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我死后男主追悔莫及(282)

作者: 伏菽 阅读记录

“需得费些时日,我一周后给您答复。”

*

徐城的话犹在耳畔。

语气冷静,心肺却如同炙烤,周暮觉忽然很想回家再看她一眼,最好一眼就能看出她真切的模样。

他从未好奇过朝笙的过去,他只图和她有个以后。

他不知道她在别人眼中有那么不同的面孔。

他不知道她对父亲的深情都是伪装。

他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性情作得假,锦绣文章作不得假。

她不是百无一用败絮其中的人,但他确实,不了解她。

所以,弄清楚,然后,结束。

温柔的暮色落在他消瘦了的肩上,融开在云霞里的太阳将要坠落,他抬头看去,外墙上的常青藤在晚风里摇曳,丝绸长裙的女子站在露台边,手中的烟在昏沉的傍晚燃出一点灼热的红。

灰烬抖落,她夹烟的长指娴熟自然。

周暮觉忽然觉得,没必要再往里走了。

天边挂上了几颗寒星,他来得突兀,走得仓促。

朝笙抬手,将烟摁灭在盛了水的玻璃皿中,手中随意摆着的书又潦草翻过一页。

是她上次同周暮觉在书房读的那本。

在信春疑惑的目光中,汽车的引擎声再度响起。她望向那辆离去的吉普车,知道少爷今夜又要在银行里度过。

这般忙吗?

*

银行的顶层的办公室,灯光日夜都亮着。

周暮觉试图不去想。

那朵纯白的山茶花滚落进尘泥,暗地里腐朽,她的欲望、她的野心、她的过往,都掩藏在温柔端静的模样下。

可告诉他,又如何呢?他无法控制这样的念头。

他有一瞬惘然——若她和他所知的全然不同,那他爱上的是否只是她的伪装。

纷杂到压抑的念头在日夜颠倒的工作中一点一点冷却,情绪却绷成了一根紧紧的弦,而周暮觉并不曾意识到。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徐城站在门口,道:“车已经备好了。您今天晚上应了宝兰矿业的邀。”

青年敛眸,站起身取过椅背上的西服外套。

车往滨江大剧院开过去。

生意场上总有这样不成文的规矩,正事绝不在办公室里。挑个酒楼、剧院,歌舞升平,相谈甚欢,似乎这样做生意就情真意切了一些。

宝兰矿业的老板赵冬严不知从哪打听到他留过学,特地邀请他去看剧,再谈一谈通海银行注资他新矿场的事宜。

原本不想去剧院谈,但徐城同他说起这件事时,无意提了一嘴,滨江大剧院请的是法国的演员,一出《茶花女》一票难求。

鬼使神差,周暮觉应了下来。

剧院外摆着进口的轿车,时不时有黄包车夫停下来,衣冠楚楚的男男女女鱼贯而入。

赵冬严得了消息,让门童将周暮觉引向了二楼的包间。

“自上次段家一别,可是有好些时候没见到周行长了。”赵冬严从包间里走出来,热络地握住了周暮觉的手。

明明青年比他小了差不多一个辈,赵冬严丝毫不见怠慢。

段芮年都是那样的态度,赵冬严很懂得通海银行的分量。

“赵老板客气。”周暮觉近来十分疲惫,然而在外人面前却不露分毫。

他的眼角牵出一个笑,一看便是好相处的模样。

赵冬严心定了下来。

包厢的位置很不错,从看台上能够俯瞰到剧院的全貌。

摩登的城市自然有首屈一指的繁华,海市确确实实是远东的明珠。

剧院里灯光暗了下来,唯有舞台上有亮眼的光芒。

赵冬严事先做了功课,知道这位周行长留洋归来,读了很多书,因此特地选了国外的剧目,好叫他从学生时代的回忆攀谈。

先回顾过往,再展望未来,保管宾主尽欢。

“我是很爱这种经典名着的,茶花女你在国外肯定也看过。”赵冬严招呼着侍从进来,侃侃而谈,“哎,玛格丽红酒,拿破仑都说好哇。”

高眉深目的演员款款出场,赵冬严看得新鲜,道:“这个剧有意思得很。一个交际花和富家子谈恋爱,最后,交际花好像是为了钱舍了那富家子,结果得病死了。”

“那个富家子悔不当初。”赵冬严总结道,“这古今中外的男人,都喜欢救风尘,哈哈。”

整理点心的侍从憋着笑,知道这又是位附庸风雅的老爷。一个抨击贵族虚伪歌颂纯挚爱情的戏剧被他说成了这样。

蓝色洋裙的茶花女出场了,赵冬严望过去,赞叹道:“可真白。”

周暮觉眉心一跳。

昏暗的包厢里,他眼中涌上浓浓的倦色,果然没必要在剧院里谈生意。

但表演已经开始了。

他的目光看向前方,灯光明辉,人影攒动,舞台之下的观众席上,坐着个窈窕的身影。

——她果然,也来看了。

这种了然的感觉让他再次感到钝痛。

她并不是一个人来的,身旁有好几个女子,他认得,大都是段家宴会上的太太们。

她是那种,只要愿意,便能让人觉得如沐春风之人。公馆里的人、冯广厦、他,都觉得与她相处起来很舒服。

因此在宴会上新认得一些朋友,也不算什么。

但不知为何,父亲还在的时候,她不与这些人交际。

赵冬严仍在侃侃而谈:“你瞧这男演员,真招人。”

天生情感更外放的异域演员,举手投足都有种从容的风流。

太太们的做派日趋开放,在台下笑着同这演员挥了挥手,是熟络的样子。

为了追求原汁原味,演员们尽说的是法语。赵冬严半个字都听不懂,只好就着服饰动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