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139)

作者: 羽春 阅读记录

姚夫郎哪里肯要肉包子?两个包子十文钱,跟肉馅饼一个价。太贵了!

陆柳让他拿着:“我哥哥做的,你得尝尝。吃得喜欢,下回去县里,就照顾照顾他的生意。嘿嘿。”

姚夫郎惊讶:“你哥哥开铺子的?”

陆柳简单说了,早上就吃了十个包子,中午的炖菜得有一斤肉,下午走的时候,又给他装了二十个包子带上。

姚夫郎:“……”

以后谁敢说这二十两聘礼花得不值啊,这是娶夫郎吗?这是娶金疙瘩!

他心情早都好了,大强回家给他买了肉馅饼吃。他一个人吃了一整个,一口都没给大强。把大强馋得不行,跟他说了一箩筐的软话。姚夫郎高兴。

他拿了包子,随手翻开画册,笑容僵了一瞬,然后又笑起来,笑容更盛了。

“陆夫郎,你真是,哎,你对我没得说。我正愁怎么造小人呢,你给我送这个,我记你的好,你先回吧,我要上炕睡觉了!”

陆柳:“……”

对比苗小禾,姚夫郎真是……真是敢说啊!

他心里也热乎了,姚夫郎这种有经验的人,都认为这书有用,那他研究研究,也能早点怀上吧?

他匆匆离开姚夫郎家的小院,到了外面,跳上骡子车,甜蜜蜜挽着黎峰的胳膊,“大峰,大峰,你说我们怎么这么忙啊?东一家西一家的,还要不要睡觉了?这大冷的天,人能不睡觉,还能不上炕吗?”

黎峰听得乐不可支:“姚夫郎跟你说什么了?”

陆柳对着他,没什么好瞒的:“姚夫郎要去造小人了。”

黎峰跟他讲:“我们不要比。”

陆柳哼哼唧唧。他当黎峰累了,今天不吃鸡了,回家烧水都气鼓鼓的。

黎峰热了炕,又在屋子里放了炭盆。

造到兴头上,被子盖不住,热汗见了冷风,就容易着凉。他还好,陆柳受不了。

晚上泡脚,陆柳挨着炭盆,感到热。

他踩着黎峰的大脚,跟他说:“我长这么大,就今年的冬天不觉得冷,之前是感觉好暖和,今晚的屋子我都觉得热。”

棉衣都穿不住了!

黎峰任他踩着,问他累不累。

陆柳累。他以前出门少,体力是干家务活练出来的,今天来回奔波,他吃饱了,身子乏,回家泡泡脚,瞌睡虫就在叫唤。

屋里暖,炕又烧上了,他现在好想躺下睡觉。

反正黎峰今晚不吃鸡。他要睡觉。

黎峰说好。

夜里睡得早,清早就醒得早。

醒来被棍子挨着,陆柳总不不习惯,会用手去推一推。

黎峰抓他的手,亲他一会儿,下炕拨拨炭盆,回来请陆柳吃鸡。

太阳冉冉升起,带来清晨的燥热。

炭盆里热气升腾,炙烤着劳动的汗水。

陆柳歇了一晚,早起精神好,吃了三次鸡。饱了。

第47章 考状元

陆杨目送陆柳夫夫俩走远, 在大道上站了会儿。

提前回家,意味着早早收工,手上落了闲。

他不大适应, 目光在大道两头瞄。

大道两侧多荒地, 两场雪过后,还有枯黄的杂草在泥地上胡乱躺着,大片大片,瞧着枯败灰暗,让人心情不好。

东西两头的道上许久没人经过, 就连侧边的村口小路,都好久没人出来。

和县里不同, 村落属于群居,一堆人挤在一个窝窝里住着, 嘈杂吵闹,一家有事百家闻,不得清静。

离了村子,又过分清静。哪怕就离开这么点路, 都没人在耳边说东家长西家短。如果在县里,就走到哪里都是人。

一边是聚着吵,一边是散着吵。

陆杨还是想去县里, 他更适应县里的生活。各处都熟悉,挣钱也方便。

又往东边遥望一阵,没见着驴车回来, 他就转道回家去。

难得回来早, 他跟婆婆一起做饭。

他嫁到谢家后,忙忙碌碌没停歇,一直没跟婆婆好好聊天, 今天正好说说话。

水缸里又没快没水了,柴火还好,有好些。

谢岩最近跟他一起,成天早出晚归的,买回来的木炭没烧多少,陆杨让婆婆在剪纸、做针线活的时候烧个炭盆取暖。

赵佩兰舍不得。外头出太阳,她就搬凳子在院子里晒晒,都是背对外面面朝里,她怕跟村里人打照面。

要是天色不好,她就坐炉子边。自己吃饭,就不用灶屋的大锅了,随便在炉子上煮点什么吃,火生起来,正好取暖。

他们平常不在家,多劝几句,赵佩兰也是当时应了,在家还是省着来。

陆杨知道,还得挣钱,挣了钱有底气,花销上就可以松松手。

他接手做饭,让赵佩兰帮着烧火,也在灶前歇歇。

柴火饭已经煮好盛出来了,等会儿再蒸一下,就熟了。

陆杨打了两个鸡蛋,搅散加水加盐加酱油,放到饭上蒸。

他跟谢岩好久没吃红薯,家里红薯却在消耗,想也知道都是赵佩兰吃的。这东西吃多了胃不舒服,陆杨很讨厌红薯。

粮食糟蹋不得,他洗洗切片,沿锅蒸着,一家人一块儿吃,早点吃完算了。再不买了。

家里萝卜白菜有好多,两样交替吃着也会腻味。

就这两个菜,做出花来也是白菜萝卜。陆杨想着,明天买些豆腐回来。

豆腐做菜方便,可炒可炖,可煎可炸,能吃鲜的、嫩的,也能吃老的、腐的,可以做主菜也能做配菜。

他在陈家长大,别的菜色是摸索,是靠着嘴甜各家偷学,豆腐菜就是日积月累练出的好手艺。

自家做豆腐,不用买菜,卖不完的豆腐放放就酸了,家里吃吃鲜豆腐,余下再做点儿豆腐乳,怎么都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