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653)
他们家就这点货,货出了,能早些搬出去。
陆杨听了,便把余下货都看了看,家里能用得上的,他也买了。
他们三家在府城待的时间长,家里什么都不缺。这些东西,买来给他干爹和两个哥哥家里用。
再有多的,他就不买了。实在用不上了。
东西先不拿,就放铺子里。
这头结束,兄弟俩在街上逛了逛。
在府城待久了,就发现这座城市非常浮躁,所有人都急忙忙的,热闹里有希望,也有急躁和不安。大家都在奔生活,却鲜少停下来享受生活。
相比下来,同是城里,县城的生活慢得多。开一家铺面,多是空闲,能有很多时间去做别的事。
陆杨很习惯忙碌,这些市井的声音,落他耳朵里,都是生动的人间画卷。
他看见豆腐摊,带陆柳过去买豆腐吃。
豆腐刚拿出来,还冒着热气。
陆杨问有没有豆腐脑,老板拍拍木桶的盖子,说:“有一桶,还烫着,要多少?”
陆杨算算家中人数,要了一盆。给了盆的押金,吃完送回来。
摊位上不加盐和糖,等他们拿回家,随便怎么吃都行。
因这盆豆腐脑,陆杨很是高兴。
他跟陆柳说了很多种吃法,甜的、咸的、辣的,都可以。
“我最早吃豆腐脑都是白口吃的,后来总挨饿,我就学会偷吃了,没人看着我,我就挖一勺出来。饿久了,肚子里没有油水,浑身没劲,也没精神,馋得厉害,我又偷偷往碗里倒菜水。那时候也会端着豆腐脑去我干爹家弄点辣子吃。辣子很香,小小一勺,能下两碗豆腐脑。我第一次吃糖,也是吃的甜豆腐脑,是罗家哥哥给我拿的糖。我一直没什么东西能给他们,就说请他们吃豆腐脑。最后三个人一起吃了甜豆腐脑。”
那一点点的糖,化到碗里,被豆腐吸走,吃到嘴里只剩一丝甘甜,香味都没飘出来,都被豆子味压住了,但他很怀念。时隔多年,每次吃豆腐脑,他都会记得那一碗甜豆腐脑。
在他记忆里,咸口豆腐脑是最常吃的,他常往里面倒菜水。后来他掌勺,学会做饭烧菜了,就会悄悄给自己留点菜,咸口豆腐脑的滋味才好起来。
因常吃些没滋味的东西,他也会很馋辣口的豆腐脑。
陆杨说:“等回家,我给你都弄一碗。你爱吃甜的,就多挖两勺糖。”
陆柳不馋甜味了,他也是吃过菜水拌饭、拌面的,这又能混过一顿。他想吃咸口的。
陆杨说了几种咸口豆腐脑的料理方式,除却拿炒菜充数之外,还能单独煮酱汁。
他那时候会用几种脆脆口感的食材,中和一下豆腐的绵软。像萝卜丝、花生米、黄豆粒、酸豇豆等,他都弄过。后来也就地取材,加过豆皮丝。
这都跟炒菜一样的做法,留的水要多一些,煮出来黏稠,能淋到豆腐脑上面。
兄弟俩到家,直奔灶屋。
陆杨有阵子没开火,都在弟弟家蹭吃蹭喝,到灶屋站了会儿,左右看看,盆盆碗碗瞧一瞧,才找到感觉,先把花生米剥出来炸了。
陆柳把炉子上的水壶拿下来,换上铁锅,在里面加水,架上蒸格,把一盆豆腐脑放上去温着,回头过来,到灶前生火。
大铁锅热得慢,这一阵他就把其他配菜备齐了。家里还有些小虾米,是夏季吃鱼虾豆腐煲时一起买的,虾米是干的,能保存很久。他拿了一些过来,又切了些萝卜丝。
萝卜丝是是咸菜干,不是酸萝卜,是家里常见的褐色咸菜萝卜。
黄豆粒没有,家中比较少做。
豆皮有,昨天买的,还没吃完,弄一些切成丝,长度一指左右。
陆杨最近喜欢吃辣的,他把辣椒面拿来,烧热了油,在上淋了三次,香味都爆开了,满屋都是这个味儿。炸好花生米,后面的事就是陆杨来办。
他做饭的手艺好,做点酱汁配豆腐脑,都跟之前配凉粉似的,单看卖相,都比外头的诱人。
他们把酱汁和豆腐脑端到桌上,叫人来吃。
糖罐子是后来拿的,赵佩兰想吃甜口的。她口味不重。
陈桂枝没吃过像菜一样的豆腐脑。事实上,她也没吃过豆腐脑。
她只买豆腐、豆皮,不买这些小吃。
家里人都拿小碗来盛,甜的咸的都尝尝,想吃辣,再挖一勺辣油搅拌搅拌。
陆柳先装了一小碗喂宝宝,不给他俩加料加糖,就吃点纯豆腐脑。
他拿着碗喂宝宝,陆杨拿着碗去喂他,一个大勺子怼到陆柳嘴边,把他脸都怼红了!
陆杨“啊啊”拟声,哄他张嘴。
“快,让我喂你吃两口。”
陆柳没生病,不用人喂饭!
陆杨非要喂,像哄小孩似的,“哎呀,真是不听话,愁死我了!这么大的人了,追着屁股喂饭,别人看见都要笑!”
陆柳已经被人笑话了,一家都在笑。
他不吃,两个小宝还馋。
他俩闻着香,想吃有滋味的豆腐脑。
陆柳一时有些急。陆杨帮他骗孩子,单手拿着碗在壮壮面前晃一晃,另一手捂着他的眼睛,还给陆柳使眼色,就着味儿,壮壮白口吃了豆腐脑,香喷喷的,还笑。
这事是当着小麦的面干的,他偏偏看不出来壮壮受骗了,还当壮壮吃香喝辣,把他给急的,嘴里一叠声全是“爹爹爹”。他也要吃豆腐脑!
小孩子太好骗了,陆杨开吃之前,把两个小宝忽悠得犯迷糊,脑袋追着勺子移动,尝到一口,都是努力的果实,香得他俩手脚都在搓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