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530)

作者:羽春 阅读记录

陆柳喜滋滋盛汤,记得哥哥教他的,他递了汤,收了钱,就把“鱼汤一碗,收您五文钱”的话大声说出来。

摊子前开了张,需要有人续上。顺哥儿立马从转角处走出来,似模似样往这边看一眼,见那书生是喝鱼汤,他就要了饼子吃。

这孩子第一次当托儿,太实诚。五文钱拿一张饼子,啥话也没有了。

陆杨给他使眼色,往书生那边挤眉弄眼。

顺哥儿领悟了意思,又没完全领悟,他走到书生旁边,那人站着喝鱼汤,他就站着吃饼子,还十分贴心,掰了一半递过去,问:“你要不要吃饼子?”

那个书生好震惊。

他目光看向顺哥儿的眉心,瞅见那颗小小的孕痣,余下的鱼汤都来不及细细品尝,咕噜噜一口灌下,匆匆放下碗跑了。

陆柳:“……”

我的客人……

顺哥儿呆住。

完了。

陆杨拍拍手:“别慌,柳哥儿,你继续吆喝。顺哥儿,你继续吃,细嚼慢咽,吃香一点。”

顺哥儿点点头,站那儿吃得可香。

陆杨再冲远处招招手,把黎峰叫过来。

黎峰是来当托儿的,陆柳正常招呼他,老远就叫他“好汉”,问他要不要吃饼子,肉多皮薄的酱肉饼子,五文钱一个!

黎峰体型高大,照理说,在书院附近摆摊,谢岩来当托儿最合适了。无奈谢岩要赶早去上课,没法子来。

黎峰拿了饼子,卷了咸蛋黄,再刷了菌子酱,还拿了一碗鱼汤吃。

他们之前耽搁了时间,余下的客人都要紧着叫来吃。

陆杨也拿个饼子,端碗汤,站旁边凑数。

三个人都在吃,陆柳再吆喝得热情一些,一声声大才子喊着,一声声秀才相公叫着,再聚两个客,把人气拢住,拐入巷子的书生都朝这儿投来视线。

摊子前聚了客人,黎家兄弟先离开,拐到街上转转。

陆杨还留下帮忙,有人看他们俩长得像,还搭着聊了两句。

陆柳第一次摆摊,带出来的东西不多,鱼汤统共有二十二碗,饼子是三十个。因顺哥儿是个失败的托儿,陆柳拿饼子时,都会问人要不要刷酱,要不要咸鸭蛋,自己主动提。两碗配料各用了一半。

饼子做得小了些,书生要买,都是两个、三个的买。客人就十来个,正好在书院上课的时辰收摊。

陆柳摇摇他的钱篓子,笑得两眼都眯成了一条缝。

陆杨搭把手,跟他一块儿收摊。

书院上课,黎峰跟顺哥儿也绕路回来,车子是黎峰推。

陆杨走在后面,一左一右的被挽着。

左边是弟弟,弟弟问他:“哥哥,我刚才表现好不好?这样吆喝行不?”

右边是顺哥儿,顺哥儿问他:“杨哥哥,我刚才是不是搞砸生意了,那我明天还能来不?”

两个人都黏黏糊糊的,说话都夹着嗓子。

陆杨先看弟弟:“好,很好,非常好,以后就这么办。”

他没说陆柳记混吆喝词的事,刚摆摊第一天,人紧张,时间又赶,有疏漏正常。多来几次,不用他提醒,陆柳就会喊对。

他再看向顺哥儿:“不算大错,想来就来吧。”

生意需要人气,在这条街做生意,就是做的回头客。陆柳准备不了太多食材,照着今天的数量办,有了人气,就不需要托儿了,顺哥儿再来,就是帮忙的。

两人听得满意,小鸟依人般,挂在陆杨的胳膊上。

陆杨:“……”

他可真是强壮又可靠。

早上的生意做完,他们回家数数铜板算算账。

算账在陆柳家,他把铜板倒出来数一数。

就那么点铜板,让陆柳一个人数。他顺手拿麻绳,串成串。统共有两百七十五文钱,有两串多。

再算成本。鱼有八条,特地挑的大点的鱼,十文钱一条,合计八十文钱。咸鸭蛋用了五个,要二十文钱。

饼子的成本不好算,陆杨让他按照一半的利润算,“我那儿做包子差不多就这个数。”

府城的面粉和肉都是常价,没有熟人给他们便宜。但相对的,调料便宜很多。两头的差价可以相抵。

要是哪天做多了,就按照总数的四成来算利润,成本就是六成。

饼子三十个,卖出去二十七个,有一百三十五文钱。还有四十文钱是加酱料和咸鸭蛋挣来的。

卖的酱肉饼子,不好再刷酱,吃过的人都说咸了。

咸鸭蛋也咸,单独加还好,和酱料一起加,也说咸了。

陆柳反思了下,是他不够严谨。

前天在家吃的是猪油渣葱花饼,卷酱料和咸鸭蛋没关系。跟酱肉饼子就不怎么配了。

还好只有十来个客人,鱼汤的口碑还不错,喝过的人都说好,这些人下次来喝鱼汤,他能努力留客。

顺哥儿端了一盆绿豆汤过来,都盛一碗吃吃,还拿来糖罐子,每人碗里都挖了一勺糖。

陆杨吃两口绿豆汤,陈桂枝跟赵佩兰一人抱着个孩子出来瞧热闹。

陆杨立马放下勺子,朝着两个宝宝拍手笑笑。

“哎呀,哎呀,这是谁家宝宝呀,怎么长得这么可爱!快过来让我抱抱!”

陆杨跟陆柳在一起的时候,两个小宝就分不清哪个是爹,被他俩抱着的时候,都不咋闹腾,乐呵呵笑眯眯的。

陆杨又看向赵佩兰:“娘,吃绿豆汤吗?”

赵佩兰吃过了,她过来玩,人刚坐下,就被塞了一碗绿豆汤。

陆杨又问:“我爹没来玩啊?”

赵佩兰摇头,说:“他俩在家印书,说等饭点再来转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