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帐春深(80)

作者:温流 阅读记录

两人是旧相识。

两军厮杀得正激烈,两人也没功夫叙旧,只管专心杀敌。

“我的天爷,这可真是天助我也!”

李鸿振正跟一名西昌将领对招,一听来人是赵进立马气力大增。

云川城距离此处有数百里,以前百里练兵最多也直到半路。

赵进这次练兵练到西州城来了。

他带了至少三万人。

这几天招的新兵高达两万有余。

大齐十五万人,对西昌二十万大军。

人数尚有差距,但沈若锦这次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大齐将士士气正隆。

胜算拔高了大半。

西昌将领们见这些从四面八方包抄而来,都在骂娘。

贺拓冲上前跟沈若锦对战,过了十几招也没占到任何上风。

反倒是沈若锦招招必杀,已然有了压制他的迹象。

“贺将军!形势不对,不可恋战,先撤!”

西昌元帅的心腹策马上前相助贺拓,见他还要再去跟沈若锦对战,连忙拉住了他。

“撤!快撤吧,不然来不及了!”

其他西昌将领们见势头不好,纷纷要求撤退。

贺拓不肯撤退。

这一退,此战必成他毕生之耻。

而且他们好不容易才打到西州城,于公于私,都不能退。

二十六部的将领此时各有打算,“你不撤我撤!我不能让我的族人因为你的固执白白送命!”

“我也先撤了!”

“贺拓,你只是一个先锋将军,真以为元帅不能主事,这军中之事就全由你说了算?所有士兵,听我的,撤!”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带着各自的族人边战边退。

在西州城里修整了数日,恢复了体力的沈家军杀起敌人越发勇猛,加上西州城守备军和赵进带来的云川城兵马大战西昌兵,简直士气如虹。

情势已经彻底反转。

落日西沉,霞光满天里。

沈若锦带领众人乘胜追击,“众将士,随我追击敌军!把西昌人赶出我大齐疆土!”

第67章 我为将军解战袍

后来,史书这样记载这一天:

承宁三十九年冬,西昌人率二十万大军犯境,沈家沈十率沈家军和西州城守备军联手驱逐。

蒋淮安和一众少年将才初露头角。

云川城守将赵进声称百里练兵时迷路,一路跑到西州城,凑巧为西州城解困。

秦小王爷秦琅千里追妻,为之横跨战场,顺路斩杀敌将,名声大噪。

史书上寥寥数笔写不尽这一年,这个冬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沈若锦率兵乘胜追击,一边打一边将西昌人驱逐出落月关战场扩大至百里之地。

这一仗,足足打了两天两夜,尸横遍野。

一开始还想跟沈若锦硬刚的贺拓都放弃了,带着所有西昌兵不断后退。

天黑了又亮,风雪虽停,但积雪还没完全化尽。

两方士兵在雪地里追击交战,那些战死的将士的尸体不断堆高,最后因为天气过于寒冷,尸体都冻在了一起。

无法分开,也无法辨认。

打扫战场的时候,只能挖坑把他们都埋了。

落月关有江河天险,贺拓带人退到江的另一边,立刻斩断桥梁以此阻断追击。

两方士兵隔着山峰遥遥相望。

江面上的浮尸成千上万,那些侥幸活着跑过江去的西昌士兵倒在地上,有些趴着有些跪着失声痛哭。

先前是西昌兵仗着人多势众一路追杀沈家军,现在双方局势转换。

沈十带着一众骑兵追到岸边,看西昌兵自己砍断了为了侵略大齐疆土搭起的桥梁。

滚滚江水把两国的士兵从中截断,各占一边。

卫青山说:“此战大捷,将士们打了两天两夜都累坏了,要追击西昌兵也得先把桥修好,或者绕路天云峰。”

沈若锦点头,立刻传军令,让十几万大齐将士就地扎营休整。

所有人都需要休息,进食。

她跟将领们一道商议过作战事宜,吃过火头营做出来的大锅饭,回到主帐就睡了过去。

秦琅先前见她被敌军刺伤了肩膀,拿着伤药入帐,就看见她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连盔甲都没脱。

手里还握着落月关的舆图。

肩膀的伤血淋淋的,把她的红衣染得更深了。

秦琅放轻脚步走过去,想帮她脱掉盔甲上药治伤,手刚伸出去,就被梦中惊坐起的沈若锦扣住了。

她甚至困得睁不开眼睛,但防范敌人是本能反应。

秦琅没还手,任她这样扣着,哪怕她用的力道很重。

扣得生疼。

“是我,秦琅。”他低声说:“你身上有伤,我给你上点药。”

沈若锦又累又困的,已经顾不上身上这点伤了。

况且,军医少,伤兵多,她忍忍就过去了,不必麻烦军医。

但伤口疼也是真的疼。

她听到秦琅的声音,顿时放下了戒备,“哦”了一声,又倒头睡了过去。

“盔甲还没解。”

秦琅把伤药放在桌上,颇有些无奈道。

沈若锦睡意正浓,动都不动一下。

秦琅俯身,脱掉她的盔甲,低声道:“我为将军解战袍。”

沉入睡梦中的沈若锦隐隐约约听到了这么一句,这话像是在哪听到过……

我为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沈若锦睡意深沉,心里都忍不住想:秦琅这人真是……

秦琅看她困得很,也没再多说什么,把沈若锦抱上床,卸去盔甲,又解了衣带,只余下一件抹胸。

帐内生了火炉,比外头稍微暖和一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