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盛宠年贵妃:娘娘她只想当太后(336)
太后是真觉得心疼。
“皇额娘您别这么说,您把胤祺养得很好,那小子是诸皇子中最老实、心地最善良的,他除了吃点喝点以外,从来不买那些贵重之物,省下来的银子都拿去接济穷人了,老百姓们谁不说他好?这也是给皇家长脸的。”皇帝连忙说道。
“可练兵一事,哀家始终有些不放心,皇帝再斟酌一二。”太后说道。
“母后放心吧,儿子会派人帮他的,也会叮嘱他,循序渐进慢慢来,胤祺如今是越来越胖了,太医说了,人长太胖容易得病,他去练兵,也是锻炼身子,您老人家不也盼着他长命百岁吗?”皇帝笑道。
“这倒也是。”太后点了点头:“他是胖了些,这孩子从小就喜欢吃,尤其喜欢吃肉,拦都拦不住,让他练一练也好。”
皇帝听了太后的话后,有些哭笑不得。
胤祺也是三十几岁的人了,结果在太后眼里,还是个孩子。
“对了皇帝,上次哀家生辰,胤禛那个侧福晋送了一对有凤来仪的蜡烛,哀家用着极好,已吩咐内务府定制一批,就哀家这寿康宫用,银子从哀家库房里支。”太后突然想起此事来。
原本像这样的小事,是不必和皇帝说的,但那蜡烛造价不菲,太后也不想造成什么误会,让外头的人说她奢靡,正好皇帝来了,便说在明处吧。
“蜡烛。”皇帝微微一怔,片刻后才想起来,雍亲王府在太后生辰时,献上了一对比人还高的凤凰蜡烛,不仅造型精致绝伦,还没什么烟,味道也好闻。
太后当时便赞不绝口,没想到如今还打算继续用。
“皇额娘,您说这话就见外了,儿子让内务府定制即可,不必您出银子。”皇帝笑道。
太后经常贴补胤祺,手头也不是很宽裕,他是知道的。
“这东西本就不是宫中惯用的,哀家也不缺那点银子,自已出即可。”太后坚持道。
皇帝闻言好说歹说,总算让太后答应内务府出银子了。
年惜月得知此事时,已是傍晚。
“主子,内务府说,每个月送一对蜡烛进宫,您觉得收多少银子合适?”白薇问道。
“不用收银子了,就说是王爷孝敬皇祖母的。”年惜月抬起头说道。
那蜡烛制作成本还是很高的,单是材料,一对就要上百两,更别说前期做模具了。
不过,模具既然有了,再给太后送点儿,年惜月也不是负担不起。
很多人想给太后送东西巴结人家,太后还不要呢。
而且……除了太后之外,宫里其他人也没资格用。
外头的人更是不敢买。
第304章 太后病重
那本来就是年惜月之前画了图,让薪火阁的作坊特意制作模具,专门为太后定制的。
世间独此一份。
“做晚辈的,孝敬太后理所应当。”年惜月道。
“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每月送一对凤凰于飞蜡烛进宫,不收银子。”白薇颔首。
“一对不够就送两对,不用节省。”年惜月挥了挥手,直接拍板了。
她手中这些生意,赚的银子是越来越多了,去年年底分红,把大家都惊了一跳。
阿玛和大哥一开始都不敢接装满银票的木匣子了,反复确认后,才收下了。
就连府里贴补诸位姐姐的银子,也由两千两,变为三千两。
相比之下,万书楼赚的最少。
偌大的书楼,到年底结算时,才赚了五百多两银子。
不过年惜月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她当初建造书楼的初衷,就不是为了赚银子。
去书楼那边读书的文人,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那些寒门子弟,恨不得整日待在那边。
万书楼的地位,在学子们心中,是越来越高了。
所有生意中,最赚银子的,其实是薪火阁。
别看火柴很便宜,但是量大啊,几乎全国各地的州县都在售卖。
薪火阁定制的香薰蜡烛,生意也很好。
除此之外,便是潇湘楼了。
都说女人的银子最好赚。
去潇湘楼看书和看戏的人,太多了,而且大多消费能力很强。
这潇湘楼,是她和王府众人一起开的,年底分红时,府里的姐妹们个个都很激动,如今见了她,是越发客气了。
财神爷嘛,没人不喜欢!
……
日子过得很快,一晃便到了康熙五十六年冬日。
莺莺已经快三岁了,能跑能跳,一旦玩闹起来,身边伺候的人还真不一定能追到她。
小丫头除了年惜月以外,其他人都不怕,每日在院子里撒欢,哪怕下了雪,也要出门玩,根本不像年惜月幼年时那么怕冷。
“你看看咱们莺莺,真是个厉害的小丫头,跑摔了爬起来继续跑,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就连同龄的男孩,怕也比不过她。”
这小丫头的确有些活泼好动,不过也还算听话,尤其是听她额娘的话。
“天太冷了。”年惜月透过玻璃窗户,看着正在院子里跟小丫她们一起玩耍的女儿,忍不住搓了搓手,对白芷道:“等会儿就把她抱进来吧,可别冻病了。”
孩子满了两岁断了母乳后,年便给了丰厚的赏赐,将那几位乳母都送走了。
不过,她并没有给孩子断奶,只是将母乳改成牛乳。
从那以后,莺莺就是年惜月自已照顾的多。
夜里孩子是跟她睡的,对她这个额娘也越来越依赖。
年惜月也不觉得累,因为她这宝贝女儿睡眠很好,几乎都是一觉睡到天亮,很少尿床。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晚上躺在床上,等着年惜月给她讲故事,听了一个又一个,又赖皮又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