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嘛,郑一嫂放在现在,也是个奇女子了……”
如此说说谈谈,原本平淡中有些惊险的旅途也生动了许多。
刘长寅早年曾经出外留过洋,这些年走南闯北,如今虽在海西和温南一带活跃,见识不少。春妮这几天听他说古讲故事,着实了解了不少各地的风俗隐秘故事。
如果说从粤西到丰州这一带,需要应付各路官兵,最考验船东的交际和应变能力,那么从丰州到温南的这一段,考验的就是大船的武装能力。
正如刘长寅所言,海西省和双城政府相去过远,两方物资供给早就断了。海西大小军阀们不得不自谋生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反正,现在一般人没那个胆子往这一带停靠,海匪,而且是有组织有火器,个顶个精悍的“海匪”太多了。
在坐上这艘大船的当天晚上,春妮他们就遇到了一次小规模的火拼。当时数艘海盗船将数百米外的一艘商船围起来正在进行劫掠。如果不是他们这艘船负责嘹望的水手爬上船帆看到不对,及时通知舵手转向,他们就一头撞了上去。
船长当机立断,降下所有布帆,趁对方没反应过来,加速逃离了这片海域。
真像那艘船一样,被海盗包围起来,运气好的,丢点货物,运气不好,船上女眷们都可能保不住。这是内海,海盗们抢劫可能还注意一点,到了外海,女人掳去当货物,男人当奴隶,再凶残一点的,全船男人都杀掉,都是很平常的事。
刘长寅趁机跟春妮科普,古代行船不带女人,除了那些可笑的迷信之外,再有一点,女人也是遭人觊觎的重要物资,的确会有海盗因为船上的女人而冒险行劫。
三天后,抵达治平之时,春妮他们又转了一次船。这次却不是他们有意换船,而是没人敢去温南。
治平位于海西最东边,跟温南相邻,自古以来,温南人凶悍不下海西人,现在温南西边的独目岛还驻留了一队时不时对准温南炮轰的倭国人,按说在这一带航行会更危险。事实也的确如此,现在温南只有那些目标小,行动灵活的舢板敢冒着被炸死的风险进出这片海域。
那些不得不经过的船只,只能像春妮来时乘坐的太古轮船一样,远远绕开。
好在闻老板他们算好春妮到达的时间,带领好几条船,提前在他们必经的海路上等待接货,才没有令这段最后的行程出现大岔子。
即使是春妮,经过这一路的航行,看到船头上站立的闻老板时,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终于到了。
千斤重担终于可以卸下了。
第101章 101 高兴
不及叙旧, 春妮急着看工厂成立后的样子,催着闻老板先一步回了厂子。
两个月前,春妮跟闻老板两个站在这片荒地前畅想空谈之时, 也没想到, 两个月后,这一片人烟不见一个的荒草甸子路修了,电通了,机器有了,如今连车都快开上了。
至于厂房……平地起高楼说不上,可也简单地盖了一整排土房。
就这,闻老板还不好意思:“太穷了, 这个那个开支完,帐上就没多少钱了。等有钱了再盖砖房放机器。”
他是怕春妮以为自己没好好伺候机器, 在跟她解释。
这年头,机器怕受潮,是比人住得好的。
春妮倒不觉得有什么,两个月能做这么多, 说明闻老板他们的确上了心。温南和海城从人员调配到资源配置,都不是一个等级, 不能强求。
看他们把厂区按照区块划分,运货区跟库存区严格分开,工人们精神饱满, 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就连竹子也按他们说的甲等乙等严格划分品级分区摆放, 是认真干事的景象。
而竹子旁边,是个露天教室,一身粗布衣裳的舒老师用教鞭指着小黑板一字一字地教:“这是直角, 我们所谓竹材笔直,便是指在这条线和这条线之间的角度达到九十度,歪一点斜一点……”
“这是新招进来的一批工人,我们想趁淡季多培养一些出来,等翻过年来就能用。这些工人在能上工前都不付工钱。”闻老板解释说。
这年头识字的人没有几个,在温南这种小地方招工,春妮已经做好了来的工作全部是文盲,要重新开始的准备。
“倒也不必。”春妮道:“可以适当包食宿,回去后我跟方校长说一声,也可以走学校的帐另外拨付。”
他们学校本身就是免费在教学生,没道理到了温南,对自家工人反而更加严格。
闻老板顿时乐开了花,翘起大拇指,赞道:“敞亮,大气。”
春妮笑道
:“这话留着你后边再夸我吧。”
闻老板以为她在说汽车的事,没再深问。直到一个钟头后,看见箱子里的东西,惊得说不出话:“你……你这小丫头,买了这么要紧的东西,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闻老板话语中似有恼意,刘长寅望着满箱的弹药,也是半晌回不过神来,刚想帮着解释,便听这小丫头道:“反正也要押车来一趟,索性一起带过来。事前我也没想到会买到枪。这种东西,你让我怎么发到电报上提前说?”
闻老板这才惊觉自己这话听着有些不识好歹,忙道:“我的意思,这东西毕竟犯禁,要是你能提前说一声,我们也好有个准备安排,免得出了岔子。这一箱东西,可不便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