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161)
什么县里的嫁到山里,这一听就是损话呀。还有什么天天吃肉包子,这不就是酸话吗。娘家有人算什么维护,这都是闹开了放狠话说的。一般小事,娘家不会过去闹的,能劝和都劝了。
他们看向黎峰,黎峰只能依着陆柳的傻性子来:“是的,他们俩很好。”
陈大舅松了口气,是不是真好暂且不提,没得罪人就行。等陈酒回家,他们再好好说说。
话到这里,只剩寒暄。
差不多到时辰,他们就告辞。
出了陈家湾,他们往前走一段,假装是回黎寨,实际是到陆家屯的路口外等着。
陆杨看黎峰给陈老爹和陈大舅的年礼都是两斤鲜肉,给陆家的确实八斤腊肉,感觉不大合适。
“这有什么说法吗?”
黎峰把陆家两个爹去黎寨的礼说了一遍,又是肉又是糖,依着回礼来,他原是准备五斤肉的。
和年礼撞到一起,可以割七斤肉。这一条也就八斤多点儿。他念着陆柳身份不明,惦记家里也不好回来,横竖就差一斤多点儿,拿走算了。
“上回过去认门,就带了点年糕。”
年糕也贵,不过他没拿多少。那时都要卖,各家没留几斤。
陆杨点头,表示了解。
他俩等人不闲着,陆杨教他认字,主要是辨别字卡。
每一样货品外头,他都贴上了红纸,写了名词,他给黎峰念了一遍确认。
然后拿出单字字卡给他,每张字卡上只有一个字,念熟了名词,就可以随机抽字卡来认字了。
山货的字卡,陆杨也拿来了。现在没山货,不好说。
好在他提前排列了序号,让黎峰顺着记就行了。
学认字的时辰过得很快,再等一会儿,后边就传来陆柳的声音。
他真是有活力,老远就喊“哥哥”,再喊“大峰”。
谢岩不甘示弱,也跟着喊“杨哥儿”,但不喊黎峰。
谢岩赶着马车,是马匹拉着的大板车,陆柳坐上面空空荡荡的,能躺下三个他。
车子越近,陆杨跟黎峰的眼神就越不对。
黎峰露出眼馋的表情,要是陆柳,就能辨认出,这是馋吃鸡的表情。是真的馋。
“你们家还有马?”
陆杨则是迷惑:“没有吧?我不记得。”
他们在路口碰面,先不急着换衣服,陆杨换车坐,上了那辆大大的板车。
陆柳不贪恋大板车,黎峰的车上货物多,只能挨着挤在前头坐,他也乐颠颠的,他要挨着黎峰!
人过去坐好了,陆杨臊他一句:“见了男人忘了哥哥。”
陆柳:!!!
他当即就要再坐回大板车,黎峰把他腰揽住,他没能下车。
陆杨也不介意,让他把脸遮一遮。他跟着黎峰一起,就不好露脸。
陆柳应下了,还在嘿嘿笑。
黎峰看他一眼:“过得很开心?”
陆柳“嗯嗯”点头:“挣钱啦!我不是答应姚夫郎,会问问蜂窝的价格吗?早上我忘了,你们前脚走,哥夫的朋友就来了,我们聊了好多生意经,也说了要卖山货。他说他能定一些,平时走礼用。我问他,有蜂蜜的蜂窝要不要,他给开了一两银子!姚夫郎说,八钱就能卖,我这卖了一两!”
黎峰都不忍心拆穿,这分明是有朋友关系在,人家没谈价。
谢岩也跟陆杨说了:“乌平之来了,他还是个好人,我跟他说要借车,他当天就让管家给我送来了,幌子要等等,他说给我们做面好的,工期要个十来天,开年后就能挂上了。”
陆杨也高兴,还捕捉到了谢岩话语里的关键词:“还是个好人?”
谢岩没觉得哪里不对:“嗯,我说什么,他都答应了。和以前一样,是个好人。”
陆杨:“……那你答应他什么了?”
谢岩理直气壮:“答应跟他一起读书。”
陆杨:“……”
算了,以后不计较他家状元郎惦记乌少爷的事了,财大气粗好说话,他也惦记。
他们到了陆家屯,熟门熟路到了陆家那个小破屋子。
院里停不了两辆车,都在院外小路上停着。
一辆马车,一辆骡子车,骡子车还有一车货。真是好家伙。
此时天色晚了,陆柳下车抓紧进屋,没什么人看见他的模样,陆杨跟谢岩没避讳,晚一步进屋。
穷人家省灯油省蜡烛,冬季又冷,晚饭吃得早,天麻麻黑的时候就吃完饭,天色黑透都躺炕上睡了。
他们来得早一些,刚好碰上饭点。
两个爹今天煮了烫饭吃,用青菜煮的。记得陆杨的嘱咐,养好身体,以后不生病,就是帮扶。他们也切了几片肉在饭里。
这顿饭四个人看着都放心,陆柳回来就抱他们,让他俩很不自在。
屋子小,黎峰自觉坐到角落,不然站在中间,谁都要往他身上撞。
他们四个一起回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个爹感动得眼泪汪汪,王丰年更是几次抹泪。
陆柳给他们做了手套,冬天干活可以戴,要是打湿了,就在灶前烤一烤。
“今年来不及做帽子了,我趁着猫冬做好,你们来年直接戴。”陆柳说。
两个爹就看黎峰。
他们是这样想的,黎峰本来只有一个岳家,现在莫名其妙多一个,心里可能不舒服。
黎峰倒是不介意,就当多了一门亲戚。
“小柳一片心意,你们就收下吧。今年没多少料子,都是碎皮子拼凑的,做出来毛色杂,不好看,但暖和。”
谢岩瞅着他们送礼、说礼,悄无声息往陆杨身后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