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泰娱同人)恋爱选我[娱乐圈](455)
听到朴正朱这样说,大粉丝们才勉强的放下心来。
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在直播中提到的经验。有人是私信给朴正朱直接发了个文档告诉他养孩子的要求;有的人做成了PPT的模式给他讲解增进夫妻感情的方式;有的人在泡泡里面发怎么藏私房钱;还有的粉丝比较偷懒,直接艾特了朴正朱让他来看这位博主的视频学习。
朴正朱把这些一个个的都看过去,让人感动的永远都是这群可爱的真诚的好玩的粉丝们啊。
他发了动态,两张图片并配文,[谢谢参与我人生的大家!]一张图片是曾经周书濬送给他的陪伴他度过漫长的兵役期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粉丝们的祝福和鼓励,笔记本到现在依然被保存的很好。另一张则是粉丝们提供的各种文档,被朴正*朱放到了一个文件夹里面,他截图发出来表示自己有在认真地听粉丝们的话。
这让粉丝又感动又欣慰,[我们哥,是把我们放在心上的啊。]
而那个笔记本,不少人会想起来了当年的事情,粉丝们跑到了首尔,只为亲手给欧巴写上那一句鼓励和祝福。她们当时以为只是一种安慰,不会送到还在军队的欧巴手中,却没想到他真的收到了。
[真的好感谢当年那位妹妹,欧巴应该也会很感动的吧。]
[是啊,我以为只是大家的安慰,却真的让欧巴看到了。不过说起来,那位妹妹现在已经换墙头了吧?]
[是啊,她的站子已经停了很多年了,也和我们很久没有联系了。]
[不知道那妹妹现在过得怎么样。]
无人知晓,周书濬换了个身份依旧陪伴在朴正朱身边,也无人知晓在朴正朱弄巧成拙之后,周书濬又把朴正朱骂了一通。
“你看,粉丝们还是挺可爱的,送了我很多的经验和书籍呢。”朴正朱展示着自己的文件夹。
让知晓直播事件后续的周书濬哭笑不得,“粉丝真是,太爱你了。”
“那可不是。”朴正朱还打开文档自己的研读呢,结果被周书濬叫住了,“等等,你把手机镜头对准文件啊?我看看那是什么。”
朴正朱看到电脑屏幕上面的文字,突然暗说一声“遭了”,于是试图转移话题,“诶呀,等你回来看,这样看不清楚。对了,我下周有个活动是在中国,去青岛参加一个活动,能顺带去看看你。”
“你来中国不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电脑屏幕上到底是什么?”
朴正朱发现转移话题不成功,开始为粉丝们说好话,“他们发这个也是好心嘛,我肯定不会一字一句的去学习的。”
周书濬眼睛很好,眼神很利的她在刚才的一瞬间,一眼就看到了里面写着的“已婚男人的自由——怎么瞒着妻子在外面找快乐?”黑色的大标题让周书濬一下子便感受到了恶意,她说道:“你要是敢瞒着我出去找乐子,我打断你的腿!”
朴正朱只好笑着,“怎么会怎么会!肯定是一不小心混进来了。你看这个,凡事儿想在老婆前面系列的,我逐帧学习这个。”那讨好的样子,让粉丝们看到都不敢认这是李特本人。
韩国时间凌晨一点,朴正朱的ins忽然更新,夜猫子的粉丝们爬上去一看:文档《已婚男人的自由——怎么瞒着妻子在外面找快乐?》的截图,配文[你们到底想不想我幸福的活着??!!]一副质问的语气,粉丝们立马猜到了发生了什么,缺德的在下面开始嘲笑。
第274章 11-18
尽管那日视频通话时周书濬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朴正朱电脑中那个不合时宜的文档上,但她还是记住了朴正朱说的下周要来中国的事情。
她来做交换生的学校在上海,朴正朱活动结束之后只能飞过来。周书濬给他打着电话,“说好的我去接你的,你怎么都买票了啊?”
“你上课呢,别耽误你的时间了。”朴正朱说的确实是事实,周书濬来到中国和延世大学习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作为韩国曾经宗主国的中国,它对朝鲜的文化影响不是一丁半点能够说清楚的,而在行过学习的内容又太过于局限,周书濬来到中国甚至还要去蹭本科生的课程补回来。
明明一周只有三节课的研究生课程,硬生生的让周书濬安排的从早到晚都得上课了。
朴正朱也只能在背后说周书濬一声骗子,来中国前说什么有空就回来看望她,什么课程不多会常常和自己打视频的,全部没有实现。他也只好趁着来中国的机会找周书濬了。
周书濬还是愧疚的,事业和爱情不能全部兼顾的情况下,周书濬把爱情放到了一边,只好委屈朴正朱了。她说:“等你来了,我带你去外面玩。我这两天专门腾出时间了。”
朴正朱呵呵一笑,“你看看今天是周几?”他专门挑选的周五来上海,正好周六日是假期,周书濬没有课的时候。
“我们欧巴真好!”周书濬感动的捧着心,隔着屏幕给朴正朱飞吻。
上海虹桥机场,出了名的大。朴正朱拖着箱子走了很久才如愿的看到周书濬的身影。
周书濬一看到他,先是一个大拥抱,然后隔着口罩疯狂的亲亲,“好想你啊,欧巴。”
“那你还不来找我?”朴正朱戳戳小骗子的脑袋,把她的手紧握住往外面走。
周书濬鬼鬼祟祟的看着四周,对他说道:“这个机场经常会有很多艺人的,所以一直有蹲守的记者。虽然你不是中国的明星,但被拍到回去一看认识你就完蛋了。”毕竟,sj在中国也很火的。
朴正朱的帽子和口罩被周书濬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确认没有一点脸露在外面。不过她苦恼地说道:“记者和粉丝们都很厉害的,从你的的身影和走路姿势一眼就能认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