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我死后男主追悔莫及(267)

作者: 伏菽 阅读记录

冯广厦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周暮觉的肩膀:“是我多虑了。”

李雁峰更迷茫了:“你们在说什么?谁能给我解释一下?”

周暮觉笑着摇了摇头,温声道:“去看看你的新出版社吧。”

……

此后的日子又回到了寻常时候,周暮觉归家,仍如常管理银行,只是好像比先前又忙上了许多。

朝笙有课时便去学校,放了假,就窝在家里做周太太,偶尔也匀点儿时间,看叶青淇与杜知弦的表演。

整个四月悄然结束,山茶花的盛期不再,公馆的围墙上,爬藤的月季次第盛开,院子里沉寂的榴花是宛如燃烧的红。

周家的园丁也跟着忙碌了起来。

整座城市都弥漫在郁郁的青翠中。

阿柳领着家里的佣人们,将闷了整个冬天的衣裳拿出来洗净晒好,风吹过宽阔的露台,阳光照在这座华美的建筑上。

很久以后,垂垂老矣的阿柳总是会回起这一年的暮春,她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她的太太尚还健康,尚还年轻,有美好的事情将要发生,而战火还没降临。

这样好的春日,一直到白发苍苍,阿柳都没有忘记。

*

五月中旬的时候,海市的天气忽的热了起来。

朝笙的旗袍便换成了无袖的,阿柳看到自家太太整个儿露出的手臂,颇有些不敢看。

但天气确实闷热得不行,稍一挪动,就是浑身的汗。

阿柳听着蝉鸣声,手里的扇子摇个不停。

暮色四合时,公馆外头又响起了引擎声。

阿柳放下扇子,道:“定是少爷回来了。”

“太太,你觉不觉得,少爷最近格外的忙?”

有时候干脆就歇在了银行。

朝笙伏在沙发上,手里也握着把绸面的扇子,懒声道:“是呀。”

忙是真的忙。

但刚回海市那会儿,银行的事情其实更多。周暮觉却每天都能回家,再与她吃一顿早饭。

朝笙当然知道,这人在躲她。

性情温和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不动声色到克制。

门开了,阿柳上前接过周暮觉手中的西服马甲。

回头一看,自家太太靠着沙发,绸面扇子压在手中,是一副端庄模样。

这样一看,无袖的旗袍也无伤大雅。

阿柳终于满意了。

“晚饭又是在外面吃的么?”

朝笙听到时钟已过了八点。

周暮觉点头,温声道:“今天厨房做的什么?”

阿柳将周暮觉的西服马甲挂起来,接过了话茬:“厨房做了莲菜烩鸭肉、蒜蓉龙须菜、鱼汤和咸蛋拌豆腐……但太太还没吃呢,说是吃不下。”

周暮觉一愣,心里升起了内疚。尽管两个人未曾约定什么,可有的事情,确实已经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但他切断了这种默契。

朝笙解释:“是天气太热,我没什么胃口。”

周暮觉望向她,觉得她似乎确实清减了许多。

这下,更内疚了。

青年略一思索,道:“临溪楼夏天的菜都很开胃,若太太吃不下,可以从外面点。”

朝笙看了他一眼,却没说话。

半晌,才别过脸,道:“不用这样麻烦的。”

周暮觉难得的有些无措。

——他很敏锐地意识到,朝笙并不开心。但是,是因为什么?

他不敢深想。

她起身,似乎晚上确实不打算再吃什么了,而手中的那把玉骨扇子则随意搁在了沙发上。

周暮觉叫住了她:“有件事还没和你说。”

她站在木色的旋转楼梯前,有些疑惑的看着他。

“月中,段家要办一场慈善性质的宴会,不知你可有意去?”

这样的宴会,或为筹款,或为募捐,但向来也是生意交际的场合。

通海银行的富有众所周知,每年都会收到宴会的邀请,今年段家把帖子送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但通海银行并不只有一个主人,她也不能只有“周鹤亭的遗孀”这一个形象。

他等待着她的回答。

然而年轻的女子却问道:“你去吗?”

周暮觉当然不会让朝笙一个人去面对觥筹交错的名利场。

他点头,然后便见女子望向他,露出了盈盈的笑来:“你去的话,我便去。”

第193章 黑莲花与君子(22)

段家在海市算得上一个很特别的家族。

如果说金融业以周家马首是瞻,那段家则更多的占据了运输业的话语权。

周暮觉所主持开通的铁路就是与段家合作的。

这个家族在咸丰年间原靠走镖为生,后来渐渐屯兵,成了豪强,现如今依靠着皖系军阀李淮麟,做起了南方的运输生意,但铁路的另一端是北平,北方由直系军阀做主做主,直系的大老板曹玉符与李淮麟很不对付。

恰好在北平经营数年的周暮觉抓住了机会出资,这才让同为南边背景的段家有理由跟在后头。

总的来说,周家与段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算得上不错。

其中尤以周寅竺格外殷勤。

而周鹤亭和周暮觉则有另一个共识:私据军权,其祸莫至。

因为段家和李淮麟是极为亲近姻亲。

所以,通海银行的两任主人都与段家维持着一个合适的交际距离,不至于为仇、疏远,生意场上若能合作,不会避讳,但也不会推心置腹。

段家要办宴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海市,租界里,律师叶安捷也收到了邀请。

这位出身英国的律师向来很瞧不起华国人,但有钱有权的华国人则另当别论。

所以他很是愉悦地决定出席这次宴会,甚至还带上了自己的混血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