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360)

作者: 羽春 阅读记录

三苗跟王猛当即起身,要追着二骏和四猴打。

黎峰让他们老实点:“小心磕碰着!”

他们立刻哑炮。

对,出门在外,要装孙子。

他们一个个蹲回墙角,等黎峰拿了三张图纸,这掌柜的也不收钱,只求这几个魁梧汉子赶紧走,还他门前清净。

不要钱正好,黎峰白拿了。

花布是第二天去看的,家里还有布,陆杨之前送了很多碎布头过来,百家被都够缝的,黎峰没买布。王猛扯了两种样子的花布,三苗搭着买了几尺。

这头结束,他们出城回县。

离开府城这天,《科举答题手册》第二册开售。

陆杨看见许多小孩子在人群里穿梭叫喊,手里摇晃着书册,听他们说“谢魁首”的新作,突地笑了。

黎峰问他要不要买一本。

陆杨才不买。

“我有手稿。”

出城开始,一路疾驰。

路况依然不好,但他们没有带多少货,不怕翻车了。

来的时候,这条路是陌生的。

回的时候,这条路是熟悉的。

黎峰在途中停靠数次,做了标记。

他的标记在陆杨看来,不叫标记,就扔了几块石头而已。

黎峰告诉他:“这些地段适合藏人,下回过来,临靠近之前就要慢下来,以防被人偷袭。”

陆杨说:“你不该做猎人,该去做个将军。”

黎峰没这个志向。

“我们寨子里有人服过兵役,都没好下场。人头是能被冒领的,拼死拼活苟一条命罢了。”

军功不如科举公正,他家里还需要他,不适合奔这个前程。

陆杨点头不答。

这条路遍地是黄土飞尘,跑一趟都灰头土脸。

多说两句话,满嘴都是泥。

陆杨还说躺平,车上没有货物,他可以躺平了,却根本躺不住。

他想起来他第一次去府城时,他是靠在谢岩身上睡的。

谢岩用身体给他当靠垫,让他舒坦睡了一路。

他想谢岩了。

路上歇脚的时候,陆杨拿弓箭试了试。

他力道不错,可以拉开弓。

箭矢飞出去的速度极快。

陆杨教他们一个成语“归心似箭”。我心如箭。

第107章 回家啦

雨水的威能不可小觑。

六月二十四出发, 他们没带货物的情况下,依然到了七月才回来。

和赶考一样,差不多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他们从东城门进, 进城之后, 往西边走,陆杨路上停歇时,跟他们算过账目,进城就分钱。

谁要换铜板,可以去铺子里换。他的铺子做的小生意, 平常都是收铜板的。

这次刨除杂项开支,陆杨分到了二十八两银子, 黎峰有三十七两。王猛四人合分二十八两银子,每人有七两银子。

要一起做这个生意, 每人再拿一半出来收货。拿了货,再分钱。他们以前合伙打过年糕,都能理解。

进城都是中午了,陆杨怕家里没人, 也先到铺子里看看。

马车他要留下,让张铁抽空洗刷一下,给马喂些好草料。

他们从后门进, 张铁喊一句“东家回来了”,把陆林吸引过来,一看, 果然是陆杨回来了。他眼圈当即就红了。

“回来啦?都好着不?货卖完了?”

陆杨都说好, 让他拿钱,给人换铜板。

“换成铜板,他们回家数一晚上!”

陆林还说引他们进屋坐, 包括陆杨在内的人都不进去。

陆杨还让陆林离他远点,跟他解释道:“我们身上尘土多,你待会儿还要做包子,沾一点灰不得了。改天再聚。”

人不进屋,就在院子里放些板凳坐。

陆林去拿钱,叫石榴拿些瓜果来。瓜果以黄瓜和土地蛋为主,黄瓜洗洗就吃,土地蛋要把外面的灰绿色的皮削了再吃。

啃黄瓜的功夫,土地蛋就削皮切好,几个人又渴又饿,拿着瓜大口大口啃,切好一个,第二个皮还没削,他们就吃完了。

陆杨依然不爱吃太过坚硬的食物,他奔波一遭,胃里翻腾着难受。啃一根黄瓜,吃一牙土地蛋,就接了茶水喝。小包子都吃不下去,见不得荤腥油腻。

铺子里煮了杂菌汤,还热乎着,陆林看石榴忙,让张铁去盛几碗过来。前门就让银杏看店。

他拿戥子称银子,再点数铜板,让他们点点数。

黎峰也要换一些铜板,零散的收货用得着。陆杨铺子的铜板不够,陆林又去隔壁酒铺子问,换了二十两的铜板,放箩筐里,沉甸甸的。

黎峰问陆林:“野味日有货送来吗?”

陆林点头道:“有的,是大强送来的,蛇、兔子、山鸡较多,别的猎物少一些。他说寨子里的人都忙着捡菌子,这都是顺带打的小家伙,将就着卖。”

王猛说:“大强不错。”

要拉大强组队,一起进深山的事,还没跟他说。

这次回来,大家有半个月时间休息,这期间要摆一桌酒,算他的入伙酒。

拿了钱,喝了汤,他们肚子饱了,腿脚有劲儿了,都不在县里多留,起身就要回家。

现在铺子里卖的菜,他们山寨都有。陆杨想送没法送。

黎峰车不走空,不管家中小铺子里缺不缺货,他回来一趟,就把货拿一些。

酒要拿,酱要买,油盐少不了。米面可以缓缓,马上要下新粮了。

他们走了,陆杨在铺子里多坐一会儿,跟陆林叙叙,也回家了。

他走路回去,这一路坐车,把他骨头都颠散架了,两脚落地都发虚,走一段路才适应。

陆林不放心,不好放着铺子不管,就让张铁去送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