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春妮不想给他们更厉害的家伙,而是除了枪和战场上捡的手|雷,她手上再没有多出来的武器。给枪的话,学生们不会用,又容易冲动,使用不当,很容易反增祸事。
租界政府不许百姓持枪,就连李德三手上的那支枪,春妮还在发愁去哪找地方让他放胆开练呢。
毕竟,巡捕房的警察们对上倭国人是纸糊的,对上华国人,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倭国人眼皮子底下更是不行,这不是给他们借口找学校的不是吗?租界里倒有射击俱乐部,可那是给上等人用的。一张会员证五十块钱,还要有相应资产证明,难不成为了练枪,她还去买栋房子?
可惜学生们的九节鞭还没练出什么来,她就要先出门了。
一旦下定决心,春妮便不会纠结细枝末节:“都多大的人了,没我还吃不了奶?何况我又不是一去不回。倒是我家夏生,这几天我想放在学校,请师母和校长帮忙看着点。”
夏风萍这段时间忙着跟舒老师他们学习,好准备翻译文献,不方便帮她照顾夏生。
方校长刚要点头,先看了眼尹老师,似乎是确定了什么,才道:“那你去吧,夏生有我和你师母照顾,放心就是。”
事情定下来后,方校长当即放了春妮剩下半天的假,让她去收拾行李先好好休息一晚。尹老师自告奋勇,说他去买车票。两人都是行事果决的人,定下第二天出发,便分头忙碌起来。
春妮这边其实没什么要收拾的,她先去小摊那,让雇的学生们给她装了些咸菜在路上吃,将她离开这段时间的菜钱交给蒋四成,指定他负责买菜。
蒋四成是春妮最早招到小摊工作的半天班学生之一,这个男孩子年后才满十四岁。为人相当机灵,跟摊子上的客人们关系都不错。大约前些年吃了太多苦,到现在他还矮春妮一头。春妮总觉得,自己用指头在他胸膛上一点,他就能撅个大跟头。
正因如此,她才迟迟没有择定夏风萍离开后的采买人选。现在世道不好,摊贩们也不愿意送货上门。去菜市场采买大宗菜品,很容易被饥民盯上。这个男孩子太瘦弱了,若是那些饥民只劫菜也好,但他们饿红了眼睛,谁知会不会顺手给他一榔头?
蒋四成心里也打鼓,但小顾老师肯将这么要紧的事交给他,这是对他的信任。他攥紧了钱袋,同她道:“我请男同学这几天跟我一起去买菜,小顾老师,你放心,我一定守好咱们的菜摊。”
交代完工作上的事,春妮回家做了一锅馒头当干粮,跟放学回家的夏生和夏风萍说了去温南出差的事。
夏生晴天霹雳:“不行,姐姐去哪,我也去哪。姐姐你别走。”
这小家伙得知出生以来头一次跟姐姐分开,自然没有那么容易同意。
春妮哄他半天,许诺他回来后带他去西餐厅吃炸猪排,去戏园子单独听一回戏,另外加一大堆她都不知道会不会实现的诺言,总算令小家伙收起了撅着的嘴巴。
趁夏生写作业,夏风萍将春妮叫出门外:“我听说倭国人占领了温南近海二十里的一座岛屿,隔三岔五向经过的渔船轰炸,你千万要小心啊。”
这春妮倒没想到,但尹老师既然答应跟她一起去温南,想必情况不会坏到哪里去。
她不愿搞得气氛那样凝重,同她笑道:“知道了知道了,我有尹老师那半个当地人同行怕什么。倒是你,我跟夏生不在的这几天,你和朱先生两个都收敛点,别一腻歪就是一晚上。”
“哎呀,你要死了啊,胡说的什么!”夏风萍羞得来打她,闹了一会儿,倒是忘了自己先前的担忧。
因为尹老师买的是早上八点钟的船票,一觉睡到天际泛蓝,春妮睁开眼,适应了一会儿黑暗,过道的另外一边,夏风萍偏着脸,睡得正香。
她想了想,没拧亮台灯,轻手轻脚起了床。要带的东西昨天晚上便打成包袱放在了门边,去灶披间快手洗完脸刷完牙,回来时,夏生穿着睡衣站到了门边,抱住了她的腰,说:“姐姐,记得早点回来。”
春妮摸摸他的小脑袋:“我会的。来,笑一个,别让姐姐出门还不放心你。”
她背起包袱,打开院门时,回身看了一眼,小小的夏生正扒在门口,仰着小脑袋拼命地眨掉眼泪,见她看过来,忙咧开嘴提起嘴角:“姐姐,我会乖的。”
春妮心中酸软,用力挥挥手,头也不回地离开。
我会回来的,好好的。
尹老师跟春妮家不在一个方向,两人直接约在了吴江口见面。
吴江口在海城的最东头,是华国最大的江河吴江的入海口。在战前,春妮想去温南,在租界内就可以乘坐火车到金市,渡江后转乘到明州的火车,再由明州转道坐蒸汽船,坐到温南下船,快的话,全程不超过一天就可以抵达温南。
但尹老师告诉春妮,明州火车站去年已经毁于战火,城内的铁轨为了抗倭需要,也应双城政府要求拆断了。春妮只能先从吴江外码头上轮渡,坐一个小时的轮渡到吴江口跟尹老师会合,再转乘到明州的海船。到明州下船后,穿过倭人封锁区,去肃州的码头,那里才有抵达温南的船。
尹老师说的时候,春妮发现她忽视了一个问题:“尹老师,这么说,咱们耗在来回路上的时间都至少要四五天?这样的话,还不如我昨天提的港城。从海城坐船到港城,快的话,一天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