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608)

作者: 我也曾是村花 阅读记录

不但如此,陈红把四根延钓绳全部收完后,还用船上的卫星电话给水产繁育公司打了电话。

告诉他们自己捕获了两条野生的成年黄唇鱼,让他们立即携带专用设备,把这两条活体标本带回去。

陈红把甲板上收拾干净,活鱼都已经放进了活水舱,凶猛的海鳗都放进了大水箱。

鲅鱼、斗鲳等出水就死的鱼都放进了冷冻舱。延钓绳整理进筐子里,固定在甲板角落。

一切收拾妥当,陈红接替了老爸,开船去接老妈娘仨。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接了老妈上船,老妈还不想走,正在这时,二妮醒了。

小丫头在船舱里醒来,一看身边没人,发现又是陌生的环境,喊了两声奶奶,没人答应,就吓得放声大哭。

“哎哟,妈,你宝贝孙女哭了,还不快去哄孩子。

都四点了,咱得赶紧开船回家了,不然天黑前赶不回去了。

没玩够,咱们下次放暑假再来,到时候时间够多,咱晚上住在船上,多在海上玩几天。”

陈红连哄带骗,让她妈赶紧去弄孩子,“妈,先带二妮上厕所,别让她给我尿床上了。”

第415章 惊现鲸鱼群

陈红妈没好气的对陈红说:“说的我这么大年纪的人,有多贪玩似的。

我那意思是多采些海带咱再走。你看看,这海带长的多好呀!

又厚又宽又长,在咱济南可买不到这么好的海带吃。

这玩意带回家晒干了,可经放了!

吃的时候一泡,不管是炒着吃,炖着吃,还是凉拌小菜,都特别好。

你不是说回家做素锅吗?咱家人都爱吃,家里有大锅,到时候实乎乎的焖上一锅,给亲戚邻居都分分,且能吃两天呢!

我们娘仨提不动,只割了两根,你再去割他一大捆。

船又不怕压,空着船回去也是浪费油,反正咱回家也没事,早家走晚家走有啥嘛!

这都是钱呀!你这日子过好了,我看你这两年都飘了,忘了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的困难了。”

陈红被她妈念叨的脑袋疼,默默算了一下时间,回去不用边走边停找钓点,一路快速航行的话,最多三个小时就能回到家。

叹了口气,陈红只好妥协了,拿了把镰刀上了岛,选长的最好最厚实的海带割了起来。

海带属于亚寒带藻类,营养丰富,对预防癌症相当有效,更是补碘的主要食材,曾为人类预防大脖子病做出过突出贡献。

在北方种植量很大,但是南方温度比北方高,不适宜海带生长,却是稀罕食材。

这玩意最长能长至五六米,宽度能达三十公分,一根大海带重达四五斤,在北方沿海,一点儿不稀罕,新鲜海带才能卖两毛钱一斤。

陈红弯着腰,呼哧呼哧割了一大捆,掂了掂足够一百来斤,捆起来挟在胳肢窝里,就回了船上。

老妈已经把二妮弄起来了,正在船舱里揽着孩子让她喝水。

看到大闺女割了这么大一捆海带回来,笑着点头说:“这海带长的多好,也没人管,没人问的,要是离家近有多好,我会天天来割。

这玩意比庄稼长的好,不生病不长虫,不用搭一分钱本钱,都是白得的。”

陈红把海带往甲板上一扔,撤回木板。对她妈说:“也就是你这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才稀罕这玩意。

一斤才值五毛钱,割这一大捆百十斤,还不顶一条斤把重的鲈鱼值钱。

这不是找累嘛?有这个力气和时间,随便在近海钓条鱼,都能买一大车干海带。

既不用往家背,也不用找地方晒,又省时又省力,还不用弄得一身埋汰!”

陈红开船往回开,她看到老妈牵着孩子,硬拉着陈红爸走上甲板,指着孤岛周边成片成片的海带。

褐色的海带又宽又长,在海水中漂荡。

可惜的说:“老陈,你看这老些海带,就在这里荒长,也没人来采。

小红还嫌弃不值钱,我让她多割点儿回家,她还和我劲儿劲儿的。

五毛钱一斤也不少了,多少是多呀?咱种季玉米,忙活半年,又得花钱耕地,又得花钱买肥料,又得花钱浇地。

累死累活没白没黑的伺候庄稼,玉米晒的嘎嘣干,才能卖一块一毛钱一斤。

你闺女现在手里有俩儿钱,越来越不知道日子咋过了。

你看看,这些海带要都割回去,两三万斤打不住,就是卖五毛钱一斤,都卖出去也能收入一两万。

这可是白捡的钱啊,这么多钱都看不上眼,你说你闺女现在狂成啥样了!”

陈红爸望着满眼的深褐色大海带自由自在的在深蓝色的海水中轻轻摇摆,像是旧社会小脚老太太的裹脚布。

虽然不咋好看,却生长旺盛,铺满了孤岛边的整片海域。

也难怪老伴舍不得离开,这都是钱呀!全都舍弃,他看着也心疼。

像他带着老少爷们儿干装修,六七个人灰头土脸的干一个月,才能挣一万多块钱。

还不如来这里割海带呢!

要是有五个人,一天时间就能把这些海带全收回去,足够顶他们一个月赚的了。

不过他又想到下午闺女钓上来的大鱼,不说那黄唇鱼了,就说那啥瓜子鱼,啥大石斑,一条鱼就能卖上千块。

他大致算了下,不说那些他不认识的鱼了,就只他认识的那些鱼,全卖出去,闺女最少也能收入五六万。

还有那两条黄唇鱼,具体值多少钱闺女没说,虽然不能卖,可也价值一套房。

一套房啊!不说别的城市,就济南的普通小区,现在的一套房也值三四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