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我死后男主追悔莫及(417)

作者: 伏菽 阅读记录

谢云暮看了一会儿,独自从床上坐了起来。

公寓很大,两层,木质的楼梯通往朝笙的卧房,巨大的落地窗外露台宽阔,阔叶的植物蓊郁生长。

她的房间里满是生活的痕迹。

衣柜半敞,几条裙子斜斜挂着,它们的主人还没来得及去叠。

桌子上摆着香薰和酒杯,剔透的玻璃瓶挨着落地灯,四五枝鸢尾静静开着。

这种真切的生活感让他的心软塌一片。

身后忽而传来响动,朝笙伸手,搂住了他的腰,泄愤似的掐了下。

“你吵到我了。”语气还没睡醒。

谢云暮微微一笑,知道她素来有起床气。

他也不恼,反正脾气几百年前就丢了个干净。

他回身抱着她又躺下。

日光移动,时间变得漫长又短暂,待到朝笙再醒过来时,已经是中午了。

睡过头的人思绪便缓慢了起来,她坐在床边,低头看着谢云暮替她穿上了袜子。

睽违的年岁轻易被填平了。

“衣服……去拿那条青色的裙子。”朝笙踢了踢谢云暮的膝盖,得心应手地支使着他。

谢云暮却多拿了条淡色的丝巾过来。

朝笙哼笑了声,将它随意缠在了脖子上。

坐在车上时,她忽而意外地开口:“你戴眼镜了。”

宴会上她没注意。

后来也许是谢云暮嫌弃雾气麻烦,将它摘了下来。

谢云暮稍稍调整了下眼镜,温声解释:“平光的。”

“进公司时年纪太轻,眼睛里藏不住事情,索性拿眼镜遮掩。”

后来独当一面了,又作为习惯保留了下来。

七年的分别因为这句话更加具体了。

但朝笙不是伤春悲秋的性情,只是又道:“来罗马是因为工作,原本晚宴结束你便会回江岛。”

谢云暮的手搭在了方向盘上,迈巴赫向前驶去:“对。”

“不过,今早给妈妈发了消息,告诉她我准备在罗马多待几天。”

妈妈。

朝笙咀嚼着这两个字,感觉心中升起了酸涩的温柔。

“我还没有和爸妈说你的事情。”

死而复生本就骇人听闻,正如朝笙过去的三个月,一直在意大利消磨时间,没有想过要回江岛。

“朝朝。”他思索了整整一夜,才组织出这番措辞,“你如果不愿意,不回江岛也没关系。天南海北,我总能去见你。”

“你如果愿意,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告诉爸爸妈妈。”

“我爱你,他们也爱你。”他思及父母鬓边的白发,温声道,“无论如何,那儿是你的家。”

朝笙默然一瞬,竟然有些不自在地扭过了脸:“我自己去说也行。”

大小姐才不会近乡情怯。

谢云暮露出笑来:“总之,你想怎样都行。”

*

迈巴赫停了下来,街道拥挤,他们索性步行。

台伯河静静地流淌,圣天使的羽翼在太阳下反射出耀眼的光。

谢云暮从前无心欣赏这些,却在昨夜之后终于平静,他和朝笙牵着手,汇入了喧嚣的人潮中。

台伯河的对岸,巴洛克式的教堂高耸,投射出巨大的阴影来。

教堂的尽头,上帝的雕塑崇高而伟大,斑斓的玫瑰窗将阳光染上瑰丽的色彩,穹顶黯淡,唯有雕塑散发着柔和的明亮。

周遭嘈杂,有人在交谈,有人在祷告。

朝笙也同其他的游客们一样,抬头打量着上帝威严却又悲悯的面孔。

她并不信神,礼貌中保留着好奇。

谢云暮脑海中陡然闪过很多年前一起读的那首诗。

“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他望着她,静静地想,上帝并没有应允这句话。

朝笙回过头来:“走吧?”

他眼睛弯了弯,温声答了个“好”。

——但她应允了。

第286章 番外 告别书

大家好:

我是本书的作者伏菽,感谢大家阅读至终章,临别之际,有些感言一直在心里盘桓,今天终于鼓起勇气写下。

《白月光》这本书是我人生的第一本小说,但朝朝暮暮的故事却已经构思了很多年。当我把那些我在高中课堂、大学课余幻想的故事完整写出来的时候,真的感觉很不可思议。

因此大家也能感觉到,这里面许多故事都有一股子的古早味,在网文日新月异的今天,我还是写了八九年前看《爱格》、《花火》时那些曾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梗,所以这本书能被大家看到也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

番茄有很多有意思的快穿故事,每每去读都让我感慨作者脑洞之大,故事也不累赘,很能让人有代入感。

而回看过去的我写的那些故事,显而易见,节奏慢、堆砌辞藻是我一直存在的问题。不过由于我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有时候甚至憋不住去回怼一些批评,让大家见笑了。

我也十分清楚地知道,当我灵感枯竭的时候,那几个问题会更为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可以说没有大家的鼓励,我无法写完这些故事,大家的反馈是我最大的动力,真的很感激。

《白月光》从提笔开始至完结,花费了七个月,相比于番茄的其他作者,我的更新不算频繁,也不算高产,七个月来甚至日更4000只做到了两个月。

本职工作的高负荷也使得我的写文状态起起落落,写到校园篇的时候,恰好是我工作负荷最大的一段时间,那个故事也是最为漫长的一个,所幸写完了,结局也算圆满。

回顾这七个月,纵有缺憾,但收获实在太多太多,我终于写了自己想看的盛大的爱和死,写了家国和理想,写了的仁与义,写了鲜衣怒马的儿郎、绚烂恣意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