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帐春深(116)

作者:温流 阅读记录

什么嫡皇子?还没她夫君一半好看。

若是裴璟回归皇室,以他的容貌才情定能得到皇帝的爱重。

到时候什么二殿下三殿下,都得靠边站。

元启闻声回头看去,颇有些诧异道:“这不是裴璟裴解元吗?你怎么在军营里?”

参加科举有望金榜题名之人早早被各方势力笼络,元启也早就派人试探过裴璟,甚至还在京城里偶遇过两次。

这位裴解元虽未直接表明会投效二殿下,但他没明着拒绝,就说明有此意向。

元启平日里最愿意做礼贤下士之举,今日在伤兵营里见到裴璟,便颇有“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之态。

沈家军那些将领又吃又拿,就是不露口风,二殿下想着或许可以从裴璟这边下手。

裴璟道:“裴某携新婚妻子来西疆探亲,意外被卷入战事之中,幸得我大齐将士相救,见军营里缺人照料伤兵,就留下帮忙了。”

“原来如此。”元启看向慕云薇,“那这位就是解元夫人了?”

慕云薇福了福身,柔声道:“殿下万福。”

元启笑着称赞道:“才子佳人,果真般配至极。”

“殿下谬赞了。”

裴璟谦虚地同他寒暄了几句。

二皇子的随从都各自散开,慕云薇也十分有眼力见地退下了。

元启让裴璟带着在伤兵营里逛了一圈,借机问起先前的战事。

裴璟先是含糊其词,说自己被将士们救下之后,一直待在伤兵营里,并不知道沈十在前线战事里究竟都做了些什么。

直到元启有意抛出让其回京作证,证实沈若锦夺了杨都护的兵符、抗旨行事的话头。

裴璟才点头道:“似乎确有其事。”

元启闻言,立刻道:“哦,愿闻其详。”

这次问对人了。

裴璟道:“伤兵这些天常说当时沈家军回撤西州城,但守城将士紧闭城门,不肯放沈家军入城,是沈十夜闯都护府,一手挟持杨都户,一手拿着西疆兵符勒令士兵打开城门,还说若有罪责,她一力承担。”

军中将士们提起那一夜,比说书的还引人入胜,且百说不厌。

裴璟想要将沈家军收为己用,自然想看到二皇子与之不和,闹翻了才好。

现在把两方搅和成仇的好机会。

裴璟自然要善加利用,又补了一句,“当时我并不在场,这些话都是从伤兵口中听来的,当时除沈家军外,还有城楼上的士兵也听见了。”

“好,很好。”元启抬手拍了拍裴璟的肩膀,“裴解元果真是有能之人,今日之事……”

裴璟道:“殿下放心,今日您什么都没问,我也什么都没说。”

元启满意地笑了,“良禽当择木而栖,裴解元是懂这个道理的。”

裴璟低头,掩去了眸中的那一丝谋算。

谁是禽,谁是木,还说不准呢。

元启从裴璟这边得了准话,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让随从去攻破那些西州城守将的防线。

一连三日,颇有成果。

就在二殿下觉得可以先诓沈十和沈老将军回京城,再做处置的时候。

西昌那边派出左相柏弘图来遇水城商议和谈事宜。

遇水城的雪,一连下了月余。

以大齐二殿下和西昌左相为首的和谈,在遇水城正厅展开。

西昌作为战败国,左相柏弘图率先摆出诚意,“我西昌愿意答应沈十提出的条件,将八千齐奴送还大齐,希望你们大齐军队退出遇水城,重新以落月关为界,两国从此互不相犯。”

西昌左相已经五十多岁,胡子花白,即便作为战败国出席,仍旧不改高傲的姿态。

元启并没有立刻接话,转而看向沈若锦,“这条件是你提的?”

沈若锦正色道:“回殿下,我说的是让西昌把所有齐人送回大齐,远不止沦为奴隶的这八千人。其中也包括嫁到西昌王庭和亲的安平公主。”

在场众人闻言,神态各异。

沈若锦目不斜视,再次开口子:“敢问左相,我大齐安平公主何在?”

第99章 接回公主

西昌左相柏弘图惊诧之余,很快就镇定下来回答道:“安平公主到西昌和亲已经整整三年,与我西昌三皇子夫妻恩爱,且已经怀有皇嗣即将临盆,且我王有意传位于三皇子,安平公主作为三皇子妃,日后便是西昌王后。”

柏弘图当场反问沈若锦,“你要接回安平公主,可曾问过公主的意思?沈十,接回公主只是你一厢情愿,焉知公主在西昌王庭过的极好,根本就不想回大齐!”

“睁眼说瞎话也要有个限度。”秦琅出声驳斥,“安平公主不想回大齐,这话鬼都不信!”

安平公主身体柔弱,在大齐京城都一直久居深宫,很少出席宫宴,若非生母早逝,她不得父皇宠爱,嫁去西昌和亲的绝对不会是她。

西昌王庭那样的生活环境,安平公主难以适应,曾写诗怀念盛京,让行走于西昌于大齐之间的商人歌姬感怀不已,传唱至天下皆知。

前两日,林修齐忽然找到沈若锦,跟她说:“弟妹,我打听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三年前江南进贡宫中的浮云纱都被皇帝赐给安平公主做嫁妆,带去了西昌王庭。”

带着三哥笔迹的十瓣莲花灯大多是用浮云纱制成,这浮云纱又是安平公主的嫁妆,旁人很难借用。

所以沈若锦下定决心,要接安平公主还朝。

不仅仅是因为公主跟三哥之间可能有所联系,也因为三年前大齐打了败仗,送公主去和亲,柔弱女子为两国安定奉献一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