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悸(17)
他听她这么说,问,“你坐了多久的地铁?”
“四五十分钟吧,下大雨打不到车。”
陆勘沉默了下。
事实上,他看到她的消息时,是有点惊讶的。没想到她这么晚,一声不吭地跑这么远过来。
如果她来之前说一声,他肯定会让她先回家,有什么事都能白天说,或者电话里讲。
“以后有事先打电话,”陆勘说,“不用大晚上跑过来。”
“算是急事。”她微仰头看着他,笑了笑,“放你鸽子,当面和你道歉。”
陆勘没想到她这么较真,“不用道歉,有工作很正常。”
“你不生气?”
陆勘有些不解,“有什么好生气?”
“今天那么大的雨,你都出来了。”孟鞍半开玩笑,“第一次约你就爽约,我怕约不出第二次了。”
陆勘没作声,垂眸看了她两秒,“你就为这个来的?”
孟鞍嗯了声。
他收回目光,摇摇头,“不至于,工作要紧。”
孟鞍牵了牵唇,“吃宵夜去吗?我还没吃饭。”
见他目光转过来,孟鞍轻声解释,“棚里没时间吃,收了工就过来了。”
陆勘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到底没说什么,“走吧,去附近吃点东西。”
他转身带着她走出几步,回头问她,“你想吃什么?”
孟鞍脑子里还是地铁上看的广告,“附近有馄饨店吗?”又想了想,“或者你有什么想吃的?连锁店的馄饨应该不怎么样。”
“前面巷子有手工包的。”陆勘说。
孟鞍点头,“那去吧。”
两人并排走着,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周末晚上,路上不少大学生,不乏一男一女一起的。
孟鞍融在人群里,觉得心一点点轻快起来,问旁边人,“你家离X大有多远?”
“学校里面,”他虚拉了她一下,带着她避开了人行道上的三轮车,继续说,“家属小区。”
“哦。”孟鞍没再往下问。
这边几所大学挨在一起,孟鞍还没细致逛过,大概是学生多,人流量大,吃的玩的一应俱全,是烟火气十足的地方。
下过雨的晚上气温低,行人都脚步匆匆,风吹得孟鞍裸露在外的皮肤有些凉。
还好,在路口拐了个弯,没多远就走到了那家馄饨小店。
馄饨店是个十平米左右的小门面,老板是一对夫妻。
门口立着一块木头招牌,写着柴火馄饨,底下是价格和营业时间。店里往外支出去一个简易雨棚,顶上一只白炽灯,底下放着三张桌子和数张小马扎。
此刻桌边已经坐满顾客,小马扎也没了,几个人端着碗在路边站着吃,生意很好,看起来是街坊爱来的店。
陆勘看了眼,问她,“没位置了,还吃吗?”
孟鞍用眼神示意他旁边有站着端碗吃的几个人,“就那样吃,可以吗?”
他没意见,问她要点什么馅。
孟鞍要了小碗的虾仁馄饨,老板确认了下,“一碗?”
陆勘应了老板,随手从桌上拿了瓶矿泉水递给她,付了钱。
两人站在旁边等着,孟鞍问他,“你不吃吗?”
“我不饿。”
孟鞍琢磨了下,“你没有吃夜宵的习惯?”
他点了头,一般情况下,他三餐规律。
好吧。
孟鞍因为工作的关系,加上一直以来胃口都小,吃东西的时间常常混乱。
她好奇问,“如果非要你吃呢,你也不吃?”
“谁会非要我吃东西?”
他侧过脸,和她目光碰了下,她浅浅对他笑了下,没说话。
两人说话间,馄饨已经煮好。
店里今天已经没碗了,馄饨倒进了塑料餐盒,老板递给陆勘,指了指门口小台,示意打包自助,“要打包自己弄一下。”
现在外头依然没位置,按她开始的说法,是要在这里吃,陆勘再次确认,“你要在这里吃?”
孟鞍肯定地点点头。
雨已经彻底停了,店里陆续有客人进来,陆勘单手端着馄饨往外走,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
这地方离雨棚不太远,旁边有一个小花坛,借着棚里照来的灯光,能看见馄饨往外冒的热气。
孟鞍拿着勺子,要把餐盒接过来。
陆勘瞄了眼,没有直接全放在她手里,手退开了一半。
孟鞍伸手时,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背,下一秒,她摸到餐盒底,立刻条件反射缩回手。
太烫了。
这盒子居然不隔热。
两人对视一眼,他看见她有些呆滞的表情,莫名扯了下唇,“就这样吃吧。”
他把碗往她面前送了送,孟鞍思考几秒,对他招招手,“要不蹲着?好拿一点。”
“……”
其实并不难拿,但她已经蹲下,他只好跟着蹲下来。
手里的伞搁在花坛边,孟鞍凑近,就着他的手,拿勺子舀碗里的汤,轻轻吹了吹,先喝了口汤。
这汤底很鲜,放过一点猪油,比她想象中更好吃。
她再尝了颗馄饨,馅料饱满,一天没怎么吃过东西的她,此刻胃里终于熨帖,身上渐渐暖起来。
“很好吃。”她低头边吃边评价。
陆勘没说话,垂眸看着她,她这样蹲着,看起来更纤细。
她今天把长发扎了起来,此时颊侧散了几缕头发,发丝上淋了一点小雨,有细碎的水粒。
从他的角度看下去,能看到她低垂的眼睫,睫毛长而密,不知是不是光线太暗,看起来格外黑,轻扇着,在眼睑下投出一片阴影。
他忽冒出一个念头,原来女孩的睫毛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