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41)
陆三凤就说了句软话:“你看你那俩兄弟像是干活的人吗?”
陆柳更不去了。
咋啦,他家大峰就像干活的人啊。
他性情终究是温和的,觉着陈家这样不长久,回村了,就要照着村里的日子过,自家不劈柴,那就要买柴火。
他就跟陆三凤说:“那你们就买柴吧,冬天还长着呢。”
陆三凤被他气到了,手指在他脑门连着戳好几下:“你是翻了天,还想教我怎么过日子?”
陆柳捂住头,什么话都不想跟她说了。
他从前被欺负,都是跑得快快的,在陈家也没法跑,他就想早点回黎寨。
他直接问:“家里还有多少豆腐?”
陆三凤顺着话就答:“今天新做了两板,早上卖了些,还剩一板多。”
陆柳要一板。
陆三凤还以为他要买,结果陆柳是要白拿。
陆三凤气得连声骂他:“白眼狼,胳膊肘往外拐,家里过的什么日子你不知道?回来连一顿饭都不想做,说了你爹想吃你做的包子,面粉都不愿意碰一下,张口就要一板豆腐,你把黎家当家了是吧,黎家人赶你的时候,你别来求我们!”
陆柳真是怕她,怎么是这种急脾气,话没两句就急着骂人,他也是被骂怕了,只敢小声嘀咕:“你也没回娘家啊……”
他反正只听两个爹惦记姑姑,没见姑姑回过陆家屯。
以前他以为是父亲惦记妹妹,现在却懂了,是两个爹惦记被姑姑抱走的孩子。
陆柳不知道,平平无奇的大实话才最戳人心窝子。
他又把陆三凤气炸了。
另一个屋子里,陈老爹叫黎峰上炕坐,让俩儿子作陪。
陈老爹在家里有威严,大事上孩子们都愿意听他的。
比方说,招待黎峰就是大事。
这关系到以后的小钱袋子。
陈老爹知道陪嫁太少,黎家一定有意见。
前两天没打上门闹,那就是要脸。
要脸就好说了。
而且他看杨哥儿跟黎峰相处得不错,这事有得聊。
陈老爹是过来人,知道男人在新婚时期最是疼人,爱屋及乌,既然在乎夫郎,拉拔拉拔夫郎的娘家,有什么问题?完全没有。
他给黎峰倒酒。炕桌上摆着早早准备好的下酒菜,一碟花生米,一盘油炸小黄鱼。
见黎峰拿了筷子,陈老爹的话就递了过来。
“我知道你心里有气,我这也是没办法,我们作坊没了,日子还得过,要不是怕杨哥儿受委屈,我哪能舍得那样摆阔?”
还全都是为了陆杨好了。
黎峰听笑了:“为他好,连件厚衣裳都不给?”
陈老爹应对自如,惊讶过后无缝切换到愤怒表情:“不可能!我给他新做了衣裳,你到处打听打听,里里外外都是新的,棉衣都有两身!”
黎峰不接话,看他演,他又说:“可能是他娘忙忘记了,我待会儿问问。”
黎峰不擅长饭桌交流,他喜欢直来直去,一句话阴着说,他就烦躁。
他说:“那你打算怎么办?”
陈老爹愣了下,说:“找到了就给他穿回去。”
他还想把话题继续扯到他们家的豆腐坊上边,让黎峰看着再出资一些,先给黎峰画个大饼,等他东山再起,杨哥儿也有了依靠,往后他们两口子去县城,也有娘家亲戚了。
结果黎峰单刀直入,一句话给他干懵了。
“不用找,我看你身上这件就挺好的。”
陈老爹低头看。
他身上这件袄子确实挺好的,里面的棉芯是新的。家里买棉花,先给他做袄,他换下来的旧袄子,根据棉花新旧程度,分给两个儿子。
一般情况下,陆三凤跟陆杨都没新棉衣,拿旧袄子改改。只是在县里生活,他们顾着体面,衣裳旧不到哪里去,就会折算成银子,贴补一些再换新。新的自然又在陈老爹身上。
他身上这身袄足足有三斤棉花,穿身上沉甸甸的,跟裹了被子一样。在屋里坐一会儿都燥热。
他呵呵笑:“我的衣裳,杨哥儿怎么能穿?”
黎峰不跟他耍嘴皮子:“怎么不能穿?”
他放下筷子,起身过来,揪着陈老爹的领口就要扒棉衣。
这架势像要揍人,把陈老爹吓得直叫唤。
陈家俩兄弟也吓到了,他们知道黎峰有气性,没想到这样莽,回门的喜日子,就跟老丈人动手,那他以后跟陆杨怎么过日子?
兄弟俩一左一右去拉他,想把他扯开。
黎峰比他们高出一个头,体型又壮实,他腰力下沉,两条腿跟在地上生根了一样,任他们东拉西拽的,他稳如磐石。
他的胳膊上还挂着陈家兄弟拉拔的手,兄弟俩的手只能跟着黎峰的动作走,一点都拽不动。
陈老爹慌死了。
这样一个拳头打下来,他得去见列祖列宗!
“杨哥儿!杨哥儿!快来!你男人要打死你老爹了!”
灶屋里,陆柳还在跟陆三凤掰扯豆腐的事。
他是一定要拿一板豆腐走的:“你们那样骗他,还指着他以后往家里送东西?不得先给点好处,看看诚意吗?”
陆三凤不同意。一板豆腐有六十四块,黎家人撑死都吃不完,凭什么给?
正在这时,他们听见了陈老爹的叫声,大惊失色,齐齐往那头跑去。
到地方,这头的喊叫已经平息。
陈老爹的棉衣被黎峰扒下来了。黎峰站直,扭腰一甩,陈家两兄弟也被甩开了。
黎峰抖抖棉衣,拍拍灰尘,抚平褶皱,掂掂重量,很是满意。
看陆柳过来,他顺手把人拉到自己身边,拿棉衣在陆柳身上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