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681)

作者: 羽春 阅读记录

而这样好的机会,其他商号会不会落井下石?朝廷派来钦差,没有商户敢冒险说假话,能上报的真事,必是能在洪家身上砍一刀的大事。

有这些人助力,洪家再硬,都会元气大伤。

所谓居安思危,生意做到这份上,考虑考虑外患,是应该的。

乌平之说:“你不能否认,他们跟你争斗的时候,一定会去找熟识的大人行方便。”

洪楚隔着帘子敬他一杯茶:“多谢乌公子指点迷津,我知道结果了。”

他没有胜算,但他想要再试试。时间不够,他就在家族内部“掀棋盘”,大刀阔斧的干一场。他想长久的留在洪家,再带洪家走过下一个坎儿。

对于初次见面的人来说,乌平之说完“内忧”已是足够。再讲“外患”,他都承担着风险。言语外露,府城这片地区的官员,都被他内涵了。他讨不着好。

洪楚再次倒茶,敬陆杨,也敬乌平之,三人同饮。

出了这个房间,他不会往外提一个字。

乌平之灌了几杯茶水,把草帘收起。

人各有志。他已经尽力了。

他早听说过洪楚的名字,都说他手段厉害,年纪轻轻,办事老辣,不是好惹的人。他以为洪楚会是很烈的性子。没想到是凌霜傲雪。

做生意的,没几个冷淡人,洪楚也表现得外向健谈,却没有特别热情,不冷不热刚刚好。

这事谈完,乌平之自觉告辞。

洪楚主动留他吃饭,“下回不知什么时候再见,今天就借杨哥儿的地方,我们聚一聚,全当交个朋友。”

乌平之借口有事,先出去了一趟,又到了书生堆里,等陆杨这边张罗好饭菜,他再回来。

同样一间书房,这么短的时间里,话题转变如风,这次是聊些平常话题。

他们三个都是场面人,冷不了场子,什么东西都能聊。说说生意,互相捧捧。

洪楚夸乌家藏富的本事,对此很佩服。

乌平之则自谦,说乌家小,才能藏。若是跟洪家一样家大业大的,想藏也藏不住。

陆杨听着,发现讲话玲珑的人,真是相像。自谦一句都不忘捧捧人。相比起来,他家状元郎才是真有趣。

今天是书斋开业,他俩互夸完毕,又把陆杨捧着夸。

一顿饭吃完,洪楚没法继续留了。

他起身告辞,陆杨跟乌平之送他到书斋外。

他今天是一身深蓝的打扮,袍服修身,到外头把大氅穿上,比这条街都亮堂。

乌平之觉着他像一朵蓝色的火焰,是烛心那一圈的光,小如豆子,灼如烈阳。

陆杨跟他站在一处,稍作犹豫,还是跟他说了。

“楚哥儿在祠堂起誓了,终身不嫁。”

乌平之收回视线。

惊鸿一面,不足以定余生。

他说:“我这些年吃过很多亏,一直在践行我爹教我的事。他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论是经商还是当官,哪怕是普通人面对自己,也该克制欲望。不要贪心,不要强求。我总是很难忍受。交友是为人脉,读书是为科举,出人头地是为了不被人欺负。这是一座很高的山峰,我一直都在路上。

“谢岩教我作文章的时候看出来了,他说改不了,就要装一装。我后来沉淀了性子,我爹找我谈过,也就是亲事的选择。人这一生,总要受些委屈,接受一些不公的事。他想我在外面受了气,回家能有个安心的窝。让我少些功利心。

“这次赶考之前,我还被谢岩护过一回。对于交友的执念,也都放下了。”

他说了好长一段话,然后转头看向陆杨。

“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我跟他不合适。只是可惜,也很佩服,洪家那样的地方,他另起门户,留一条后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会权衡利弊的人很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很少。

这短暂的一次见面,会是他很难忘的一天。

第195章 相看(顺海)

冬月二十六, 顺哥儿去相看。约在了离三水巷很近的老于茶馆。

他心情淡淡的。多次相看的失望和疲惫,让他懒得打扮。

尤其是他认识海有田,这阵子见面次数多, 突然换身新衣裳, 戴几样首饰,抹点脂粉,等到碰面,海有田一看他这样,还以为他早有想法呢!

今年刚来府城, 家里人都忙着,到了季节, 陆柳去买了几身棉衣,每人都添了新衣。顺哥儿就在家里穿过两次, 因还要去铺子里干活,他怕弄脏了,后面再没穿过。

他出门来,陆柳瞧见了, 又把他推回房里,让他把衣裳换了。

“怎么这样就出来了?”

顺哥儿把他的理由说了一遍,陆柳笑他:“还像小孩一样。你们见过、认得, 就更要穿一件新衣裳去相看了,不然他看你跟平常没有区别,这还像相看吗?”

顺哥儿再次强调, “他万一觉着我对他有想法怎么办!”

陆柳给他拿来衣裳, 在他身上比划,看顺哥儿不动弹,就把袄子放到炕上, 伸手帮他解扣子,给他换衣裳,嘴上还教他:“这怕什么?你有没有想法他怎么知道?你都相看了,我就教教你。先有想法后有想法没关系,要看你心里在不在意。你看这阵子相看的那些人,好几个都觉着稳了,能跟你成亲了,那又怎样?你都不会多看一眼。要是以后能在一起过日子,他这样以为就以为了,你不管他。他要是因此对你好,你便不跟他计较,让他得意得意没什么。要是他以此来挤兑你、使唤你,到时你再生气。”

顺哥儿扭身子、伸胳膊,把棉衣换上了,说:“到时我再生气都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