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片辣椒,种的时间间隔太长不太好。
卿孟祝干脆每人每天两百,在镇上请了三个大姨帮忙种。
大姨们比他熟练多了,仅仅用了大半天时间,就将三亩地种得差不多了。
卿孟祝没经验,下的辣椒苗比较多,快种完三亩地时还剩很多,大姨们看完之后说还能再种两亩。
他连忙加钱插了个队,请镇上的师傅下午过来犁田,又犁了两亩出来,拌好底肥,种上辣椒,最后一共种了五亩地的辣椒。
进入五月以来,一直在陆陆续续下雨。
卿孟祝家种辣椒倒是赶上了好时节,细润的雨丝飘下来,他家的辣椒种到新的田里之后,叶子很快变得墨绿,茎干蹭蹭地往上长,短短几天又窜高了一截。
他去田里巡视,感觉成活率应该不成问题。
正如那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下雨的时候大家还不觉得,等一放晴,最高气温飙到三十多摄氏度,天一下就热了。
天一热,地里的作物又蒸腾得厉害。
卿孟祝早晚都要给辣椒浇水,要不然叶子容易蔫。
他刚开始那两天用水桶浇,反正河就在旁边,也不用挑多远的水。
等浇了两天,他实在受不了每次都要花几个小时候连浇五亩地的日子,干脆买了个抽水机,直接抽河里的水,连上水管,对着辣椒地突突浇,总算轻松了一点。
用抽水机能连好几个规格的水管,辣椒苗小,他用水雾模式,倒比直接用勺子浇好,起码不至于将泥土冲得乱七八糟。
种莲的池塘就在辣椒地附近,卿孟祝照管辣椒的时候,也会去池塘巡视。
随着莲长高,他慢慢往池塘里面补水,让水位线始终保持在莲叶之下。
这天,他到池塘边巡视的时候,看到水面上浮着的翠绿莲叶,忽然感觉不对。
他的莲叶怎么不像之前一样圆润完整?
叶子上那些缺口——该不会生虫了吧?
卿孟祝第一次正儿八经地从事农业,也判断不出来这情况严不严重。
他看了一眼,立即脱鞋子卷裤脚,下水里去看。
池塘底部有二十厘米左右的淤泥,现在又有了半米多深的水,他一下到水里,水就淹没到了他的大腿。
淤泥诡异的触感和水的浮力让他一脚深一脚浅,走了好几步,差点摔到水里去。
站到池塘里看,莲叶的情况更加清楚了。
叶子上确实有不少缺口,不知道被什么虫子啃咬了。
这么好的莲叶,他之前都舍不得卖,现在却被虫子啃了。
卿孟祝盯着莲叶,感觉到了浓浓的心疼从心底涌上来。
太浪费了!该死的虫子!
他捏着莲叶翻来覆去看,没看到虫子,倒是被叶柄的小刺弄得麻痒。
莲叶被咬得不算严重,却也不算什么小事。
他从口袋里摸出手机对着莲叶扫描,商城助手没给相关提示,他一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咬的。
卿孟祝在池塘里转了大半圈,终于发现了莲叶背面趴着一些虫子。
这些虫子看起来有点像菜青虫,肥嘟嘟,软绵绵的,他倒是不怕虫子,只是一翻莲叶突然看到好几只,还是不免起鸡皮疙瘩。
他在池塘里转悠,村里好些人都看见了。
谭文磊干完活特地过来,站在塘坝上问:“孟祝,你干嘛呢?”
卿孟祝好不容易见到有经验的农户,连忙摘了一片莲叶,托着虫子过来:“文磊叔,你来得正好,快帮我看看这虫要怎么治?我的莲叶上好多虫。”
谭文磊蹲下来:“我看看——好像是斜纹夜蛾?”
卿孟祝看他皱着眉头的样子,忙问:“不是菜青虫?”
谭文磊:“跟菜青虫有点差别,斜纹夜蛾比菜青虫危害大。”
卿孟祝掏出手机,直接上网查菜青虫。
等图片加载出来,他看了看图片,又看了看莲叶上的虫子,发现这虫子确实比较像斜纹夜蛾的幼虫:“还真是。这虫要用什么药啊?”
谭文磊:“好多农药都能治,糖醋液也行,等会你去农药店问问。”
说着,谭文磊看着卿孟祝家的池塘,疑惑道:“我怎么觉得你家的莲叶受灾格外严重?隔壁的塘和田没那么多虫啊。”
他不提,卿孟祝还没注意到。
他这么一说,卿孟祝也发现了:“我家的莲叶好像确实被咬得格外惨。”
谭文磊:“对吧,隔壁种的空心菜、红薯叶、小苋菜都没那么多虫子。”
卿孟祝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了一下。
该不会他家的莲品质好,所以格外招虫吧?
第11章 上门的客人
莲长了虫,卿孟祝特地用商城助手扫了一下,期望能得到更多的信息,要是能卖就更好了。
可惜,商城助手判断这不是商品,拒绝给出提示。
卿孟祝只能失望地自己想办法了。
虫害刻不容缓,卿孟祝回家查了资料,又去镇上问了农药店的人。
综合考虑之下,他选了一种名叫“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低毒微生物源杀虫剂,打算给两口塘喷药。
这种杀虫剂是专门针对斜纹夜蛾的病毒,不会破坏环境,也不会危害人类、家畜和鱼鸟等生物,不像其他农药,会连别的生物一起杀死,缺点就是价格比较贵。
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得傍晚或阴天用,随配随用。
这天傍晚,卿孟祝特地等到太阳落山了,才背着农药壶,一脚深一脚浅地翻着莲叶,喷洒农药。
斜纹夜蛾幼虫喜欢躲在莲叶背面,他得翻过来,才能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