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463)

作者:羽春 阅读记录

谢岩问他:“你想明白了,那把岳父接过来住?”

陆杨现在不接,他说:“等去府城,我们先安顿好,我在附近看看。直接住我们家不行,娘是妇人,平常见外男都少,跟我两个爹住一起,时间长了,她更不爱出门了,在家要憋出毛病。我想着,要么挨着住,离得近,想见就见,关上门就过自己的,省得以后有摩擦不好处理。”

谢岩都听他的,看陆杨还愁,再多问一句,才知道陆杨在考虑给两个爹找什么事干。

城里没土地,一点菜园子不够折腾,长期住城里,非得有个事干,才好打发时间。他爹爹还好,可以跟娘一样,平常干干针线活,料理料理家务,过悠闲点。他父亲肯定闲不住。

谢岩觉着很好安排,“我们不是要开书斋吗?我看干爹那边印书,都是请人干。既然这样,就让岳父去帮忙印书。黎峰他们还印画册在码头卖,让他们也出点力,把雕版都给岳父他们拿来,以后能在家里印画册。这又不急,慢慢干就行了。我们俩常出门,还能让他们跟我娘说说话。”

陆杨看他说得头头是道,叫他大男人:“越来越像一家之主了。”

谢岩不想当大男人,他说:“我是大夫郎的小男人。”

陆杨被他哄得,一晚上笑声没停。

次日起早,夫夫俩跟娘一起出门,请个阴阳先生算算日子。

陆杨算迁坟的地方时,让人一起算过,年前有两个宜动土的日子,分别是十二月初三和十二月二十。初三已经过了,二十没多久了。

谢岩回家,他再请人算一算,还是这两个日子。

没得挑,这事就定下。

陆杨跟赵佩兰抄写了三本经书,一家三口再转道去寺庙,捐些香火钱,请些和尚过来念经。

族谱是买的,里头跟账本一样,有专门的竖条格子,对着写就行。

谢岩要迁族出来,就新写一本族谱。照着科举三代的要求来,往上多写三代,再到他们。

陆杨的名字跟谢岩的名字挨着。

谢岩有表字,用小字写出“浊之”后,也把陆杨的表字“净之”写出来。把他看得十分满意。

迁坟的日子靠后,这之前,陆杨还忙了几件事。

他拿了俗话书斋送来的分红,金老板送了六百三十一两三钱银子过来。有零有整的。

他把账本给陆杨看。陆杨直接合上,跟他们做生意,就是个糊涂账,算明白了不好。

金老板说商税都交完了,留着花就行,又给谢岩带来一本字帖。据说京城学子们都在临摹。

“是崔大人的字,圣上金口玉言的夸赞过,有一份墨宝流出,我手里这份是临摹本。”

考试也会看字体,以前就有很多考生模仿大臣字体。

陆杨不知道谢岩用不用得上,先留下了。

陆杨提到他们会去府城备考的事,金老板听出来意思,知道他们以后难回县城了,心道可惜,说出来都是恭喜。

两家有往来,陆杨年节走动时,给金老板送了一份年礼。

再是马商到来,这马贩子果真坐地起价,一匹小马要二十两银子,陆杨刚坐下,就起身走了。

怎么不去抢?

马贩子没见过他这样的,别人嫌贵都要说几句,表达下不满,说了才好讲价嘛。

他大老远过来,陆杨走了,他比陆杨急,连着喊人,见陆杨头也不回,还跑着追到酒楼外边,把陆杨请回来坐。

陆杨就不想跟他们聊:“你们做生意没诚意,我要买马,不止你一家可以买。只是年底愿意来县城的马贩子就你一个。我买的是小马,谁骑小马啊?我也不是送给哪位贵人的,赶着日子就要给人送去。我也不瞒你,我是给我弟弟的孩子买的,孩子刚出生,还没满月,你看这东西我急吗?你把我叫回来,就给个准价,没诚意就不用说了。”

马贩子听得一愣一愣的,他说:“那也要个十八两银子一匹啊。”

陆杨放下茶杯,再次走了。

这次马贩子追到街上,拉也拉不回来。

当天下午,乌老爷做中间人,把他俩请到一桌,坐着好好谈价。

马贩子真是没见过陆杨这样的人,“你不急着买马,大老远的把我叫来做什么?这不是逗乐子吗!以后谁敢卖马给你?”

陆杨还没跟洪家人接触,先把虎皮扯了。

“府城码头的洪家你知道吗?我们关系好,我想买马轻而易举。这是给乌伯伯面子,不然你叫价第一回,我就抽你了,你当我是肥羊啊!二话不说,张口就宰!”

马贩子听见洪家,神色诧异,过了会儿说:“那十六两银子一匹。”

砍一次价,降二两银子。

陆杨还没开口,有小厮过来说,外头有人买马。

陆杨没见过这么明显直白的托儿。

他盯着马贩子,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卖马的生意这么好做吗?乌老爷子不是说这托儿真假难辨吗?

他都懒得抬价,转头跟乌老爷子聊天,说过几天要来家中拜访,等乌平之放假,他们再来。这样不耽搁学业。

马贩子跟托儿聊半天,陆杨一句话都没听进去。

今天生意没谈成,小马被托儿买走了。

又次日,还是乌老爷作为中间人,把陆杨请过去了,马贩子还要卖他马。

“十五两银子一匹,没得降了。不买我也走了。”

这个价格还算正常,陆杨尽力再压一压。

他卖包子才挣几文钱?能省就省。

再讲价,马贩子要走,说走就走。

他跟着几个马夫一起来的,马都在门外等着,这头谈不拢,他赶着去府城,年底能到马市转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