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371)

作者: 我也曾是村花 阅读记录

济南的王婶,刘婶和老妈也有份。郭婶也得送一条珍珠项链,儿子还欠人家一只玉手镯呢!

剩下的该卖就卖掉,留太多也没用,她空间里还有几十颗美乐珠和几十颗硕大的砗磲珍珠。

那些她准备留着把玩,不想打孔串成首饰,她觉得还是纯天然没有加工过的珍珠最美。

陈红还在从日本带回来的鲍鱼壳里发现了六颗不规则的彩色珍珠,也准备留着,看以后能不能加工成什么工艺品。

听说鲍鱼珠更珍贵,做成首饰有些浪费,不如加工成摆件好看。

不过她手里只有六颗太少了,以后还得注意搜集。

她决定以后再从日本弄来鲍鱼都不卖活体了,全挖了晒成干货,顺便找找珍珠。

分完珍珠,陈红又摘了些应季的水果,葡萄、杏子、苹果、梨、脆枣和西瓜哈蜜瓜等水果。

还有肥城桃蟠桃等特种水果,经过空间的培育生长,这些果树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异,个头更大,果型更好,果香味更足。

陈红在空间干完了今日量的杂活,啃了个大肥桃,才出了空间洗漱上床。

翻出手机看了看未读短信,陈红忍不住笑了。

周易:我感觉很孤独,被所有人抛弃了!

周易:我想你了,想于洋了,也想家了!

周易:亲爱的,你干嘛呢?怎么不回信息?

周易:心狠的女人,你不爱我!!!

周易:你又在忙吗?歇歇不行吗?挣那么多钱,累坏身体不值得!

周易:好吧!你先忙吧!

陈红捂着嘴笑了一会儿,她发现周易现在变得和小孩儿一样,幼稚又粘人!

不过这样很好,他越来越有活力了,也越来越接地气儿,让她感觉现在他们彼此间的距离拉的很近。

也不再感觉周易像个大家贵公子似的高高在上,离她的生活很远。

自从确定关系,周易好像走下了神坛,天天唠叨叮嘱她注意安全,注意身体,不要冒险。

还会追问她每天吃了什么,干了什么。不仅聊家里的吃穿住行,连村里的家长里短他也经常询问。

陈红都不能把现在爱唠叨的周易和以前那个严肃一本正经的军官做对比,太魔幻了,根本就像换了一个人。

他们天天短信来回,好像彼此都在身边,心与心贴得很近。

她对眼下的恋爱方式很满意,不远不近,彼此牵挂,也不影响各自的生活工作。

经过这么多天的近距离接触,不仅周易父母了解了她,她也了解了几位老人。

周易没有骗她,他的家人都很开明大度,不是事多的人。

虽然有些贪吃贪玩,但是童心未泯,灵魂有趣,都是很好相处的人。

和他们相处,陈红感觉不到压力。尤其是现在她和彼此间的关系没有挑明,彼此相处特别愉快。

至于以后的事情,陈红表示她没有想过,她想保持现状,不想改变。

等孩子们开学,她又会去济南陪读,跟着儿子照顾他。

要重新在济南开始生活,肯定事情很多,她也想趁着有时间,学点东西充实自己。

她终于过上了前世向往的生活,有钱有闲,还有一副好身体。

她要把握机会,活好这得来不易的一生!

周易妈不知道陈红的打算,这几天除了开蚌挖珍珠,就是找人聊天探听消息。

这天,小豪妈妈刚好来打扫套房,换洗床上用品,老太太积极帮忙,不停的套话。

“小豪妈妈,你娘家也是当地的吧?我来了这么长时间,怎么没见过你对象呢,他在外面上班吗?”

小豪妈妈本来就爱说爱笑,和老太太也熟悉了,说话根本不设防。

“我娘家是隔壁村的,您可别给我们脸上贴金了。孩子爸哪有上班,他在外地打工,就是你们城市人说的农民工。

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地址,哪里有活干,就去哪里打工。

都是卖力气下苦力,也挣不着多少钱。一年活凑手,能挣个两三万块钱,也就够家里日常花销,人情往来的。

要不是陈红开了这个旅馆,我们一家五口,除了种着十几亩山地,全都指望他一个人挣钱花。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除了花销,一年存不下几千块钱。”

“打工可挺辛苦,也没有什么保障,确实不容易!你们怎么不找个厂子上班呢?”

小豪妈妈呵呵笑:“大姨,我们当地没有什么大厂。

有几个厂子招工,光城镇人口都安排不过来,招工、也轮不着我们这些没文化的渔民。”

老太太有点着急,话题怎么越绕越远了呢?

“小豪妈妈,你们怎么都在当地找对象呢?好像你们村里就陈红一个外地媳妇,这是怎么回事?”

小豪妈妈:老太太咋还关心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习俗呢?

不过人家问了,反正她上午也没有别的活了,也就耐心的和老太太讲古。

“我们农村人,也没怎么上过学。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能上完初中的都很少。

女孩子上完小学,会写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十三四岁家里就给订了亲,一般也都是附近的几个村互相结亲。

毕竟都是村里的老户了,亲戚连亲戚,都知根知底。

订了亲就是有主的人了,到了年龄就结婚,一辈一辈的都是这样过的。

陈红她是例外,不过我听说她和于洋爸爸也不是自由恋爱,也是于海托熟人上门求亲。

换了好几个媒人,说了好几个月,这门亲事才成。当年有好日子,赶在腊月里就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