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帐春深(114)

作者:温流 阅读记录

西昌大皇子穆成昊在城门前自戕而死,还是昨天的事。

即便前线战报有人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朝廷百官也不可能这么快跟皇帝把事情商定。

而且二皇子这一行,也是早早就从京城出发,才能在今日到达遇水城。

也就是说,在将士们苦苦反击敌军,想要夺回失地、重振大齐国威的时候,京城那边就已经打算谈和了。

虽然沈若锦早已料到,但亲耳听到元启说出这些话来,仍旧满腔气愤。

将领们气愤填膺,只是早早得了老将军嘱咐,才没有当面质问二皇子朝廷究竟把将士们当什么?

元启见众人都不说话,才提起皇帝的旨意,“这不,父皇专程派我来宣旨,让沈十和老将军一同回京面圣。”

李鸿振这下是真的忍不了了,“究竟是回京面圣,还是……”

沈老将军就开口打断道:“既是皇上的旨意,老臣自当听命,老臣这就回京!立即回——”

这话还未说完,元启还没来得及高兴,沈老将军忽然两眼一闭,晕了过去。

“老将军!老将军怎么又晕过去了?”

众将士惊呼出声。

“阿公!”

沈若锦大步上前,去探阿公的脉象。

脉象没有异常……没有异常?

沈若锦顿了一下。

秦琅侧身挡住了元启注视沈若锦的目光。

“阿公……伤势太重,时不时就会晕厥。军医说了他不能受刺激,这双腿更不可颠簸,否则定会危及性命。”

沈若锦在众人的注视下,慢慢把阿公的手放下,满是忧思地说道。

“这……”

元启刚要问话。

将领们便抢先道:“老将军是清楚自己的伤势的,方才还说要立即回京,这简直是不要命了!”

“军医的话可不能不听啊。”

“二殿下,皇上可有说让老将军不顾性命也要即刻赶回京城去?”

元启被问的嘴角微抽,即便皇帝真说了这样的话,他也不能当着将领们的面说出来。

否则,岂不寒了边境将士的心?

元启避重就轻道:“老将军的伤势要紧,快传军医。”

众人赶紧传军医,送沈老将军回屋,还有几个将领则在秦琅一两句话的齐启发下,把二殿下领到书房去,把遇水城善后事宜移交给这位二殿下。

来都来了,可不能光添堵,不做事。

屋内。

说着话忽然就晕过去的沈老将军躺在榻上,众人都退了出去,军医还没到,此时榻前就只有沈若锦一个人。

屋里静悄悄的。

沈若锦坐在榻边,压低声音道:“阿公,这里没有外人,您可以醒了。”

第97章 小十不怕

过了片刻。

沈老将军才缓缓睁开双眼,看着眼前的小十,“我们小十什么时候学会把脉了?”

沈若锦扬眉道:“技多不压身,有用的东西多学点也无妨。”

她没有告诉阿公,其实她也不是学会了把脉,而且阿公重伤性命垂危的那些天,小十日夜难安,守在病榻上,愣是跟着军医学会了怎么判断阿公的脉象。

阿公睡着的时候,她不知偷偷摸了多少次脉象。

方才二皇子说出皇帝召他们回京面圣,阿公立马答应,话没说完就晕了过去。

沈若锦立马上前把脉,诊出没什么异常之后,就知道阿公是装晕了。

她去解决杨万雄之前,其实心里也有几分气阿公愚忠,气他一根筋信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好在阿公不是真的听到皇帝召见,就不顾伤重立马回京去。

“我们小十聪明,学什么都快。”

老将军大概知道沈十在想什么,舍不得这片刻温情,又夸了她一句。

沈若锦缓缓起身道:“我以前倒是不知道,原来阿公也会演戏。”

“以前确实不会,现学现卖。”沈老将军问小十:“我演的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吧?”

“是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沈十对着这样的阿公,又实在生不起气来。

她走过桌边倒了杯茶水,一饮而尽,而后又倒了一杯拿到榻边递给阿公,“您晕这一回,大约能拖个三五日。但这法子用一次好使,第二回 八成就不管用了,那位二皇子看着是个心中自有的计较的,后边您是怎么打算的?”

沈老将军双手撑在床榻上慢慢坐起来,先把茶盏接过去了,又沉吟许久才道:“小十,你跟姑爷走吧。”

沈若锦抿了抿唇,“这种时候,您让我走?”

她不等阿公说话,就继续道:“又让我走?”

沈老将军一时间心疼地说不出后面的话。

上次让小十走,是一年前。

那时候她跪在雪地夜跪了一整夜,眼泪早为她的舅兄流干了,无论如何都不肯走。

如今的她依旧是那句“我不走。”

却再也不会向谁祈求。

她斩钉截铁地告诉阿公,“我不会走,更不会让阿公承担所有罪责。”

“小十!”沈老将军把茶盏搁在榻边的案几上,“你把杨万雄从西疆都护的位置上拉下去,断了二皇子对军权的控制,已然被他记恨!即便他现在想笼络沈家军,表面上不同你计较,但这事他记在心里,早晚有一天会同你清算。那一天或许会来得很快,说不定就是你我回京之日。”

沈若锦道:“那又如何?我敢做敢当,不怕他日后清算。”

“而且。”她说:“我不止把杨万雄拉下了西疆都护的位置,我还要了他的命!”

“你、你……小十啊!”

沈老将军已经说不出什么话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