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曦蹲在旁边:“那是不是要种什么藻?我看你们家池塘去年好像种了。”
卿孟祝:“对,要在回形沟里种一批轮叶黑藻,不过不用太多,那玩意自己繁殖得很快。轮叶黑藻可以给青虾补充一点口粮。”
回形沟就是挖在稻田和茭白田四周的深沟,那是给青虾躲避天敌用的,此外也可以给它们避一下暑。
现在还没到盛夏,田里的温度不算太高,青虾直接在浅水区活动也可以。
要是到了盛夏,最高温度甚至能达到40℃,到时候肯定需要深沟,不然水量不够,水温快速上升,甚至能将青虾低温慢煮,直至煮熟。
卿孟祝把西瓜的种子种下去,又拿桶去水井那边挑水。
他按下电动按钮,水泵将清凉甘甜的井水抽上来。
赵和曦跟进跟出,一直跟在他后面。
看他抽了井水上来,赵和曦探头看了一眼:“直接给西瓜种子浇井水呀?那温度会不会低了一点?”
井水冬暖夏凉,现在就到凉的时候了。
卿孟祝:“没事,我稍微放一放再浇。”
赵和曦:“哦,那也行。那我们接着回来说虾,你们要是周末才将虾转移到田里,那这两天是不是有空?我之前跟你说的柿子树,现在我们去选了吧。”
卿孟祝忙起来还真把柿子树给忘了:“你找了几家备选的果园?”
赵和曦:“原本找了三家,最近又找了两家,分别是软柿、脆柿和火晶柿,我还发调查问卷了,会员们选火晶柿的比较多,市面上的火晶柿价格也比较高。”
卿孟祝闻言便道:“那我们就选火晶柿好了。”
赵和曦:“没那么容易,火晶柿的价格比较高,果苗的价格也高,而且市场上的果苗良莠不齐,我分不出来,得靠你出马。”
卿孟祝笑笑:“行,那我跑一趟。”
第173章 人院子里的柿子树最好
火晶柿子的原产地在西北,最近几年,这个品种的柿子很火,他们这里也引进了不少,藤城周边就有好些种火晶柿子的果园。
卿孟祝跟赵和曦开车过去果园考察,走了好几个果园,柿子树的品质都是“良品”,离“良品+”都差得远,更不要说“精品”了,这些果园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比较低。
卿孟祝对上午看的柿子树不满意,赵和曦也没办法:“要是这些果树你都不喜欢,下午我们只好去山里看看了。”
卿孟祝:“山里种柿子树的人多吗?”
赵和曦点头:“多,基本每个村都有果园。柿子树本来就适合种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藤城临近城区是平原,不适合种柿子。”
卿孟祝:“那我们就先看看,我先跟春晰说一声。”
赵和曦开着车,嘟囔道:“第一时间报备啊?你们可真够黏糊的。”
卿孟祝才不管他的嘲笑,报备了之后又查了地图:“我们到山里的小县城吃饭吧,就到路边吃。”
赵和曦:“我都行,不挑这个。”
卿孟祝重新设置了导航的目的地,打算先去吃午饭。
结果车开到一半,卿孟祝看到路边一家院子里种植的柿子树,忽然说道:“你停一下,路边的柿子树好像挺不错的。”
他们的车正开在乡道上,想停倒是可以随时停。
赵和曦找了个稍微宽阔的地方停了下来:“谁家啊?”
卿孟祝伸手指向斜后方:“就那边一家,刚刚在车上看,也不知道看错了没有?我们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赵和曦嘿嘿笑了两声:“你现在找果树倒是方便。”
卿孟祝下车:“去问问,又不会掉一块肉,能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两人下了车,往卿孟祝说的院子走。
他们还没走到地方,院子里的看家狗先吠叫起来,叫得非常大声。
院子里有一个老爷子走出来:“谁啊?”
赵和曦笑着说道:“我们是外面过来买果苗的,看您家的柿子树好,过来看看。”
老爷子一下就得意了起来:“嘿,可真会找,我们家这柿子树是十里八乡最好的柿子树,柿子结了的时候,大老远都有人过来拍照。”
赵和曦顺势提出请求:“你们家的柿子树确实好,我们能进来看看吗?”
老爷子打开大铁门:“进来吧。阿旺,别叫了。我们家阿旺拴着,你们别怕。”
卿孟祝和赵和曦走进院子。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不过收拾得很干净,四周整整齐齐,基本看不到杂草和杂物。
院子的一角拴着一只黄毛田园犬,小狗长得挺好,眼睛圆碌碌的,看着很有灵气。
卿孟祝看着小狗,手有些痒,不过到底克制住了,一来去摸陌生的狗不太礼貌还容易被咬,二则去摸了陌生的狗,晚上回家肯定要挨护卫和护法汪汪,两只小家伙还会拿屁股对着他。
卿孟祝过去看院子一角的大柿子树。
他们看惯了矮化的果树,很少看这种高十多米的柿子树,看柿子树还得仰头。
卿孟祝看着长满了叶子的柿子树:“老爷子,你家这柿子树种了多少年了?”
老爷子:“怕有五十年了,我们刚结婚那会,我老伴种下的。”
卿孟祝摸着柿子树的树皮:“那可真够久的,这些年来,你们没少细心打理这棵柿子树吧?”
老爷子:“对,都是我老伴打理的,修枝、施肥、浇水,早些年我们腿脚还灵便的时候,要用梯子架到树上去把上面多余的枝条砍下来,现在倒不行了。”
还有修枝的习惯?卿孟祝心头一动,想问问能不能把这部分枝条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