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高楼(104)
这么大年纪,还干重活,江宁叹声气,自觉去帮忙。
饮料箱重量忽然变轻,老阿婆看到江宁,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很轻松抬起她艰难才挪动的箱子。
“那,搬那里去,堆门角边上。”熟人脸了,老阿婆不客气地指挥。
五箱饮料,江宁这么来回两趟给搬全了,他拍拍手上灰,问老阿婆,“还有要搬的吗?”
老阿婆摆手,“没有了,现在生意不好做,卖不动那么多。”
她坐进报亭的高凳,从摆台上挑了一瓶水,递给江宁。
江宁抓起一看,笑道:“这次这么好啊,是饮料。”
“要过期了,丢了也是浪费。”老阿婆无所谓的语气。
江宁笑笑,瓶身一翻看瓶盖,上面喷码生产日期:20190605。
明明才生产不久。
老阿婆开口:“要坐会吗?”
“不了,我问个事就走。”江宁将饮料放一边,双臂搁摆台上,上身前倾。
江宁这姿势随意极了,老阿婆看着,想起以前常在她这买水的学生孩子们,打完球也是这样一窝蜂地围在摆台前。她问:“什么事?”
“你记得99年那次山火,烧到卞水山了吗?”
老阿婆印象特别深刻,都不用回想,立即道:“你说咧,烧了几天,能不烧过去吗?”
“明白了。”
江宁拿上老阿婆给的饮料,道别后,开车去了宁州县消防大队。
在路上,江宁的脑海里一直闪过父亲失踪前的一些片段:
自从江然说过茆村可怕之后,每次进山采药回家,江宁都会发现他衣领里,头发里,或多或少的小黄花。那是香樟树的花,在他身上出现的概率,充分验证了他进山的路途有香樟树林。
江然失踪前进山,也是宁州县与龙州县相接的方向,再过去就是卞水山。而99年清明的火灾,连绵几日,烧过了卞水山,老阿婆说那时漫天都是香樟树的味道。
江宁很难不怀疑,江然的失踪极大可能与此次山火有关,他或许被困死,或许被烧死。
而茆村位于卞水山山脉,茆七于99年被收养,这之中失踪、火灾、数个时间点,巧合得不像话。也不排除一个可能,江然因为某种原因变成刘献金,重回现世。
很快,车抵达消防大队。
江宁表明身份和来意,是一位文职人员接待了他。
文职人员迎江宁进档案室。
档案室外边是办公区,一门之隔的里面是储存案卷资料的地方。
“你先坐会,我去找找。”文职人员让江宁随意些。
“好,你忙。”江宁找张待客椅坐下。
没多久,文职人员就回来了。
二十年前的案卷资料不好查,但这起山火每年都被当作警示提起,边防安全重之又重,避免重蹈覆辙。
“案卷资料在这里。”文职人员拿给江宁。
“谢谢。”江宁接过,掂在手中不厚的一本,翻看完,火势起因及伤亡人员不够详尽,经济损失在录寥寥几行。
文职人员看出江宁的疑惑,说:“这起灾害事故之所以详略不尽,是因火势起在深山老林,无从追溯,当时火灾过处渺无人烟,所以人员伤亡不多。”
至于经济损失,更好理解,无人烟嘛,损失的就是一些树木庄稼而已。
江宁问:“以前山里也有村落集居,这场山火连绵,那些村子没受影响吗?”
时隔多年,文职人员年纪轻,也不太了解,只能按自己的理解说:“我们这边防城市,因为一些政//治原因,经济发展缓慢,人力和设备不足,没有应对这场超大山火的能力,当时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所幸火灾后第三晚,一场雨给浇灭了。那些村子应该是没事,有事的话也藏不住,一传开就要被上面以重大事故通报了,但是我入职以来没听说过这些。”
没听说过,那就是这起火灾确实是幸运的伤亡不大。这案卷里没有江然的名字。
当时江然失踪,是在龙州县报的案,因其是成年人,失踪存在个人行为意愿,是以搜查时间并不长,也不够仔细。江宁的新思路是,想看看宁州县这场山火的失踪人员里,有没有江然的信息。
文职人员又说:“你是想查当时的伤亡名单是吗?”
江宁颔首。
“我个人有个建议啊,仅代表我个人。”文职人员低声,“其实可以换个渠道,宁州县不乏靠山吃山的人,当时火灾范围太广,谁也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事,你可以去查火灾前后的失踪人员报案,感觉会有联系。”
的确是个好建议,那段时间江然老往山里跑,兴许认识人,兴许他认识的人察觉到他失踪会去报案。
江宁归还案卷资料,道谢后去了县公安局。
宁州县公安局,江宁记得师弟韦民翔在这就职。微信联络,他今天刚好值班。
韦民翔很快出来接江宁,“江哥,你怎么绕道到这来了?来,我们进去坐。”
“你说呢?当然是查案来了。”江宁跟着他脚步,进公安局大厅。
韦民翔好奇,“你最近手头有什么案件?”
江宁说:“名盛花园杀人分尸案。”
这个案子韦民翔有印象,“哦,前段时间我看到新闻了,挺骇人的,俩女生胆子大手法狠。话说,你们队压力挺大的吧?”
江宁“嗯”地点头。
多的就不问了,韦民翔清楚案情保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