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527)

作者: 羽春 阅读记录

他们结伴过去,正好陆柳要出门。

家里有孩子,陈桂枝不好跟着一起去,陆柳还说找爹爹跟他一起采买去,正好来了,他就把人叫上,放了绣箩,背上背篓,父子俩逛街去。

出了家门,先到巷口的小房子里转转。

陆柳做了一番检查,看家中缺什么。

王丰年追着他说什么都不缺,他还要看。

王丰年说:“真的不缺,我们几天才进一次灶屋,还是跟你们说了好几次,早午不用送饭来,你们才歇了。米都没吃多少,别的怎么可能会缺?”

原说皂豆用得快,这不,衣裳拿去给贺夫郎洗了,这东西也用得慢。

陆柳想了想,要给他们买些鸡蛋在家里放着。

夏季的鸡蛋存放不久,要抓紧吃了。买些鸡蛋回家,两爹自己做饭的时候非得打鸡蛋吃才好。

王丰年无奈,跟着他出门,还念叨了几次。

他们刚来那阵,到附近逛过,主要是买菜,熟悉附近街巷,还认了去府学的路。

这之后,陆柳常出去,换着人搭伴,娘、哥哥、顺哥儿,前两天还跟父亲出去过一回,新买了菜种。今天才跟爹爹出门。

王丰年连县里都没去过几回,府城人多繁华,他走到外头怯怯的。明明他才是爹爹,却挽着陆柳的胳膊,仿若怕走丢的小孩。

陆柳不急着买东西,带他在附近慢慢走,瞧什么新鲜,都过去看一眼。

县城有卖艺的,府城也有。

他们会变戏法,也会耍大刀,还会胸口碎大石。

陆柳护好钱袋子,带着爹爹去瞧热闹。

路上看见有卖糖葫芦的,他买了两串来吃。

“我去县里玩的时候,哥哥就给我买了糖葫芦。”陆柳说。

王丰年还没吃过糖葫芦,在陆柳的催促声里尝一尝,都没舍得下牙去咬。

一串糖葫芦有六颗山楂,他吃一颗就想留着,等回家再吃。

陆柳说:“待会儿我们要买东西,拿在手里不方便,你就吃了吧,六文钱的零嘴,我们吃得起了。等回家,我多买几串,给爹和哥哥吃。”

王丰年又下嘴咬一颗山楂。裹了糖的山楂外皮是脆甜的,糖很黏,会有细碎的糖块和颗粒粘在山楂上,再往了深了咬,会品尝到山楂的酸。酸酸甜甜的食物,一如他现在的心情,时酸时甜。笑一笑,眼泪却从眼眶里流出来。

陆柳给他擦擦眼睛,让他快看杂耍。

“过会儿要给赏钱的,不多看两眼都亏了。”

王丰年连忙收起酸涩心情,眼都不眨的盯着空地上的卖艺人,看他们耍刀,看他们碎石,要把赏钱都给看回来。

陆柳挨着他站着,低头看看爹爹紧紧扣在他胳膊上的手掌,唇角微微扬起。

他真的长大了,可以当爹爹的依靠了。

吃完糖葫芦,看完杂耍。父子俩往集市上去。

府城的集市分小集和大集,小集就在街区附近的巷子里,摊贩不多。大集则会清空街上的小摊贩,官差会守住街口,摆摊的人都要交个摊位费。开大集,各大商号都会过来支个摊子。据说比码头集市还热闹。

大集分季度开,三个月一次。

下一次在六月中旬,他们可以来凑热闹。

陆柳照着需求采买,临了,又买了些稻草走。黎峰穿不住布鞋了,要给他编几双草鞋穿穿,再是外头太阳大,买的草帽不顶事,他打算编个大帽子,给出门的人都编一个。

重的东西,都装在陆柳的背篓里。

王丰年的背篓里是稻草和鸡蛋,陆柳说要给他买鸡蛋就是要买。

返程路上,再买几串糖葫芦。

经过茶楼时,陆柳听见里面的热闹,连道可惜。

“到中午了,得回家吃饭,不然我带你去茶楼听书。哥哥带我去过好几次,我都听不腻,好有意思,有吃有喝还有人逗我笑。就是贵。”

王丰年则连声庆幸还好到饭点了,他要回家做饭了,不花这个银子了。

陆柳扁扁嘴,“要是哥哥在,听你说这话,立马就把你拉到茶楼去了,管你做不做饭,茶楼能点菜。”

王丰年笑道:“杨哥儿是这样的,我们都要听他的话。”

陆柳说:“下次跟哥哥一起带你们来听书。”

王丰年说等等,“过阵子吧。”

过阵子,他们看这些书能不能卖出去。能卖出去,他们拿工钱才真正心安。

这样一来,他们手里有钱,带两个孩子去听书。这一天来得晚了些,他们做爹的,尽个心意。

陆柳不知道他想什么,他还没有陆杨那样厉害的洞察力,只当他是推辞的话,又哼哼了两声。

“我带着哥哥一起,你没法拒绝的。”

王丰年说:“杨哥儿忙,他这阵子没空。”

陆柳说:“有空的,他说东家不用耗在铺子里,大峰才天天去码头,他不用。等他空下,我就跟他说。”

王丰年对他真是无奈,“怎么也变霸道了?”

陆柳自豪得很:“跟哥哥学的!”

父子俩采买,没去太远的地方,回家时还没到开饭的时辰。

留在家里的都是长辈,陆柳招呼他们,让他们都别生火,中午都在他这儿吃。陈桂枝搭着再发个话,赵佩兰弱弱应声。王丰年见状,就说回家叫陆二保过来,这事就便定下了。

他俩是操劳命,过来吃个饭,等着饭菜的功夫,帮着陆柳把鱼和猪肚、猪蹄都收拾了。

猪肚猪蹄饭后就炖下,鱼要等着明早支摊子。

陆柳料理鱼的法子,是爹爹教的,这些鱼收拾出来,已然骨肉分离,他明天能省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