到鬼魂,他们是死后的人的灵魂或精神力量。在古华诸多神话故事中,鬼魂的形象多种多样,有的可怖,有的可悲,有的则可亲。
他们或因为生前的心愿未了而游荡人间,或因为罪孽深重而被囚禁在地狱受罚。
鬼魂与人间常通过梦境、附身等方式产生联系,由此也衍生出了诸多关于驱鬼、招魂的传说和习俗。
而本文的故事,发生在古华国公园2025年,彼时新古华国成立,天下初定之时,为保人间不为妖魔鬼怪侵蚀,主席以人间国运压制六界结界,并说出“建国以后不许成精”的箴言,以镇压六界界碑,借此斩断了人间与六界之间的通道。
因此,鬼市迅速衰败下来。
主人公孟芝作为孟婆的后人,在出国归来后意外继承了这份千年前流传至今的基业,开启了一段游荡六界的传奇之旅......
文章的一开头,就是孟芝与古怪老头福叔相对而坐,老人因碗阳春面开始追忆往昔......
原来,福叔竟然是阴鬼之身,生前本是逼不得已走上一条恶路之人,死后本该堕入十八层地狱受尽折磨才能转世投胎。
可因为孟婆动了恻隐之心,因一碗阳春面重返人间,与孟家定下千年鬼契,世代守护御鬼世家,从不曾离开鬼市。
如今,眼见鬼市萧条,他也因为失去香火一年比一年虚弱,本以为就此要魂飞魄散,却没想等来了新一代少主——孟芝。
孟芝父母双亡多年,又在高中之后远离故土去海外留学,为人淡然独立,十分聪慧。
更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又自力更生,更有一手好厨艺。
虽说对于鬼市、御鬼世家的一切都是将将接触,可天生灵脉非凡的孟芝还是凭借自己的聪慧掌控了灵气,在末法时代做出了一碗堪称灵食的阳春面。
她见福叔虚弱,便将这碗面给了他。
也因此,福叔得以再次凝练鬼身,更对这位新任少主心悦诚服。
仅仅一个晚上,孟芝就从陈福这里为突破口,拿下了鬼市现留所有鬼怪的敬佩。
虽如此,24年的唯物主义教育根深蒂固,孟芝依旧对鬼怪之说心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疑惑,向福叔询问鬼市的具体情况。
福叔追忆往昔,一幅瑰丽宏伟的画卷,更在他苍老的声音中徐徐道来......
相传在地府黄泉路,有一条忘川河,河边的三生石上记载着走过灵魂的前世今生,而河上有一座奈何桥。
走过奈何桥,则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
望乡台边有个妇人孟婆。
人死后经往地府轮回,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人间最后一眼。
喝了这碗忘川河水煮的孟婆汤,那些爱过的、恨过的,无法放下的事,滚滚红尘中数不清的悲欢离合与入骨执念,都会随着孟婆汤的缓缓入喉,永远凝固于奈何桥上。
正所谓“黄泉路边彼岸花、奈何桥上孟婆汤、阎罗殿生回生草。”
孟婆的故事背景在古华神话中相当丰富和深远,有很多种传说流传于世。
有的说,孟婆是鸿蒙初开时的天界散官,她不忍看到世人死后还受恩怨情仇所累,就去了奈何桥边支起了口大锅,给他们喝下能够忘却前生的孟婆汤,然后进入下一个轮回。
还有种说法,孟婆为西汉时期的一孟姓女子,她不念过去未来,只是一心劝人向善,后来她入山修行,直至后汉,她死后天帝命她为幽冥之神,让她主管消除鬼魂的记忆。
后人不知其名,只知她姓孟,就唤她为孟婆。
也有说,孟婆即是孟姜女,她在长城下没有找到丈夫的尸骨,为了忘却记忆,她就特意熬制了孟婆汤,希望以此来忘却前世的一切。后来她的故事感动了天帝,就免去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边熬制孟婆汤供鬼魂忘却前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