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248)
十幅画的雕版要八百文钱到一千五百文钱,半刀纸是二百文,十根墨条要二百五十文钱。然后拿回家,他们自己装订。
这些就只能有个三五十本,算少一点,三十本。这种书在书斋里都没叫价,三钱银子一本。黎峰算二钱银子一本,三十本书,就能卖出六两银子。忙活一次,能挣四两多。
陆柳:!!
拿到这个银子,再做些雕版,做厚书和薄书。
雕版到手,后边成本浮动不大,二十页的卖三钱,十页的卖两钱,抬抬价。
差不多把县西四个村子走完,他们手里攒出银子,就可以先把作坊弄出来了。
画册也就在村落里走走,村落里有钱人不多,价钱就这样,抬不上去。
去县里,走街串巷问一问,也能零散卖一些。
长久不行,村落里做生意,一家有了,等于家家有,可以互相借阅,就一些手里有闲钱的小年轻,会在手里留个一两本。
这笔钱挣完,就得看有没有新鲜货。所以后面不多印,先把作坊弄起来。作坊是要紧事。
然后就可以慢慢攒雕版,印出来胡乱装,再去县东头的村落走走转转。
陆柳震惊:“天呢,这么挣钱!”
作坊都能挣出来!
黎峰摸摸他脸,问他:“想挣这个钱吗?”
陆柳“嗯嗯”点头。
既然想,他们就可以再聊聊别的。
黎峰是知恩图报的人。陆杨对陆柳什么样,他心知肚明,真是亲哥哥,简直是追着喂饭吃。
印书能攒出快钱,他拿这个银子,想先弄山菌作坊。道理都有,他细细跟陆柳说。
陆杨之前跟黎峰提过,想要把贵价的菌子集中售卖。
这件事黎峰去跟寨主递过话,通了气。因陆杨最近病着,没什么精神,还没联络外地游商,价钱和数量都没定,这事不好往后谈。
现在他们有了个挣快钱的法子,他就想先把这个事促成,这样两家有来有往的,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稳当。
“我是想着,书是他们给的,我们搭着挣钱,这是好事。酱料作坊的事说起来不急,现在人手都没定,开春有农事,一般人空不出手,刚起步,我们秋冬再起班子立作坊。手里有了银子,我们先在寨子里收山菌,把这个事办成。手里有好货,陆杨再跟别的商人谈价谈量都好说。不然他白忙一场,这叫什么事儿?”
陆柳听得连连点头,心中感动不已。
他在家里说不上话,各处都有人拿主意,大峰待他好,娘也处处和善,愿意教他,总说他可以自己做主,实际上往外拿点东西,他心里都忐忑得很。
尤其是家里刚开始做生意,开支大,他知道投出去的本钱都没回来,更不敢随意取用。
上回好不容易找娘说了拿兔子的事,哥哥又给他还回一个猪肚。他对银子很是渴求。
今晚聊起挣钱,黎峰说起互相扶持,陆柳才拨开云雾见月明,发现两家之间的往来,不仅只有送吃送银的贴补,也能一起做一番事业,都红红火火的。
他往前想想,现在家里卖的山货、菌子、炒酱什么的,也是一起做生意。只是哥哥给的价钱好,抽成又少,陆柳一直觉着他们太占便宜了。
他总说挣钱了怎样怎样,听着像画饼子,可他真是那样想的。有钱了,他拿一些出来,谁都不会在意。他就可以对哥哥好一些了。
原来那条路近在眼前,他之前没看清。
黎峰给他擦擦脸上的泪珠:“怎么这么爱哭?”
陆柳直说感动:“你真好,我好幸福,你跟娘都对我好,我哥哥也好。”
黎峰哄他一会儿,说:“都是好人,才好一处使劲儿挣大钱。你别哭了,我们找娘说事情,印书的事你说,山菌的事我说。”
图册的事,黎峰作为儿子,真是没法跟亲娘开口提。
一个屋檐下住着,经常偷偷摸摸躲屋里不是事。
而且装订书籍,肯定是早点弄完早点挣钱好,不好慢慢摸摸的干。告诉娘是必要的。
等拿了银子,开始大量收山菌,还要娘来把关,再请两个人搭把手。
山菌能挣钱,寨子里的闲人都会上山采菌子。到时家里忙不转。
陆柳也不好意思,想想这件事的好处,他从黎峰手里接过算盘,先把账算了一遍,心中有数,才起身,出去找娘说事情。
黎峰不跟他一起,等他说完印书的事再过去。
屋里的房门都是长木板拼出来的,中间有缝。
陈桂枝没上门闩,让他进。
她就算着这两口子会来找她。
她往陆柳身后看一眼,没见着黎峰,她也不问,让陆柳坐。
顺哥儿独住一屋的好处也出来了,平时说个私房话什么的,都方便。
陆柳把门关上了,眼睛还红红的,一看就是哭过。
陈桂枝目光顿了顿,问他:“大峰欺负你了?”
陆柳赶忙摇头:“不是,大峰没有欺负我,他对我可好了。我来是说印书挣钱的事。”
他沉默一会儿,组织好语言,开口继续道:“大峰问过了,我们也可以印书挣钱。我们这儿有几本画册,唔,就是那种画册。刚才我们算过账了,利钱挺高的,不过大峰说,能卖的地方不多,开始就攒些银子,不贪心,搞些快钱出来,把作坊搭起来。有了空,再买新雕版回来,他抽空去县里卖、去县东几个村子里卖。”
他说着计划,也算钱,成本多少,利钱多少,明明白白。
第一次就三五十本书,他们自己装订,自己在家裁纸、印图、装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