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恶女,只想造反(224)

他能有这般觉悟,陈皎甚感欣慰,抿嘴笑道:“爹真觉得把我养在后宅不如放出去?”

陈恩点头,“我淮安王府养个丫头还养得起,只是州府也缺有才之士,阿英胆大心细,实属难得,你立下的功劳,为父都知道。

“以前我曾向你许诺,若把惠州郡县清查完毕,便把魏县的税收赏你做食邑。如今你虽不曾清查,却图得通州,这份食邑当该受用。”

陈皎忙跪地道:“儿多谢爹犒赏。”

陈恩扶她起身,又提起交州一事,陈皎道:“儿在通州也接到方家传信过来,说朝廷意欲在交州布兵,这才急忙赶回。”

陈恩紧皱眉头,“前阵子五娘也传信回来,说朝廷派人去州府,与张昌威接触频繁,恐生变,让惠州早做打算。”

陈皎深思道:“那多半是要在交州布兵动惠州了。”

陈恩背着手,道:“这一仗迟早得打,那交州是惠州的门户,一旦被朝廷驻军,我惠州岌岌可危。”

陈皎:“沈兵曹和徐都尉他们都回来的,随时待命。”

陈恩拍了拍她的肩膀,欣慰道:“你行事为父放心,总能顾全大局。”

陈皎严肃道:“此次去闵州徐都尉等人立下不小的功劳,儿想求爹放兵给他们历练历练,拿交州练手。

“眼下朝廷这局势,迟早会有一战。不仅如此,朱州那边也虎视眈眈。惠州需得筹备大量武将应付才行,若光把他们养在手里而不用,白养了不划算。”

陈恩点头道:“我儿所言甚是,不能把他们白养着。”又道,“先前你在通州那边收编来的新兵又是如何?”

陈皎:“是沈兵曹和徐都尉他们挑选的,要身强力壮者,若体弱便放回去种地。”

陈恩:“地方上可安稳?”

陈皎道:“安稳,那些兵丁都是自愿加入做惠州兵的,说有粮饷拿,还有人情味。”

陈恩满意道:“甚好。”

陈皎又故作关心问起陈贤树的情况,陈恩有些心烦,说道:“你阿兄被扣押在京城,我派林旭他们过去捞人,一时半会儿没这么容易回来。”

陈皎轻轻的“哦”了一声,“但愿阿兄能平安归来。”

陈恩似想起了什么,忽地问道:“你跟方家结识是在大兴郡西山县,我听谢必宗说你曾过去帮大郎摆平民乱,可有这回事?”

陈皎卖了回乖,“当时阿兄确实差人过来求助与我,我们做同样的差事,都是为了惠州的利益,能携手解决的,自然不想惊动爹。”

陈恩盯着她看了好半晌,才道:“没有其他心思?”

陈皎不答反问:“乘机落井下石向爹告状吗?”

陈恩:“……”

陈皎:“清查官绅是为民,也是为惠州。儿的荣华皆握在爹手里,惠州好了爹就会好,儿也受惠,这点大局观儿还是晓得的。”

陈恩:“你能这么想就好。”顿了顿,“若这次五娘能平安回来,你可会忌恨她?”

陈皎诧异道:“难道不是她忌恨我吗?”

陈恩:“……”

陈皎:“当初嫁交州原本是我去的,想来五姐恨我入骨。”

陈恩淡淡道:“她不会,也不敢。”顿了顿,“你们都是我陈恩的闺女,爹想让你们都好好的。”

陈皎点头。

接下来父女又说了些其他,待到傍晚陈皎才回去了。路上她的表情有点冷,不知在想什么。

晚上在入睡前,马春偷偷提了一嘴。陈皎看了她一眼,道:“崔郎君晓得怎么处理。”

马春:“她若活着回来,府里只怕不得安稳,且小娘子时常外出奔忙,娘子是没有那个心劲儿应付母女的。”

陈皎:“我知道。”

翌日陈恩召集沈乾敏和徐昭,打断对交州用兵,争取在朝廷布局之前把交州拿下。

此次调兵一万,务必趁交州没有防备之前打他个措手不及。

徐昭颇觉振奋,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领兵权。

陈恩心思多,怕他被陈皎怂恿,故意对他说道:“此次去交州,徐都尉务必把五娘毫发无损带回来,明白吗?”

徐昭愣了愣,回道:“属下领命。”

陈恩缓缓起身,“当初她去交州联姻受了不少委屈,我要她全须全尾地回来,你若不能把她带回,便不用再回惠州了。”

徐昭忙道:“属下定不负主公所托。”

陈恩点头,“你来惠州这些年,心性也磨砺得差不多了,日后有你领兵的机会。这回我让你带兵,条件就是五娘的性命,我要她活着回来,徐都尉可敢立军令状?”

此话一出,旁边的沈乾敏不禁觉得苛刻。因为一旦两州交战,陈五娘肯定难以从张府逃出来。如果徐昭立下军令状,则意味着他们首先要营救陈五娘。

徐昭也有点为难,他知道陈五娘跟陈皎的过节。当初为了保住自身,陈皎使的那些手段他都晓得,若被她得知立军令状保陈五娘,不知作何感想。

可是他不能退缩,一来怕引起陈恩生疑他跟陈皎结党,二来他确实想领兵。

最终徐昭还是硬着头皮立下了军令状,以此换得领兵的机会。

陈恩这才满意了。

离开碧华堂出府后,沈乾敏说了一句公道话,“把陈五娘从交州带回来,主公着实为难你了。”

徐昭道:“此事确实有几分棘手,需得沈兵曹谋划一番方可施行进攻交州一事。”

沈兵曹点头,“是要好生琢磨一番。”

二人各自离去后,徐昭寻到崔珏,跟他说起立军令状换陈五娘一事。崔珏皱眉,问道:“是主公逼你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