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被秦始皇赐婚扶苏之后(363)+番外
黎筝心道,不论是谁处在这个位置上,都不应该去动这笔钱财,哪怕是她这个敌国来的,才刚占领了他们城池的存在,也不应该随意动用这笔钱。
或者说,她应该要用这笔钱财,重新为安国的百姓们换回那些能够让他们安枕无忧的,可以应对各种天灾人祸的食物才是。
在收服安国,让始皇大大成为安国的新的君王后,马上要始皇大大自掏腰包,为安国的百姓们补上这个粮仓缺失的巨大窟窿的可能性,小的约等于无,而反观安国的旧君主赵王,在安国已经落入秦国手中的情况下,再盼望着从他那边要出钱财来,重新填补粮仓,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此,安国人的希望,就只能落回这笔尚且处于丢失状态中的八千两金子的身上了。
由黎筝将这笔钱要回,再用这笔钱为他们重新购买粮食,对安国人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可是,要将一笔金额数目滔天巨大的钱财,从一个视钱如命的贪官手里要回来,又哪里是件简单的事情?
光是问,便难以问出些什么真正的线索来。
那名看似胆小如鼠,在黎筝的问话下尿了裤子的官员,顶着湿漉的衣物,和来往寒风快速的将身上的热意带走的处境中,颤巍着身子,硬是未曾答出一句话来。
身后渐渐传来了越发响烈的叫杀声,激动的人群叫嚣着,要将这名触动了人民利益的贪官当场施以酷刑。
黎筝眉头微微皱了皱。
作为想要收服安国满城药草师人才的秦国将领,她还得持续为始皇大大经营出一个良好的形象,尤其,这还只是占领城池第一天,她是决计不会动用什么酷刑去折磨人的。
不过,黎筝也没有对民众们自发的行为叫停。
为了逼迫眼前身肥体胖的官员将他藏匿钱财的地点说出来,让民众们多喊几声行刑,吓一吓他也是好的。
可能是畏惧于不可知的刑罚,静默了半晌之后,官员终于还是开了口,憋出了几个字来:“城外山林中的墓穴。”
黎筝一开始还没能从他轻得跟蚊子叫没什么两样的声音里听出来什么,最后还是憋着气,忍耐着歪斜了身子,朝他那边靠,这才在他讲的第二遍里,明白了对方所说的地点。
城外山林墓穴!
他将金子藏在那儿了!
*
伸手不见五指的长夜,洞穴中过于漆黑的环境,让常年生长在明光烛火之下的士兵们感到分外的不适,低声询问之间,一簇火焰,从掌心的火折子中冒出,暖洋洋的柔和了视野。
这是黎筝来到战国之后,第二次下墓,前头的那一次,还是她同嬴政一道,在措不及防之间,意外的掉落于洞穴之内。
当时经历的一连串变故,直到现在也让人印象颇深,随时都能回忆起来。
那时的她满心意外与不情愿,迫切地想要将能够左右整个华国未来的秦始皇给送出陵墓去,离开那危险重重的地方;而现在,却是为了那八千两金子,主动带人下墓,充满自主性的准备涉足这危险的险境,两者之间,有着天差地别的巨大的差异。
黎筝心中感慨着,步伐不断向前,她一路走过崎岖的山石峭壁,深邃黑暗的幕洞,和零落在脚边的,不知名动物或者是人的骨头。
比起可能存在的危险来说,这些极为表面的象征着恐怖的东西都是微不足道的,它们全都从眼前一晃而过,在大家没有仔细主注意去看的掠过之下,飞快的从视野里消失了。
长者长逝安眠之地,虽然有了光亮,却依旧静悄的可怕。
带着大队人马,走在时不时的就要滴淌下几颗晶莹液体的洞穴之中,黎筝和秦国战士们行走时的衣料摩挲之声,和脚步落地时发出的动静成为了整个洞穴里唯一的声响。
“将军,走了这么久,都没能看到什么黄金,那赵国的贪官,该不会是在骗我们吧?”
长时间没有找到黄金的情况下,疑惑和怀疑是必然会产生出来的事物,有此一问也是理所当然的。
“是啊,或许当时我们就应该对他用些刑罚的,那个官员在我们没有对他动手的情况下就说出了藏宝点,实在是让人怀疑·····他可是个敢于在重兵把守下将粮仓里的粮食偷换出来的人,真的会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是个胆小的人?仅仅只是吓唬两下,就自己把藏金子的地方给我们说了?”
对金钱有强烈欲念的人,真的会心甘情愿的将好不容易到手的钱财给重新吐出来?
黎筝也跟随着他们的话语,回想起了过去在现代时曾在新闻上听说过的,那些被判刑的贪腐官员们,以及很多的,欠着民众钱财的老赖等人,从数据统计来看,他们大多都是不愿意还钱的。
他们宁愿自己在牢里面坐牢,也不愿意家人将足额的钱财归还于国家、人民之手。
内心的所思所想,不外乎都是希望牢狱外头的儿女子孙能够用这笔钱财过上美好的生活。
如此作想者甚至还是多数的存在,说到底都是为钱财冲昏了头脑的疯魔者。
唏嘘之中,行走在陡峭的墓穴里,黎筝的怀疑也慢慢的变多起来。
他们应该将那名官员一并带来,让他探路、指路,而不是自己进入危险的地方,反倒让那名贪官呆在安全的牢房里面。
静谧之中,她心头的烦躁越发的多了起来。
原本以为取钱也就是半个下午的功夫,现在看来,这墓穴的通道四通八达,混乱的到处都是的岔路口,更是让这些通道像蛇窟里面团在一起,纠结缠绕的群蛇舞动的身体,除了黎筝他们来时做上记号的道路之外,想要找到贪官口中的藏金地恐怕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