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143)
大堂东西两面,有坐诊的郎中。通常只有一个郎中在,今天东边看,明天西边看,病人特别多,就东西两边同时开诊。
冬季冷,很多冻病的人,今天东西两边都开诊了。
陆杨在县里过日子,有经验,他早上出门带了棉帕来,排队的时候,给一个谢岩,他拿一个,两人都捂着口鼻。
谢岩对医馆还算熟悉,有段时间,他经常来医馆抓药。
那些记忆太深刻,到了医馆门前,他话都少了。听陆杨的话,用棉帕捂住口鼻,另一只手始终紧紧牵着陆杨。
许是沉默让他不安,他跟陆杨说:“你别怕,我喝过药,要是尝味儿,那肯定是苦的。你到时候就捏着鼻子大口吞到肚子里,一口气灌完,然后抓紧漱口,再喝点糖水。蜜饯不管用,舔出一点酸甜味儿都裹着苦。”
陆杨笑了,“为什么我要喝药?”
谢岩愣了下,也笑了。
“对,你不喝药。”
没病就不喝药。
很快,到了他们。
陆杨坐下,把手搭在脉枕上。
人多,郎中看病流水一样,手指往陆杨手腕上一搭,就要提笔写方子。
郎中拿到了笔,落笔之前顿住,回过头又给陆杨摸了个脉。
“哦,你不是风寒。”
这郎中须发皆白,长得很靠谱。
谢岩跟他说:“我夫郎经常肚子疼,他说是笑岔气,您给看看?”
老郎中手指一直没离开陆杨的手腕儿,闻言嗤笑了一声:“笑岔气还用来我这儿费钱?”
陆杨帮着谢岩:“瞧您说的,我夫君疼我不行啊?再说,我们要是懂,也不来您这儿了。”
老郎中让他伸舌头。
陆杨警惕得很:“干嘛?”
老郎中指指他后边排队的人:“不看就走。”
陆杨老实伸舌头。
伸完舌头,又听话解开棉衣,被人摸了肚子。
谢岩的眼神也不对劲儿了。
但陆杨被老郎中摁两下,马上露出吃痛的表情,他就顾不上别的,忙问:“怎么样?他是哪里痛?”
郎中不理他,问了陆杨一串问题。
是胀痛还是隐痛,食欲好不好,会不会吐酸水,平常有没有重压感,吃饭痛还是空腹痛的。最后还问了什么时辰睡,什么时辰起。平时干什么的。
陆杨被他问得心里发紧,说着说着,手心都凉了。
然后老郎中看看他俩,提笔写了方子:“还年轻,能养养,去抓药吧。一副药三碗水,没银子就煎两次,煮六碗。吃一个月的药,再来摸个脉。”
陆杨问他:“什么病啊?”
老郎中只顾写方子,拍桌上就叫下一个。
陆杨不满意。谢岩看了方子,跟他在旁边站着。
方子写得简单,正反两面的字。正面写着几个症状,外邪犯胃,饮食不节,胃脘痛、肋痛、腹胀闷等,又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等医法。
反面写着两个方子,分丸药和水药。
丸药是医馆煎药过后制成药丸,吃起来方便,要等七到十天,也更贵。一贴药三两银子。就够吃一个月。
水药是抓草药回去煎煮,有钱就一副煮三碗水,抓一包药,吃个七天。没钱就煮两回,抓一次药,吃半个月。省钱的法子,一个月要一两银子。再拮据一点,一个月五百文钱。
他们手上没多少银子,折中一下,吃水药,一副药吃七天。
先吃一个月,下个月再看看病情有没有好转,药方换不换。
谢岩趁着病人起身的空隙,抓紧问老郎中:“先生贵姓?我夫郎这个病需要吃多久的药?这药伤身子吗?平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有没忌口的?”
谢岩裹着灰扑扑的长棉衣,瞧着有点体面样,但看不出来是书生。老郎中见他是看完方子才问的话,就让他坐下,跟他再说了几句。
“你夫郎身体亏空得厉害,都是熬干油,看着是治胃,其实是疏肝养心。吃多久的药,看怎么吃,怎么养。平常肯定不宜劳累,非要劳累,那别伤神,硬要伤神,那就花钱吊命。”
陆杨一听,什么不宜劳累别伤神的,穷人身子富贵病,真是要了命。
他今天不想拿药,谢岩抱着桌子不走,把忌口的都问出来,带着陆杨去把第一个月的药抓了。
两人出了医馆,陆杨抿着嘴巴,不想说话。
他心里感动又别扭,还很怕这个病难治、费钱。
要是能治好,那也罢了,老郎中说话保守,怎么都不托底,一个准话都没有。他们现在日子刚好一点点,真的只好了一点点。万一被他拖垮了,陆杨不会原谅自己。
回铺子的路上,谢岩跟他说:“我们一个月一个月的慢慢治,有钱就抓个药,没钱就摸个脉。”
身子不爽,源自银子的压力就更大了。
谢岩怕陆杨忍不住操心钱财,拼命奔波,又跟他说:“铺子就这样开着,有钱抓药,没钱摸脉,再穷咱们就凑合着过。”
他同样的话说两次,生怕陆杨背上重重的包袱,身上的病还没开始治,就得了心病。
陆杨这阵子劳累,身上没养出肉,手腕细细一根,谢岩牵着他,大拇指能跟别的手指交叠好多。
他一时眼热,差点当街哭了。
陆杨无奈,振作起来:“行行行,听你的,有钱就治,没钱就攒,好吧?”
谢岩高兴了。
今天没能去打听山货的价位,夫夫俩去了杂货铺,买了个药罐子,回到铺面,就要煎药。
陆杨拦着谢岩,不让他在铺子里煎药。
“我们铺子是卖吃的,前面客人买吃的,我们在后院煎药。别管这药治的什么病,沾了病气就是不吉利。我们带回家煎,回头找个水囊、竹筒,我在家喝一碗,带一碗到县里,中午热一热,晚上回去再喝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