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被秦始皇赐婚扶苏之后(269)+番外

作者: kono昭财喵 阅读记录

“北部的战士们随我走!回援宜安!”

带着所有用来跟北边匈奴人对战的将士们,日夜兼程地来到秦赵两国对敌的最前线,隔着一条长河,李牧所代表的赵军和桓齮所带领的秦军双方各自驻扎营地。

“将军,赵国临阵换将!现在率领赵军的是北边的李牧!”

桓齮,李牧,对敌之时,两人或许都听过对方的大名,虽不曾有过交手,但对对方的战斗风格都有所了解。

“李牧?”桓齮转身,从鼻子里重重“哼”出一声气来,“擅守不擅攻之辈罢了!将他堵在河流另一边,叫他不得过岸!”

这是桓齮对敌之策,在这胜负难料的战场上,他所带的军队已经连胜九场,不论敌人是谁,在桓齮的心里,焉有不胜之战?

“将军!秦军在河岸另一边驻扎了营地,若我方登舟过河,必然受到秦军在岸上的攻击,若想上岸,必会被守在岸上的秦军战士推下河岸,此战难打至极,该如何是好?”

李牧才刚下马,劈头盖脸地就听到小兵传来的情报,他人站定在地面上,移步转身,面对所有六神无主的士兵,坚定有力的声音像是要给全军吃一颗定心丸:“不急,我们就驻扎在他们军营对面的河岸上,不过河,不登岸,在河岸这头修建堡垒,等着他们打过来!”

秦军之强,他国军队向来无可匹敌,若要正面对战,军队损失惨重不说,还屡战屡败,得不偿失,是以,赵国从廉颇开始,就以守为策对战秦国。

而李牧本人,可以说是将廉颇的守成本事发挥的最为精湛者!

“建堡垒?固守不出?连日叫阵从不应战?”桓齮想也知道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如果说他们秦国拥有世间最锋利的矛,那么赵国就拥有世间最坚硬的盾!

赵军躲在他们建立起来的厚土垒后头,秦军想要攻破他们的战线是无比的艰难,再者,如今两军驻扎在河岸两边,谁要过岸进攻都要吃足天时地利的亏。

“我们从秦国远道而来,战线拉得过于漫长,身后辎重运送吃力,若是跟他们耗上一些时日,所花费的金银恐怕会是难以估计的数字。”

所耗费的天价银钱是小,怕就怕物资运送到中途断了,只留他们这些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没有吃食没有过冬寒衣的战斗。

副官上前两步,头疼地问:“那该如何是好?”

桓齮点在舆图上的手指划向了另一个被他事先圈起的地点:“攻打肥下!我们以围魏救赵之法,逼着李牧一军从他们的乌龟壳里出来跟我们打!”

李牧身为赵国最好的战将,有着深厚的与秦国、匈奴对战的经验,但桓齮同样是善战者,肚子里的兵法一茬又一茬,根本没有束手无策的理!

他一拍桌子,对策瞬间就来了!

“是!将军!”

火光耀耀,染得桌案上铺展的舆图一片绯红之色,军营帐篷里,没有任何人怀疑桓齮定下的战术。

所有人都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他的命令,彼此默契而无言的动作间,传出了他们对大将桓齮浓厚的信任。

毕竟,在所有将士们的心里,桓齮是带领他们赢得九场战争的将军,是替他们秦国攻下九座城池的将军,在这之后,他也会像之前一样,带领他们再次走向胜利!

“报!将军!秦军攻打肥下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李牧一样,在国之将倾的时候还拥有着跟平时一样的良好心态,有着满满的信心,耐心十足地守于一地跟秦军耗时间的。

接连战败于秦的失利,使得前来通报军情的将士身上笼罩着巨大的阴影和消极,他只觉得李牧将军从北边带来的这支整个赵国唯一剩下战斗力的军队,迟早也会步上其他将士们的后尘。

他们赵国,终究还是会被逼得丢弃了擅长的守垒之策,外出迎敌,再之后就是穷途末路,沦为亡国之人。

心头沉重得像是压着一座石山,将士感到快要无法喘息,但他还是道:“将军,我们去救援肥下吧!”

救援肥下,似乎是眼下的唯一选择。

身为镇守国土的战士,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坐看祖国江山继续沦陷于他人手中。

救!好像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决定。

而身为一军之将,李牧依旧是军营里最为坐的住的那个,他不为所动地坐在自己的坐席上,低沉的声音如钟鸣:“敌攻而我救,便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在兵法上,这是最大的忌讳!如果我们救援肥下,我军必败于秦军之手!”

此言一出,帐篷中立时只剩下几道浅浅的呼吸声,好半晌,没人说得出话来。

过了小半天,才有人声音微弱地道:“那,那该如何是好?”

李牧没有任何迟疑,他道:“秦军攻打肥下,于宜安这边必定没有留下多少人手,今天夜里,我们出垒过河,偷袭秦军驻守在河对岸的营地,切断他们的辎重!之后,战场便是我军的天下!”

李牧所言不错,在这之后,他料定了桓齮所下的全部战略计谋,根据秦军的攻占心理作出了对应的迎敌方针,将所有来战的秦军一个不落的全部留在了赵国的土地上。

如果黎筝此刻在这里的话,就能知晓,赵国李牧大败秦军,屠杀三十万将士的战争序幕,从此刻开始就要正式拉开了。

历史从这一时点,全面倒向了李牧所在的军队,而秦国,则在这场名为“肥下之战”的战役里吃尽了苦头,直至嬴政将王翦重新派上秦赵两国的最前线,又向战争中投入了新的战士,局势才稍有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