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同人)[封神]就你叫杨戬啊(12)+番外

作者: 昭廓 阅读记录

敖闰想到珠珠,再摸摸厚重坚硬的锁子黄金甲。

“有几分道理。”

敖闰认同地将全套披挂收回木箱,顺道把嵌玉明盔、装银锁甲也归位。

“既然甲胄不好,那这件赤衣绣袍呢?”

绣袍压箱底多年,敖闰抽出时竟无一丝褶皱,而且色泽鲜亮。

敖闰捏着肩膀处与杨戬比量。

两人距离拉进,杨戬端正地站好,俯首见她的莲花冠,卷舒开合,返璞归真。

他抬手触碰那花瓣,似也触碰到她那不着淤泥的莲华心。

敖闰斥道:“别动。”

杨戬顺从地点头,绣袍贴在他身上,很明显尺寸并不够宽大。

敖闰握住绣袍坐在榻上,想起了这件衣裳的来历。

她自幼在西昆仑学道,青少儿长得快,道袍总是短一截。每次休沐回家,母亲都会给她备上新衣服。

千年前大灾难时,她违抗师命提前回家,母亲的衣裳还没有做好。

后来母亲赶制这件赤衣绣袍送来冀州,便退隐于天,母女再未相见。

这应该是母亲为她做的最后一件道袍。

敖闰摩挲着其上的龙纹,沉默不语。

杨戬坐于她身旁,睁开天眼,温声问:“怎么了?”

敖闰的唇角垂着,郁郁道:“想我母亲。”

“那便去看望她。”

“我去不得。”

杨戬的三眼明澈而通透,流淌脉脉水波。他循循善诱,“为什么?”

敖闰叠好绣袍,打算再次将其压进箱底,等待下个几百年再见天日。

“没有为什么,这是我自己选的路。”

杨戬拦住她,骨节分明的手指抵住她按着绣袍的拳头,凝眉深深望向她瞳中,“过去的选择,与将来何干?”

他一鼓作气,固执地问:“将来,你想见母亲便见母亲,想云游四方便云游四方,不好吗?”

“没有那么简单。”敖闰不欲多说。

“也许很简单,像穿上这件绣袍一样简单,只是你不敢。”

杨戬握着她的拳头,直到她慢慢松开,将他的手推走。

“胡说。”敖闰没什么底气地反驳。

她并非不敢,而是不愿做出改变。当她枯躺上千年,就觉得躺着也挺好的。

敖闰本性里的霸道与顽劣早已磨光,心怀苍生的大爱也已泛黄。她不再折磨自己去后悔或者纠结,转为坚信自己天性平和。

冀州真的很美,风来疏竹,雁渡寒潭。这里已成为她心安处,可她仍然没办法告诉自己这里是故乡。

亲友俱离去,邻里皆归人,唯有她是无生无死一过客。

敖闰没有半点动摇心志的反骨吗?

有的。

精卫说:“谁啖我血肉,谁就是我此生仇敌,绝无和解之日。敖闰,我瞧不起你。”

精卫激她上千年,将她懒骨中激出来的反骨,在这件赤衣绣袍前全然唤醒。

敖闰也想像精卫那样执着地问一个为什么,问问母亲为什么不再来见她,是对她失望,还是将她遗忘。

无论为什么,她都不甘啊。

杨戬释然地笑起来,筋骨放松地后靠,捏住她的手腕,带着她触向绣袍。

“不妨试试。”

敖闰将杨戬驱逐出屋,换下孤家寡人般的黑袍,穿上明艳无匹的赤衣。

她推门而出的瞬间,絮聒打闹的哮天和丘丘、切切私语的花草都缄默下来。

敖闰身上冷淡淡的艳,恰似冰肌玉骨唯描一线殷红的唇。视觉里石破天惊,应是如此。

她摘下莲花冠,黑发落在背后,施施然走向杨戬。

杨戬呼吸一滞。

“我只会盘发、编辫子,不会梳其它发髻,你会吗?”敖闰自然地问。

“我会。”

他接过莲花冠,放在石桌,拂过一捧乌发,挽起高耸蓬松的凌云髻,饰以古朴繁复的雀屏冠。

敖闰静坐,云髻雾鬟,仙姿玉貌,神妃仙子应如是。

杨戬梳完,不由自主轻抬起她的脸端详,指尖触感凉而滑。

两人俱是一愣。

杨戬立在她面前,天神般俊美。敖闰勾起唇角,呼吸洒在他的掌心,眼底有情而冷情。

她轻笑着,抽出珠玉发笄,将他挽过的发髻拆掉了。

--------------------

注:黄金锁子甲、凤翅紫金冠、藕丝步云履是《西游记》中,三海龙王给孙悟空凑的披挂。本文稍作改动,全放闰闰这,送给猴猴的时间和方式也会改变。

第11章

天地间开始落雪,杨戬心领神会地收回手指,背对着她降温。

他们可以靠近,可以牵手,但他不可以居高临下轻佻地抬起她的下巴。

敖闰是龙王,她用眼神清楚地告诉他这一点。

杨戬挥手之间,空中出现几个金色的大篆字迹。

“混元伞、混元幡、混元金斗?”敖闰赤衣蓬发,怀抱小虎,念道。

杨戬将那字迹握在手里,用最简洁严谨的语言为她解释。

“混元伞,撑开时可以滚出金蛇收取敌方的宝物、腾起烈焰黑烟伤人,归属于昔日魔家四将中的魔礼红、如今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

“混元幡,招展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缩地成寸,归属于我师叔清虚道德真君。”

“混元金斗,开天辟地时的至宝,金光出时可以装尽乾坤四海、天地万物,仙人在劫亦难逃,归属于昔日三霄仙子、如今感应随世三仙姑。”

敖闰听得认真,颔首肯定道。

“这些法宝,蕴含混元三才之气,因此皆有收人收物的空间威能。”

杨戬松开手,字迹星星点点散去。小老虎丘丘露着肚皮仰躺,抓向那些飘动的金色微茫,抓到敖闰的指尖就塞进嘴里轻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