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春深(423)
沈若锦站在河岸,往下游看去,“去找艘小船来,竹筏也行。”
“是。”钟黍什么都没问,直接让人照办。
隐卫们很快就找了几艘乌篷船来,小小的,一艘只能容纳两三个人。
沈若锦上了其中一艘,钟黍赶紧跟上,拿着船桨开始划船。
其他的隐卫也陆续登上另外几只乌篷船,沈若锦站在船头,对钟黍说不用怎么划,让船只顺流而下就行。
乌篷船随着水流往下游去,钟黍把船桨收起来,站到沈若锦身后,观察四周,低声劝道:“外头风大,夫人还是进船舱里坐着吧,属下在外头看着就好。”
“不用。”沈若锦既说了来找镇北王的下落,就要亲力亲为,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王妃听到镇北王战死的消息,差点当场晕过去,她嘴上没说什么,但沈若锦知道王妃真的很在意镇北王。
无比希望他还活在这世上。
小船随波逐流,经过数个村庄,每到一处有人烟的地方,沈若锦都下船步行,挨家挨户地询问最近有没有救起过什么人。
两军交战,受伤落水的人有好些,还真让沈若锦问到一户人家有救了落水之人的。
村长带着他们敲开了那户人家的门,户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爷爷,看着沈若锦一行人登门,颇有些惊慌失措,破木门只打开了半扇,并没有让他们进去的意思。
沈若锦温声道:“老丈莫怕,我父亲于前几日落水后失踪,听闻老丈近日救了一个落水之人,这才特意上门来看看。”
她生得好看,见老丈遇事惊慌便将兵器递给了身后的隐卫,说话声音也温柔。
老丈缓了缓,“我是从河里捞上来一个人,但他看起来不过二十来岁,怎么也不会有你这么大的女儿啊?”
钟黍道:“请老丈让我们见见那个人。”
村长带着他们来了,也说:“樊伯,她们都找到这里来了,就让他们见见吧。”
“行……那你们进来吧。”
樊老丈把另外半扇门也打开了,把他们请了进去。
他救的的那个伤兵就躺在屋子里养伤,听到众人的脚步声,十分警惕地坐起来,去摸床边的镰刀。
沈若锦入内,就看到了一个二十来岁的伤兵,身上还穿着镇北军的军服。
钟黍上前,亮出镇北王府的令牌,“我们是镇北王府的侍卫,来找人的。”
“你们是镇北王府的人?”那伤兵闻言立刻放下镰刀,想起来行礼又爬不起来,只能坐在简陋的木床上朝她们抱拳行礼,“镇北军玄武营百夫长李铁柱见过诸位。”
沈若锦道:“不必多礼,你还有伤在身。”
李铁柱激动得热泪盈眶,没想到镇北王府会派人来找他。
虽然没找到镇北王,但有人落水之后还能生还,镇北王就还有活着的可能。
没找到,继续找就是了。
总能找到的。
第369章 借宿
昨日敌军袭击粮草库,虽然没造成什么重大损失,但足以说明北漠人已经准备动手了。
吴仞大骂特骂北漠人不是东西。
秦祁不得不开口说:“吴将军,稍安勿躁。”
这是秦琅来到军营的第三天。
一众将领被他打服之后,开口之前都先问询他的想法,“将军觉得我们要怎么反击才好?”
秦琅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冯良大声道:“将军说得有理!”
能进主帐来议事的都是将军,但彼此称呼之前都要加个姓氏。
众人都知道只喊“将军”的时候,就是在称呼秦琅。
秦琅说了,到了军营,他就不是什么秦小王爷,也不是什么二爷。
他是领兵作战的将军。
冯良说:“咱们镇北军在北境守了这么多年,每年一入冬季,北漠人就蠢蠢欲动,他们打仗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钱和粮……”
北漠一到冬天就物资匮乏,北漠人难以生存,就来劫掠大齐百姓,甚至重兵压境,抢粮占地,以此来让更多的北漠人活下去。
他们夜袭粮草库,也足以说明在北漠将领眼中,粮草是最重要的东西。
极有可能是北漠人自己粮草不足,所以才想着先把大齐这边的粮草抢了,甚至是烧了,以此来缩短打仗的时间,速战速决。
秦琅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并非随口一说。
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秦祁想了想,立刻开口道:“吩咐下去,让斥候在一日之内,探出北漠军的粮草所在。”
吴仞刚要应声,便听到秦琅道:“半日。”
秦祁没再说话。
吴仞咬咬牙,应了声“是”,立马去办。
秦祁和秦琅在这件事没有分歧。
将领们也就不用选择站在哪一边,众人都悄悄松了一口气。
过了片刻,秦祁再次开口道:“至于袭击敌营粮草库的人选……”
秦琅道:“这就不用你操心了,我提出的法子,自然由我去。”
冯良闻言,有些着急道:“将军,你现在可是镇北军的主心骨,可不能以身犯险啊……”
秦琅嗤笑道:“不敢以身犯险,还做什么将军?”
冯良顿时:“……”
将军说得太有道理,让人没法反驳怎么办?
秦祁听到这话,不由得顿了顿,“二弟真是……”
“不知道说什么就别说了。”秦琅直接打断他,“还要三队人配合我声东击西,你们谁愿领兵夜袭?”
“我!”冯良第一个站出来,“冯良愿往!”
“还有我!”
“我也愿往!”
一帮将领抢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