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417)
陆杨说:“爹娘手里也得留点银子,你不要小气,他们手里有银子,肯定会心疼老幺,这点钱,他们花不到别处,抠抠搜搜攒下来,都会给老幺。老幺有地方撒泼要银子,就不会碍着你过好日子。这家豆腐坊,你一年往外拿十两银子出来,明面给老幺五两,暗地留五两让他讨要。这是你要做好的准备。余下的盈利,就都是你的。以后爹娘要钱,到外头说你不好,你也能哭诉。你给他们钱,他们都给了老幺。大家只有说他们偏心的份,没谁能说你不孝顺。”
陈老大心里还是不舍得,陆杨再跟他算工钱。
两口人,一个月才二百文钱左右,哪里多了?
按月算,他打发三个人,每个月八钱银子左右。
陈老大今年不想给这么多,陆杨同意:“先把明年的租子攒下来吧。”
陈老大就笑了:“杨哥儿,你脑子真好使。”
陆杨不在这儿待了,从豆腐坊出去,他转道回家。
从今以后,他就这一个家了。
解决一件人生大事,今天包饺子吃。
赵佩兰看他回家,问他:“人参送到医馆了吗?”
陆杨点头笑道:“送去了,过几天就去拿丸药。”
他要包饺子吃,赵佩兰过来帮忙,她揉面,让陆杨去炒馅料,陆杨炒的馅料好吃。
陆杨做的白菜猪肉馅,多炒一些,中午给财神爷送一碗,再给陆林他们送一些去。铺子里住着,他们都想着省省,肚子饿不着,荤菜不敢多吃,都是陆杨主动加餐。
这顿饺子吃完,陆杨带着些饺子去衙门,找罗家两个哥哥,跟他们说说豆腐坊的事。
还是劳衙门的兄弟们帮帮忙,巡街的时候多看看。陈老幺都被吓过一回,再有第二次,说要捉他下大狱,他就不敢在铺子前面闹,至多到后面缠着陈老爹和陆三凤。
罗大勇问:“他们舍得放你走?不找你了?”
陆杨没办法保证以后的事,只能说现在暂时踏实了。
“没事,我以后不会在县城待的,山高路远的,他们再找不着我。”
罗大勇猜着也是,谢岩有县老爷肯定才情,考中以后,哪会困在小小县城?
他们俩有些担心:“以后难见你了,你又没娘家,男人变心,你就苦了。”
陆杨这点自信还是有的,“谢岩不会的,他那人很愣,有点一根筋。我虽没多好,好歹与他共患难一场,他不会负我的。”
陆杨跟他们一起在台阶上坐着,看他俩吃饺子,也问他们:“大哥二哥,你们有没有想过跟我走?”
罗大勇没听明白:“去哪儿?”
罗二武也说:“我们都在衙门当差,去府城都要张大人放话的。”
陆杨就是问问:“要是能走,你们跟我走吗?我们一起挣大钱。”
衙门当差,看着风光,月银不多。
他们赶上县试,会挣挣书生们的银子,平常则是收收油水。
有些商铺常有混子惊扰,盼着官差每天多去几次。
哪有那么多大胆的混子?再说,如今的县官张大人治下很有一套,不说青天大老爷了,闹到明面上的事,他都会管一管。如此一来,衙门的差役能拿到的油水不多。
他俩这几个月都有从陆杨铺子里拿菜到东城区去卖,家中情况好转许多。再是印书的事,家里也搭手帮忙,能挣个工钱出来。
他俩说:“看是干什么事吧,不是我们瞧不起商人,我们职位低,这身皮都好使,脱了以后,就帮不上你什么了。”
陆杨不爱听:“两位哥哥说什么呢?我能是因为这身官差皮才叫你们哥哥吗?你们能帮我的事多了,我家那点人手,根本不够用。我还想开书斋的,到时就让干爹开作坊,两个嫂嫂都能来帮忙。你们给我当大掌柜的。”
他们不是当大掌柜的料,闻言都是笑。
“你开起来再说吧。”
陆杨应下,等他们吃完了,收了碗筷,回家去。
另一头,府城。
黎峰等人在月底之前抵达,先到码头找小洪管事。
小洪管事看见他们很是高兴:“我家叔叔都惦记你们好几天了!最近好些商人来要货,好几个等不了,都走了!”
现在留着的还有几个,货到府城,就出了一半。
他们比预期晚来,还以为没有仓库住了,小洪管事领他们去,笑呵呵说:“哪会没有?天天有人来有人走的,空屋子一直都有。”
他们也住不了几天,下午刚支起摊子,周围摊贩打打招呼,一声声好汉叫着,游逛在集市的商人们便知道是捉匪英雄来了。
地上的好汉,管不了水上的匪徒。他们过来转转、看看,说是结善缘,需不需要干菌,都是三十斤、五十斤的买。
散买的人多了,走货俏,给钱都要排队。
黎峰手上还有两根人参,他没炮制,拿去找药贩子。
这两根人参的品相没得说,黎峰小心翼翼挖的,每一根根须都是完整的。深山老林没人去,年份都有五十年以上。
药贩子见了好货,再有捉匪一事,愿意教他炮制的法子。
跟黎峰想的一样,炮制的法子差不多,教一样会百样。
他还说:“这不就跟我们晒菌子一样?”
药贩子笑道:“都是山里的草,自然一样。”
他是药贩子,要挣钱的,收药材会压压价,黎峰理解。
人参就是敲门砖,有了这条路子,他们挣钱的机会在后头。
药贩子说他爽快,跟他说:“一般去抓药,一钱人参都能算七两、八两银子,切开入药,会流失药性,他们要抬价。整根的买,看情况,我这儿二十到五十两就能买一根。到外头去叫价,七八十两一根人参都能卖出去。这是不长久的,哪有那么多富贵人家等着人参救急?好药材又不止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