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帐春深(238)

作者: 温流 阅读记录

“那不就行了。”

沈若锦面上淡定如常。

心里却在想,我方才竟想也不想就把药丸吞了。

完全没想那么多。

只因为,那是秦琅给的。

秦琅听到这样的回答,心情很是愉悦。

夫人已然十分信任他。

完全把他当做自己人了。

“刚才不是说要给阿公写信吗?写什么,你说,夫君为你代劳。”

秦琅走到案后,研墨提笔。

沈若锦听他这声“为夫”说得如此自然而然,心跳都加快了一拍。

她迟迟没有开口。

“嗯?”秦琅抬眸朝她看去。

“问候阿公身体康健,就说我在南州遇到了一个跟长兄生的极为相似的人。”

沈若锦既想让阿公和嫂嫂都为长兄还活着而高兴。

又怕最后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便直说见到了一个相似之人,又请徐御医尽快稳定三哥的病情,让三哥来南州,同往南谒寻找下蛊之人。

秦琅帮她斟酌词句,润色了一下,很快就写好了一封信,拿给她看。

沈若锦看完,忍不住夸了他一句,“不愧是状元郎,家书都能写出这般文采。”

“多谢夫人夸赞。”秦琅笑道:“但我还想要点别的。”

沈若锦问:“你还想要什么?”

秦琅也不明说,只是凑到她唇边,下巴轻抬,用眼神示意她亲自己。

第205章 去见沈知洲

沈若锦抬手摸了摸他的脸,吻了一下他的唇角。

秦琅的眼眸都瞬间明亮起来。

他笑道:“这润笔费我收下了。下次还要。”

沈若锦一时无言。

秦琅写完信,装入信封之中,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

他又派人暗中盯着梁王府。

南谒巫师既然带着沈知洲出现在此,就不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沈若锦要做的事。

秦琅都会帮她做成。

梁王府挂了满府的白幡,依旧不对外说明死的是谁。

这一天晚上。

有人敲响了别院后门。

南州官衙里的一个小吏捧着一堆案卷找到了秦琅,“秦大人,这是南州近半年来失踪的人口案卷,足有上千人……”

小吏名叫郭泉,三十多岁,已经在南州官衙任职十几年。

郭泉说近几个月来,南州失踪的人越来越多,一开始都是外乡人,现在连南州本地人也遭了殃。

且都是青壮年。

南州知府为保官位,强行将此事压了下来,梁王更是从不过问。

“或者说,此事跟梁王本就脱不了干系……”

郭泉跪在秦小王爷面前,声泪俱下道:“请秦大人为南州百姓做主!”

秦琅待他说完之后,才不紧不慢道:“什么秦大人?我不过是陪夫人去南谒途经南州,你怕是找错人了。”

梁王府挂出白幡,却不说死的是王妃,为的就是让人误以为梁王已死,让底下有异心的露出马脚。

秦琅自京城一路往南,从不曾暴露钦差身份。

这个郭泉却一找一个准,直奔林家别院而来。

着实令人怀疑,他是梁王府派出来的饵。

“不、我不会找错。”郭泉却说:“近几天有人在暗中南州查探私采铁矿之事,除您之外,我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

从京城来南州的人并不多。

前些日子京城那边便传来密信,说皇帝派出的钦差已经在来的路上。

梁王安排底下的人排查钦差,但一直没有结果。

秦琅凝视了郭泉片刻,“我不知道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来人啊,把他扔出去。”

“是,主子。”

钟黍得令,把郭泉连人带案卷一起扔了出去。

郭泉是后门进的,出去的时候,却是直接被人从前门扔出去。

守在暗处的梁王下属见状,立刻回去禀报。

郭泉愣了好一会儿,才弯腰捡起散落一地的卷宗。

难道世子和郡主猜错了,秦琅根本就不是京城来的钦差?

钟黍扔完人,回去跟主子禀报,“郭泉走了。”

林修齐奇怪道:“郭泉带着这么多卷宗来,你就这么把人扔出去了?”

秦琅回想那个郭泉的言行,“不把他扔出去,不出一刻,梁王府的人就会包围别院。”

“你的意思是……”林修齐有些诧异道:“那个郭泉是梁王派来试探你的?”

秦琅道:“梁王一直没找到京城派来的钦差,派人来试探我,想必也是抱着宁可试错不可放过的心思。”

林修齐有些后怕道:“幸亏梁王想的不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可能梁王想的是宁可杀错,但他不是被乔夏捅了一刀么?”

秦琅说梁王现在也命在旦夕,哪还顾得上钦差之事。

让郭泉来林家别院的主意,八成是元向武和元欣然兄妹想出来的。

林修齐道:“还好你多留了一个心眼,我差点就打开那些卷宗看了。”

“郭泉来的太巧了。”秦琅道:“我们在查私采铁矿和人口失踪之事,他就把证据送上门来,其中定然有诈。”

林修齐看了他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我现在相信你的状元不是花银子买的了。”

秦琅轻笑道:“有本事你也去买一个。”

……

数日后。

京城,安西王府。

南州来的那封信送回府中,老管家交到了大少夫人手里。

梅映雪拿着信去沈毅院中,沈毅又把沈知安叫了过来,一起看小十寄回来的信。

信上不是小十的字迹,沈知安一看便知。

沈毅道:“或许是姑爷代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