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话同人)[封神]就你叫杨戬啊(85)+番外

作者: 昭廓 阅读记录

唐三藏用衣袖擦去汗水,对着金字拜了几拜,朝着西天祷祝道:“弟子陈玄奘,奉佛旨求取真经,若与山下的猴儿有师徒之分,便能揭开帖子,救出他来同证灵山;若无师徒之缘,他其实是个凶顽怪物,便不能揭得起帖子。”

唐三藏话音落下,再度俯身下拜。他颤巍巍上前,抬手之间,六字真言随风而去,袈裟肃肃摆动。

只听得半空中有土地神的声音响起,“我乃监押齐天大圣之人。他劫难已满,我等回禀如来佛祖,即刻交还此封贴。”

唐三藏与刘伯钦吓得连连礼拜,再度下山,问孙悟空:“你可出得来么?”

齐天大圣大笑道:“出得来!师父请走远些,莫要伤了你们!”

唐三藏一行人赶忙回身向东土走了几里。

孙悟空冲他们高声道:“再走,再走!”

他眸中光泽流转,又对着泥土敲了敲,歪头笑道:“龙王,活动活动筋骨,可别叫我落下你。”

大地深处安静蛰伏的黑龙,缓缓睁开凝视死物般无神的眼。

唐三藏继续行走,正要回头问问这个距离是否够用,忽见万物已息。

在色彩斑斓的墨画中,红枫、荻花、残荷、冷霜、落霞、孤鹜、归鸿纷纷折为泡影,绚丽的光芒挡住了他的视线。他望不到刘伯钦和童仆,一度以为自己陷入了震耳欲聋的失明中。

风声、崩裂声、神猴的大笑声和龙吟声响彻周天,唐三藏迟钝地倾听,直到眼前的五光十色变为纯粹的金焰。

他如一粒尘飘向云层。

浩浩云气中,有神明长身玉立,手执金鼎,吸纳万物。

遥望齐州九点烟。在神明眼里,冀州也是一点烟,烟雾全然落进金鼎,保存生息。

斗牛宫中,玉帝觉出天地震动,率群臣前往凌霄宝殿,命千里眼和顺风耳开南天门探听。不多时,千里眼和顺风耳二将来报:“万岁,真君和大圣将黑龙放出来了。”

什么?

谁?

他的孙儿清源和泼猴孙悟空?放黑龙?

玉帝茫然地起身,捋着须髯的手指停在半空,完全想不明白这仨是怎么凑到一起去的。

千里眼和顺风耳同时恳切道:“万岁,千真万确。”

哪吒站在李靖身侧,握着乾坤圈,挑眉轻笑一声。

玉帝垂下凤目,踱步沉吟道:“此事不好,当初女娲大神补天之时,已降旨安排妥当。黑龙出尔反尔,置天庭颜面于何地?”

巨灵神等群臣附和道:“正是,正是。”

玉帝转头看向王母的位置,冕旒玉珠轻晃。西王母似在出神,头戴威严无比的九曜灵光冠,并未分给他眼神。

玉帝轻咳,发号施令道:“着即派降魔大元帅李靖同三坛海会大神哪吒兴师下界,捉回黑龙。”

哪吒兀自出神,冷不防被点名,“啊?”

第67章

鸟雀自林中腾飞而起,流云四散,日光远淡。

敖闰步入寒潭,清澈潭水没过她的腰身和头顶。发丝在光影中舒展,环佩丝绦悠悠漂浮,扶摇琴感受到敖闰的心情,自发弹响轻盈的乐音。

她拨开水流,游近潭底透明的结界,脸颊旁冒出几个小泡泡。

结界短暂敞开,露出后方甬道。甬道漆黑而漫长,通往黑龙的头颅所在。

敖闰奔过去,手掌贴住龙吻。她的衣衫无风自动,皮肤变得虚化。土石纷纷零落,将她的身躯淹没。

孙悟空的声音遥遥传来,告诉她活动活动筋骨,别动作太慢。

敖闰垂首轻笑,彻底与真身相融。

杨戬立在云雾中,掌控着神鼎吸纳冀州的生灵,千里传音:“闰闰。”

霎时黑龙撩起眼皮,瞳眸焕发光彩,断眉如刀锋般斩过蒙昧。

她伴着浮光掠影,冲破重重土壤的桎梏,在尘埃弥漫中扬声道:“来了。”

烈风吹过黑玉线般的龙须,吹得敖闰须发蓬起,挡住若隐若现的龙角。鳞片乍然见日光,泛起五彩斑斓的乌黑。满身不祥气散尽,四爪踏瑞云。

万物都已落进鼎中,敖闰第一次毫无忌惮地高低盘旋。

荏苒冬春,敖闰都快忘记这种自由了。她在云浪里翻滚伸展,迷恋地嗅着新鲜干燥的冷气,纵览天涯海角。

她飞过杨戬,再绕回他身旁,把他围在自己勾成的圆圈里。

杨戬朗然笑起来,眼尾延伸漂亮的弧线,目光始终跟随她旋转。他穿着赭衣绣袍,戴着金花幞头,皓齿鲜唇,气质惊人。

他收起神鼎,抚抚巨大的龙颔,手势娴熟得如同挠哮天的下巴。

敖闰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她停住转圈的动作,移过龙首与杨戬对视。

被一条巨龙锁定其实是很可怕的。不论是枯皱的皮囊,还是冰冷无机质的眼神,都会让人恍惚自己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了。

杨戬却神态如常,还忍不住再度揉揉她的须发,彷佛几千年前就想这么做,如今终于达成夙愿。

敖闰歪头,决定不跟他计较。

孙悟空大笑着推翻五行山,响声撼动日月。佛祖之手崩裂,五行之气填平沟壑,阻挡了倒流的东海海水。

杨戬站在黑龙旁,挥袖展开山河社稷图。

泛黄的画卷上升起大千寰宇,冀州凌乱的泥土恢复平整,山川草木尽皆复苏。五行相生,滋养社稷,房屋田地纷纷重建。

杨戬手持神鼎,释放生灵。

须臾之间,千山鸟雀投林,野兽奔忙。城村人声鼎沸,麦田金黄。万籁喧嚣里,唐三藏晕乎乎地落地,抬眸便见孙悟空赤条条地撒着欢儿,喊着:“师父——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