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悸(72)
孟鞍没想到他连这个都看过,“那是刚毕业的时候拍的,公益性质的。”
“那次工作感觉怎么样?”
“还不错。”
章之恒笑说,“你当年是没参加创投,不然有可能早就职业拍纪录片了,相信我,这一行真的很有意思。”
孟鞍被他惹得笑了一下,尝试拍一次纪录片没问题,但是拍部队纪录片……
见她在思考,章之恒倒不着急,拿公筷给她夹了块牛仔骨,“先吃饭,我会在江城待两天,你可以考虑清楚再答复我。这个工作只有一个麻烦,你需要来上海和我们开会。”
一顿饭吃得很愉快。
从餐厅出来,孟鞍叫了车,章之恒的酒店离餐厅不远,陪她站在门口等车。
雪还在下,才站出来没一会儿,孟鞍手就被吹冷了,偏头对章之恒说,“你回酒店吧,我车马上到了。”
“我不急这一会儿。”章之恒瞧她一眼,她今天妆容很淡,更凸显五官明艳,尤其一双眼睛,眼波流转之间都是女人成熟的风情,即使不笑,身上也有女子妩媚的气质。
她穿一件羊绒大衣,盖过膝盖,露出来的小腿又细又直,章之恒瞄了眼,清了清嗓子,“我没打扰你和男朋友过节吧?”
孟鞍正在手机上看司机距离,头都没抬,“没男朋友。”
章之恒笑容含蓄,“你孟小姐追求者那么多,一个都看不上?”
孟鞍关了手机,抬头看他一眼,很快又转回街边路面,用开玩笑的语气说,“是啊。”
章之恒勾了勾唇,“介意我抽根烟吗?”
“你抽吧。”
隔着烟雾,章之恒不动声色地打
量着她,心里计算着难度和也许要付出的沉没成本。
一根烟抽下来,孟鞍叫的车到了,她提着包抱着花和他道了别。
章之恒终于压下请她去喝一杯这种多半会被拒绝的想法,吐出最后一口烟雾,淡笑着说,“别忘了给我答复,这个项目需要你。”
这天晚上,章之恒又给孟鞍发来一条微信,表示他只有一个要求,这一集需要和整体调性相符,不能拍成严肃传统的军队宣传片,在这条原则上,他给她最大的自由度,任由发挥。
两天后,送章之恒去机场的路上,孟鞍答应了他的邀请,问他,“是拍什么部队?在青藏高原?”
“具体内容等签了保密协议都会告诉你。”章之恒说,“是空军的一支部队,保密级别高,没有在外界曝光过,这次拍摄也是上面的意思,给他们做一次宣传亮相。”
空军?
孟鞍看着窗外,脑海中有东西一晃而过,她没有让思维发散,应下来,“过几天我来上海一趟。”
新的一年很快到来,孟鞍在元旦把合同签完。
第二天,她得知将要拍摄的部队是一支正在西北高原驻训的空军空降兵特种部队,章之恒给她发来一份资料,上面罗列了该队番号、驻地、军史、组建过程、主要作训课目、在战区比武和全军比武以及国际比武中获得的荣誉和表彰、在国内承担过的重大救援任务等,资料偏官方介绍,细节并不多。
“这是全部资料,具体细节需要我们去调研。”章之恒说。
孟鞍出神片刻,心底闪过某种巧合,发问,“这支部队原驻地在胡山镇吗?”
章之恒看了眼资料上驻地只具体到市,“具体哪个镇不清楚,我们会去西北和他们正式见面,一切根据他们驻训时间来安排,所以不一定会去他们原驻地。”章之恒想了想,“不过应该在你们省,大部分空降兵都驻扎在那儿。”
孟鞍轻轻哦了声。因为这个军种,她脑海里很自然地想起一个人,那时她从没问过他的番号,不知道他得过什么表彰,也不清楚他家那一盒奖章是如何得来。
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她从没有关心过他这些,现在也无法确定这是不是他所在部队。
但这个问题对工作意义并不大,她翻着资料,很快收起思绪,认真对待接下来的会议内容。
一天后,章之恒请来的摄影师从厦门来到上海和他们会合。
摄影师叫纪灵,是个娇小的女孩,说话带一点福建口音,做起事来风风火火。
孟鞍空闲时在酒店补完了她以前的作品。农历新年之前,她们一直待在上海和章之恒工作室的人开会。
。
腊月二十九,孟鞍从上海坐高铁回了家。
到家时是晚上八点,父母都不在家,家里只有一个保姆。孟鞍对此习以为常,父亲经营一家外贸公司,母亲在医院有职务,前几年进了党委班子,两人常年不在家。
保姆说房间已经收拾好了,她道过谢,回房间休息。
除夕当天父亲依然不在,母亲倒是在家,看见她叫了咖啡外卖,说,“一天到晚就喝这些乱七八糟的,过年也不停。”
下午父亲回来了,见孟鞍到家,问了她两句工作情况,就进了书房。
孟鞍和保姆在外面贴春联,贴完进来,就听见父母在书房吵起来了,还有砸东西的声音。
保姆问:“要不要去劝一下?”
孟鞍摇头:“不用。”
在她的记忆里,父母工作都很忙,但只要在家就没有不吵架的时候,她已经习惯了。
晚上还是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开了瓶红酒,父母分别和孟鞍碰了一杯,便安静地吃起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