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我死后男主追悔莫及(100)

作者:伏菽 阅读记录

蓝玉也好奇,一张一张的罗列出来:“最早的是城阳公主的,她邀郡主去汤泉宫——那是新封给她的离宫。”

露葵咋舌,天子对这唯一的嫡公主实在是慷慨。

“还有兴平伯府宋五姑娘的,安昌侯府的……”

露葵干脆也上前去看,发现了一张格外风雅的帖子。

淡黄的纸上,用铜绿和金粉勾勒出一棵凌绝壁的松柏,看起来颇有风骨,似乎是男子的手艺。

帖子上,飘逸的行书写着“诚意伯之孙葳州长夏郡陆茂之敬奉”。

诚意伯就是陆丞相,陆家文风兴盛,为官者众,高位者多,故而天子赐了虚爵。

葳州长夏郡是祖籍,茂之是陆嘉木的字。

露葵心想,这小陆公子文绉绉的。

为着朝笙,在青州的时候,她已经十分了解洛都的大族有哪些容貌年纪皆合适的郎君。

不过梅苑外的事情是朝笙和池暮心照不宣的秘密,露葵并不知道朝笙与陆嘉木等人的龃龉。

“竟还有陆家郎君的帖子。”于是朝笙听到了露葵微微欣喜的声音。

陆嘉木用词文雅,说是元日诗会,以诗会友,解释怨结。

似乎元夕宴上皇帝的几句玩笑就让他们泯了恩仇。

朝笙的指尖轻敲在面颊上,颇为无趣的扔开了帖子。

露葵有些失落地问道:“郡主不愿去吗?诗会没有那样多繁文缛节和应酬吧。”

朝笙捡着陆嘉木的事情和她说了。

这小丫鬟听了,露出了郁郁的神情:“这样子啊。”

朝笙乐了:“哪怕不讨厌陆嘉木,就你家郡主我那点子文墨,去了也是丢人。”

露葵嘟嘟囔囔:“去诗会,也不是去作诗嘛。”

“郡主你往那儿一坐,安安静静地饮茶看花都成。”

“谁规定去了诗会都得作诗,也可以……别家郎君为您作诗呀。”

朝笙哭笑不得,感情是让她去诗会上相看了。

她故作不屑,声音冷淡:“陆家门生众多,诗会上多的是依附于他们的文臣门客,寒门书生,没什么好去看的。”

“虽说出身都越不过您,但看一看也成嘛。”露葵嗫嚅,“您也不必只看池小郎一个……”

诗会上的郎君们或许出身不显,但一定都比池暮好,又多少有点功名在身。

她突然想开了,郡主挑个门第不高不低的,出身体面点的,日后也好拿捏。

因是下嫁,郡主想养几个池小郎,未来的仪宾也管不着。

露葵百感交集,面露难色——新城公主声名狼藉,养面首终究不是正途啊。

朝笙刚喝下去的阳羡雪芽差点喷出来。

她勉强着,咽下最后一口茶,艰难看向露葵:“你在想什么?”

露葵一张脸通红:“您总不能嫁给池小郎呀!不就……不就只有这样的法子了嘛!”

朝笙听罢,放下了茶盏,颇为认真地点头:“露葵说得也有道理。”

露葵看得出朝笙又在逗她,气冲冲地洗那茶具去了。

朝笙任露葵离去,声音漫不经心:“也不是不能嫁。”

毕竟孤魂野鬼这么多年,她似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婚礼,天地亲见,山河共证的婚礼。

蓝玉在一旁听着,杏眸中难掩惊色。

城外,初生的春草绵延,砚白踏着马蹄,吃得十分欢快。

魏巡偕着妻子,在城外的饭馆招待他的徒弟。

“这饭馆子开了好些年了,虽比不得荟珍楼里的老御厨,但老板是蜀州过来的,做的菜别有一番风味。”

池暮知道蜀州菜,因为他父亲在西北戊边时,军营里的伙夫正是蜀州人。

“蜀州菜讲究麻辣鲜香,我初到军营时,还吃不惯。”父亲说这话时是笑着的,“嘿!肚子窜了几天稀。”

这时,他的母亲端着盘荔枝走了进来,颇为嫌弃的把盘子往桌上一掼:“够了啊。”

红彤彤的荔枝打了个滚,往地上坠去,父亲一边笑着,一边眼疾手快地捞起荔枝:“可霖州天寒,吃蜀州菜再好不过,每每吃出一身汗,那一天手脚都是暖的。”

池暮被回忆所感染,露出个笑来:“蜀州菜我也有所耳闻,一直没有机会试试。”

魏巡一听,喜道:“那可来巧了。”

池暮应了声是,取出他沽好的酒。

是家不知名的小酒馆酿的。

酒烈而醇,他父亲十分爱饮。

他执学生礼,恭恭敬敬地敬了魏巡夫妻一杯。

魏巡受了这少年的礼,端起那酒香浓烈的杯盏,饮前还不忘叮嘱妻子:“这酒烈得很,你以茶代酒便是,仔细醉了。”

他的妻子轻哼了声,神情却是开心的。

魏巡有些迫不及待,一饮而尽。

“好酒!”他赞道,“洛都少有这样烈而劲的酒啊!”

洛都人饮酒,讲究的是点到为止,含蓄绵长,故而不怎么看得上烈酒。

但池暮知道,魏巡正好相反。

“若师傅喜欢,我再沽些,送到府中去。”

——这是一个退下来的西北兵酿的酒。

戊边十年,战役无数,最后只带回一身伤痛,和在祁连山下饮过的烈酒。

洛都的人喝不惯这样的酒,但那些从西北退役的老兵们却怀念这样的味道,于是靠着昔年故旧,酒馆就在巷子里撑了许多年。

曾在刀锋游走的人会爱这样的烈酒,因此池暮带给了魏巡。

元月里春光始至,魏巡对自己的徒弟分外满意,酒便也喝得多了些。

不多时,已是醉眼朦胧。

他思绪都有些乱了,翻来覆去地叮嘱着池暮,要练好枪法,谋个体面的出路,最好是留在那南漳郡主的身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