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秦始皇赐婚扶苏之后(120)+番外
因为与蒙氏兄弟结仇的原因,他对于扶苏一系的人向来冷漠尖酸,没个好脸,但如今扶苏已经被封了太子,为长远所计,他不能再如过往一般肆意妄为了。
尤其面前这位,还是陛下与太子两位心头尖尖的人物。
不过,等到那位齐国的公主一来,或许情势就要发生变化了。
赵高与黎筝一并行在前往章台宫的路上,窥着对方平静无恙的面色,赵高觉得对方或许还不知晓这个消息。
他心中盘算着要不要在嬴政前头将此事告知黎筝,以做示好和投诚。
若是能搭上这个目前地位还未变动的太子妃,往后在扶苏一系中,他也算是拥有了一条可靠的人脉。
可惜这个念头才刚出现,他们二人便已经到了章台宫。
步过亭台楼阁,走进富丽堂皇的大殿。
坐在公文中的嬴政从高积如山的文书里抬头,了然的看了二人一眼,命侍从给黎筝多加了一把椅子。
“来了?坐。”
嬴政对太子妃的看重着实不同凡响。
几次见她,都要遣走身边侍从,即便是最为信任的心腹赵高也不例外。
或者说,能从一个来历不明的巫女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还说动过去半点没有立储打算的嬴政立下太子,这位太子妃当真是好本事。
离开前,赵高回头深深望了眼黎筝的背影,觉得在这位太子妃的身上,还有许多秘密没有探清。
恐怕那位齐国的公主来了,也无力撼动她的位置。
宫殿的大门合上,遮盖了走去门外的一干人等的身影,也遮盖住了赵高心中的想法。
黎筝向嬴政行礼,而后落座。
她好奇地看向那几日不见,气势越发浑厚的君王,猜测对方专门喊她来是为了什么。
嬴政掀了掀眼皮,有些郑重地道:“赵黎,你当初见寡人时,所言的欲助寡人统一六国之事,可还记得?”
黎筝一愣,当下严肃了面色,站起身再度行礼下拜:“黎记得。”
嬴政点了点头,抬手揉了揉有些酸疼的眉眼:“记得就好。”
他取出一面舆图,摊平了放在桌面上,招手喊黎筝过去查看。
“时机已到,寡人准备加速攻伐六国的速度。”
坐拥火/药、大/炮,黎民和军队都不愁食物粮食,在武器方面也拥有了马蹄铁和复合弓在,可说秦国的整体实力在黎筝到来后有了指数级的翻倍上涨,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外加那位齐国公主也要嫁到秦国来···
不论于公于私,他们都该加速征伐六国。
嬴政伸手点在赵国的领土上,虎目中的勃勃野心一闪而过:“刚好你前些日子献给寡人的计谋出了成效,就在近日,韩王上报,欲称臣进入秦国。如此,也给了我们秦国名正言顺攻打赵国的理由。”
韩非入朝时,特意拜访黎筝,请求她想出对策,让秦国不要攻打韩国。
黎筝的确想了法子,让他如愿。
只不过,她的法子虽能让秦国收手,也迂回的从嬴政这里保下了韩非,让他不至于踏上被毒死的老路。
却也施计叫赵国出手,攻打了韩国。
韩非是韩国王室子孙,事事皆以韩国利益为先,而黎筝身为秦国臣子,自然也要考虑秦国的利益。
不论如何行事,总之秦国是不能吃亏的。
赵国能跟秦国打得有来有回,要收拾一个韩国自是手到擒来?
嬴政所说的韩王称臣入朝,就是求庇护来了。
黎筝对此颇为满意。
如此一来,他们便能理所当然的接手韩国还未被赵占领的土地,可以在百姓没有任何敌意的情况下换上自己属意的官员,还能师出有名的攻打赵国。
对大秦来说,这几乎是最好的局面。
也因此,黎筝并不同意加速攻伐,而是认为他们的步子应当放缓,放慢才对。
第66章
“陛下, 臣的意见可能与您相左,臣以为,攻伐他国或许还是放慢步调为好。”
黎筝想到始皇大大离世后, 秦国才刚打下来的江山再度陷入战火的画面。
包括项羽、刘邦在内的秦末十八路诸侯从多个地方分别进攻秦国,一时之间,仿佛整个天下的人都在呐喊着要推翻秦朝。
璀璨了五百多年的秦国,仅仅只统一了十四年, 就如同划过天际的流星般转瞬即逝了。
黎筝认为, 偌大的秦朝之所以会覆灭,胡亥赵高两个卧龙凤雏虽难辞其咎,可过于凶猛而不近人情的攻打诸国, 致使其他几国对秦朝的仇恨尤为强烈,同样是大秦被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黎筝会被派来战国做任务,其中一个目的便是安邦定国。
为了以后更为长远的国泰民安,现在的秦国还不能放开手脚去四处征战。
黎筝拉过嬴政的手, 点在了舆图代表韩国的图标上:“陛下,依臣之见,攻伐为下,人心为上。”
若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
比如现在正等待着被他们接手的韩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诱使赵国攻打韩国之后, 秦不仅可以隔山观虎斗,还能坐收渔翁之利。
而未来本该活跃在反秦第一线的张良等人,如今再也不会对秦国怀有巨大的仇恨,甚至于等到韩王称臣入秦后,他们还可以期待一下张良的投奔。
毕竟, 以张良和韩非与生俱来的爱国属性,对于覆灭了韩的赵国一定恨之入骨, 若是以推翻赵国为由,招揽他们二人的话——
黎筝瞥了眼皱眉不语的嬴政。
估计是十拿九稳,没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