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407)
一大群人围坐在一起,先啃骨头吃肉,最后才吃面条喝羊汤。
餐桌上七八只胳膊不停的忙碌,各自寻找自己喜欢的蘸料调味。
关涛面前已经摆了一堆啃干净的羊骨头,正在美滋滋的往嘴里吸溜着宽面条。
“还是这样吃羊肉痛快!以前看到电视上播放内蒙草原牧民们的生活,我还在想,什么时候有机会,我也去吃吃手把羊肉。
在北京吃涮羊肉哪有这样吃纯羊肉痛快呀!
今天晚上,我最少也得吃了两三斤羊肉,是我吃羊肉最多的一次。”
小芸也享受的喝着羊汤说:“我感觉这情景有些像小时候,年关家里炖杀猪菜。
一人一大碗让人敞开了吃,大锅柴火灶炖肉就是香!
到什么时候我都忘不了,小时候每年年关炖的那锅杀猪菜!
那时候年纪小,平常吃不到什么好东西,天天扳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盼着过节过年家里做好吃的。
现在想想,那时候真馋呀!整天光惦记着过年吃好吃的,添新衣裳。
不懂大人的辛苦,姐你还记得吗?咱爸每年都干到腊月二十七八才回家!过完初五就出门,十五能在家的时候都不多。”
陈红点头,咋不记得?她爸正月十五前要是不开工,就在家里坐不住,老早就开始往地里推粪。
不干外面的活,也不能闲着,地里的农活也得提前干完。
反正十五以前都得把栏里的粪都运进地里,天一化冻她妈就带着她们兄妹三个去地里砸粪撒粪。
她爸是外面有活干外面,外面没活回家干农活,家里的劳动力,是不会让自己闲一天的。
要不说陈红心疼她爸呢!他爸这代老人真不容易,起早贪黑的真没少下力。
老了老了,还闲不下来,一直干到实在干不动才罢休。让他闲下来休息,他还操心儿女,生怕孩子过不好。
想到老爸陈红叹了口气,老爷子现在还在济南打工呢。
自己家的装修干完他也闲不住,前两天打电话说是又接了一家装修活。
给他转钱他也不要,这不,干完活,老爷子把花剩下的钱又全给她转回来了。
陈红说算是给他的工钱了,老爷子却说给自己闺女干活,没有收工钱的说法。
弄得陈红心里上不来下不去的,送钱给他还送不出去了!
第243章 客人们回京了
陈红对老爸是真服气了,这老头儿一辈子活的是真明白!
和谁都分的清清楚楚,自己闺女的光也不沾一分,简直让陈红哭笑不得。
在她爸的观念里,孩子给他买吃的穿的都行,可钱财方面,除了年节礼他收个千儿八百的过节红包,其他的是一分不收。
去年来威海,要不是待的时间太长,影响了家里的整体收入,老爸也不会收她给的工资。
现在,家里给哥哥买了车跑出租,让他有了正经收入,日子过的也没那么紧了。
这不,老爷子是说啥也不再收闺女给的钱了,用闺女给的钱,给儿子买车,他有些过意不去。
想方设法的给闺女装修干活补偿,多给闺女出些力,也许他才能感觉心里安心踏实些吧!
对老爸,陈红是心疼的!虽然老人没什么文化,却是谁都不亏欠。一辈子实实在在的待人,本本分分的过日子。
对待三个孩子都是掏心掏肺的好,挣的每一分钱都花在老婆孩子身上了。
陈红心心念念的就是让老爸拥有一张属于他自己的存折,让他有随意支配的零花钱!
这个心愿马上就能实现了,她和于洋去济南生活,就能把老爸带在身边,多照顾照顾了。
吃过羊肉,隔了两天,小芸她们也要回北京了。
陈红已经给她们每家都提前快递发走了几十斤的鱼干,贝肉干,虾干,野菜干等土特产。
临走的前夜,陈红又给了小芸和金园长一大盒珍珠,拜托她们去金园长妹妹的珠宝店里订做首饰。
花样款式她们可以自选,反正也不是用来卖钱的。
不论啥样式的,她们几家人分分,都是自己人佩戴,自己喜欢就好。
选剩下的都算陈红的,她以后留着送人或者自己平时戴着玩,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陈红还要给小芸打十万块钱的加工费,却被金园长和关夫人拦住了。
“既然你不拿我们当外人,珍珠全由你出了,加工费就由我们出吧!
反正也没有多少钱,比起你出的珍珠,这只是一点点小钱罢了。”
朋友之间相处就讲究个有来有往,金园长和关夫人既然这样说了,陈红也就由着她们去了。
陈红和二虎叔开了两辆车去机场送客人,看着飞机从停机坪起飞,直入云霄,她才松了口气,和二虎叔一起回家。
再过两天,她和儿子也要去济南了。虽然还没到开学的时间,她也得带于洋早去几天做好开学的准备。
陈红利用这两天的时间,把家里的卫生都彻底的打扫了一遍。
把被罩拆下来,和床单一起洗干净收起来,被子也都暴晒了两天杀菌。
又去果园浇了一遍地,确保梨子正常生长灌浆。玉米、花生还得二十多天才成熟,也不知道她能不能赶上秋收。
不过收梨子的时候,她一定得回家,至于照顾于洋,不行就让老爸或是刘婶替她几天。
回到济南,她也不愁没人帮忙。刘婶王婶都已经退休了,替她照顾下孩子,短时间内还是没问题的。
晚上陈红吃完晚饭,带着于洋一起去了前院旅馆。
正好大家也都吃完饭了,陈红凑过去边帮着收拾边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