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想,舒老师只觉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拉来几位搭档嘀咕一番,干劲满满地投入了进去。
对舒老师他们私底下的动作,春妮暂时还不知道。
她不是没想过请老师们再研制新机器出来,但上次做个破竹机,费了老鼻子劲。春妮现在还在靠揉馒头回血呢,短期之内,她是真的不想再碰这些东西了。
结果不到半月,舒老师又拿着图纸主动上了门:“小顾老师,我们研制出了一种给竹子做的打孔机,你来看看。”
春妮当时心里就是一激灵:她的那些工具都是绝版好物,得爱惜着用,上回用过一次,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感觉到最后电锯仿佛都不像
之前那么好使了。万一磨损了弄坏了,不过个几十百把年,打哪再去弄这么好用的工具?
她拿过图纸时,嘴里说着“我看看”,心里已经在想,怎么拒绝舒老师,展开一看,登时就是一愣:“你这个机器,怎么——”
“有点小是吧?”
春妮点头:舒老师的这个打孔机下边是操作台,上边的皮带转轮旁是壳体,有点类似于缝纫机,只是看参数,比缝纫机的机头大很多。
不过钻木头用的力道跟缝衣服不一样,机头大一些压得住钻头震动,这个设计倒也合理。
舒老师设计之前也是做过调研的:“我们考虑到打孔是精细操作,特意做了小型化设计。小顾老师,你看怎么样?”
小顾老师想说不行,但这个图纸看上去,比破竹机有意思多了。缝纫跟打孔,的确有点相似的地方。
她不觉问道:“电机呢?安在哪?”
舒老师往下指:“在这。”是在脚头边。
“那一台打孔机,怕是不够吧?”
舒老师腼腆地笑了笑。
春妮心中一揪:“先说好,我可没有那么多电机给你安。”
舒老师又笑了笑:“你不用这么害怕,这次的电机材料不难找。”
“听你的意思,你已经有眉目了?”春妮的好奇心被彻底吊了起来。
舒老师点点头,缓缓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因为这次设计的是小型机器,打孔机需要的发电机要求低了很多。舒老师设想的是,可以到旧货铺子里去找些冷气机,电风扇,电冰箱的电机拆下来,安到打孔机上,只要能带动机器正常运转,这样的电机就完全可用。
为了验证他理论的正确,他还现场将家里的老电扇拆了,钻头接到电机上,用插头一接,果然运行无碍。
上次带锯机实验,方校长不在,这次方校长全程围观,完了忍不住感叹:“果然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咱们头疼这么久的打孔问题,舒老师两根电线一拉,就什么都解决了。”
连最吝啬的方校长都这么说了,打孔机机械化是真的势在必行了。
现在学校可不像那会儿,资金相当充足,就是——
春妮见大伙都看她,那个头却怎么也点不下去:让她改装个破竹机外壳,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打孔机,别的不说,就是它那个壳体,凭她那点水准,也造不出来啊。
气氛眼看慢慢僵滞,春妮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觉得,咱们这回也许不用买钢材,可以捡个现成便宜。”
“什么现成便宜?”
方校长对捡便宜最感兴趣,闻言,眼睛都亮了。
第74章 074 亲儿子
“我前些天听说城西缝纫机厂倒闭了, 在出清存货,咱们去城西缝纫机厂买几台缝纫机回来,改装改装就能代替机头了。”
“城西缝纫机厂?是丰华吗?”王老师震惊地问:“丰华缝纫机厂会倒闭?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尹老师证实了这个消息:“我有个亲戚在厂里做事, 已经拿了遣送费回家。”
王老师跟众人科普了一下丰华缝纫机厂:“丰华是我们华国第一家缝纫机厂, 我记得战前他们曾经去过东南亚纺织业博览会,他们的一个什么机器还获得了银质奖章。他曾经在展览会宣传过,如今华国市面上七成以上的缝纫机,都是产自丰华,他们怎么会倒闭?”
“哎呀,我想起来了,我小时候, 姆妈用的缝纫机好像就是丰华。我昨天用它缝了条窗帘,还是那么好用。”胡老师也说:“这么好的缝纫机厂, 怎么会倒闭?”
“他们大股东送钱给双城政府抗倭,被宪兵队抓了起来,大股东一家急着卖厂子筹钱。”
尹老师一语激起千层浪,老师们一阵面面相觑。
韩厂长直言不讳:“什么送钱抗倭, 是倭国人看上了丰华,想谋夺别人的产业吧?”
“肯定是这样, 我爸爸说过,丰华的大老板小气得很,他舍得出钱干这种事?”夏风萍也说出了小道消息:“要是他肯多出点钱, 把厂子迁到租界来,说不定还没这一劫呢。”
城西一带已经都到了76号手里掌控, 间接相当于落入到了倭人手中。丰华家大业大,哪有这样容易就塌了天?
要说这里头没有倭人的事,谁信呢?
众人围在一起, 也只能唏嘘几句。
舒老师比较关心春妮说的改装机头的事,担忧道:“小顾老师,真的能用缝纫机机头代替我们新机器的机头吗?会不会轻了些?”
现在学校连老师带其他的教职员工,起码有五六十人。实验现场人多嘴杂,舒老师心底焦急,不得不提醒春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