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667)

作者:羽春 阅读记录

正因为她这样说二田,等二田大了些,黎峰才敢几个月不下山。家中事务都有人料理,门户有人撑着,他可以安心在山上打猎。

娘以前总说孩子是拖累,生孩子耽误事。那几年,他下山来,娘却改口了。说他们三兄弟各有各的好。

黎峰听见了二田的抽泣声,他低头拨拨火苗,没再说话。

二田喊他“大哥”,过了会儿就憋不住,一声声嚎着“错了”“我知道错了”。

他从来没有真正的长大,小时候是哭闹,长大后是作,寻求看见的方式是自毁。

家里的事,他都看在眼里。他都知道。他分家出来过日子,愈发懂得其中难处。可他还是要一个准话,要一个答案。

黎峰说:“总有人不想你好过,但绝不是我,也不是娘。”

这是二田在山上的最后一天,次日,黎峰就带他去大强的猎区,找到割蜜的大强,让大强叫人送二田下山。

黎峰带着二黄继续留在山上,他们和山同眠,以地为席。

冬季的林子安静,鸣叫声少,风声穿过树林,摩挲出呼啸的声响。

他们在山里走着、歇着。静静观察、无目的地闲逛。

这座山的生灵教会他很多,它们为了生存,各有本事与弱点。

强大的兽类繁衍困难,弱小的兽类族群大。

有的善于奔跑,有的群居而生。有的会爬树,有的会钻洞。有的带毒,有的带刺。

黎峰想当强大的兽类。数量少,都是精锐。

可是他下山了,在新的“山林”里,最多的是人,是同类。

他要像头狼一样,带着族群壮大、繁衍。

二黄能感受到主人的情绪,走路都是挤着黎峰的腿,大尾巴摇一摇,就能碰到黎峰的手指。

这是一条猎犬,哪怕不为着狩猎,在山寨也有足够宽广的地方让它奔跑。它重回山林,却保持着和从前一样的习惯,极少叫嚷,喉间的“咕噜噜”声,都压得低低的。

黎峰蹲身摸摸它的脑袋,二黄往前探,舔舔他的脸。

黎峰想着,要是他的两个孩子,能有他的狗儿子一半懂事贴心,他做梦都能笑醒。

这天,他结束西山之行,下山告辞。

姚夫郎很有本事,和孙夫郎熟悉了,后续的事不用黎峰这个大男人来联络,蜜坊的进度,会通过送货的人捎带到府城。

他把带回来的礼物照着名单送。表达一下他娘的思乡之情。

再又去一趟寨主家,寨主问起二田的事,黎峰心情很复杂。

他可以去钻研猎物的习性,却很难读懂一个人的心。一起长大的亲兄弟,藏着这么深的怨与恨。真令他后背发凉。

他不知二田会不会反复,请寨主关照着。

“可怜那个孩子太小了,等蜜坊盖好,给王冬梅派个活吧。”

寨主会帮忙照应,他说:“人事难料理,没有绝对的好,他当时没有怨你,这事就成了。人会变,以后的事,以后说。”

黎峰起身,深深行了个晚辈礼。

这次回山寨,他收获颇多,离开前,去给他爹扫墓。

墓前干净得很,坟头还添了新土。看样子是二田来过。

黎峰画圈烧纸,也给坟头添土。

他在坟前待了会儿,说了点府城的事。

“娘很好,顺哥儿要招婿了,娘看好一个牙子,我夫郎和娘一起找了许多媒人,官媒都找了。说年底能相看。娘想等相看完了再决定选哪个。我看那个牙子顺眼了,人有点本事,聪明好学,家世不好,好拿捏,性格不错,能由着顺哥儿耍性子,好过一身坏毛病的男人。”

他和陆柳的事讲得少,又说了点三水巷的变化。

说完,黎峰久久沉默。

他没提二田的事,这便祭拜结束了。

从黎寨离开,他又去了陈家湾,到陈大舅家坐坐。

送给舅爷的礼丰厚,有布料,也有棉衣靴子。还有几包茶砖,都是好茶,够喝几年了。

黎峰在陈家湾住了一晚,聊了很多,还顺道听来了陈老幺的事。这两口子日子过得稀烂,缺什么都现找,把村里的人烦得不要不要的。

黎峰仔细打听了几句,突然佩服起陆杨。

论人事处理,还是陆杨老辣。陈家这一堆人,日子都有着落。陈老幺过得不算好,但城里有爹有哥哥,家里开着豆腐坊,怎么都找不上嫁出去的陆杨。哪像他,一个二田都要愁死了。

二田是兄弟,陈酒也是他兄弟。

次日去了县里,黎峰到铺子里坐坐,跟三苗和王猛吃了一顿酒,转而去作坊里,见见陈酒。

陈酒和王猛在县里的住处是作坊,空屋子多,又当仓房又当家。平常很少有人来歇脚。一帮汉子搭伙赶路,除非赶不上时辰,否则都是直接出城回家。

作坊里收拾得干净齐整,院子里还晒着些干菌、药材,廊下有小木马和矮桌,桌上放着几样玩具。

陈酒平常都在家。这里跟山寨一样,里外收拾收拾,一日三餐的饭菜做着,带带孩子、做点针线,时辰过得快。

偶尔得闲,他就出去串串门。他喜欢去找陆林玩。陆林性子软,不会跟他呛声,懂的也多,在县里当大掌柜,都没瞧不起他,还教他很多。

这里是作坊改的房子,吃饭喝茶都在屋里,要么炕上说,要么就在前面的堂屋说。堂屋冷,都是自家人,就到屋里,坐炕上说。

黎峰看陈酒眉眼间少了与人相争的劲头,变化明显,问他在城里适应不适应。

陈酒说:“还好,县里方便一些,我这儿也没人帮我带孩子,王猛还常出门,手里空闲少,没法想别的,心里也舒坦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