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88)

作者:羽春 阅读记录

娘会就更好了,她在家里可以剪纸,不然他们夫夫俩天天往外跑,娘一个人待家里,难免多想。

忙起来好,忙起来没空胡思乱想。

陆杨心情好,想什么都好,开口说话全是“好好好”。

被他的情绪感染,谢岩也感觉各处都好,脸上浮出笑意。

陆杨卖菜是搭着卖,没指望靠卖菜挣钱,想着能挣一文算一文,结果来买菜的人好多。

每个人还买得多,萝卜白菜都是五斤十斤的买。

每天都要吃的东西,越到年节越贵。

陆杨在县里长大,知道价钱。从小年夜开始,肉价菜价都会飙升。

那是最好挣钱的时候,只是他赌不起,万一当天没有卖完,谢岩的束脩就攒不够了。

陆杨到县里,带来的菜不多,他们还有人要坐车上。

幸好陆松干活勤快,雪一停就收菜,送来一车,看他这边走货快,紧赶着又回村拉菜。

每家就那么十几二十斤,多一些的人家,有三四十斤。

今年有人收菜,大家都没做多少咸菜,都留着卖钱。

第二车送来的时候,陆柏来帮忙了,他找亲戚借了辆驴车,兄弟俩一起拉了三车菜,铺子里的菜才有存量,可以招呼来往客人。

谢岩有眼力劲儿了,会招呼两位哥哥去喝茶暖身子。

他还听陆杨的话,给他们拿了肉包子吃。

陆松知道价格,一个肉包子五文钱,他拿着没好意思吃,陆柏愣一些,啃了一口,吃到了肉馅儿,才惊呼道:“肉,这是肉包子!”

他这个傻愣劲儿,让谢岩盯着他看了好几眼。

陆杨常说他是呆子,谢岩不知道他的具体表现,现在是看到了。真呆啊。

陆松捂脸。弟弟都吃了,他也就不客气了。

今天晚了,他们兄弟没急着走,等着跟陆杨夫夫俩一起回村。

陆杨在前头忙,每个来买菜的人,他都要跟人介绍店铺的主营业务和副业。

主要是卖包子的,皮薄馅厚的大肉包子!再搭着卖些瓜子花生红枣,这两天就有米和面粉卖,和外头一个价,住得近,图方便,可以来他这儿转转。

他还说:“我夫君是秀才相公,过阵子也开始写对联卖,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你们来,给个纸墨钱就行,不挣你们钱!”

开门做生意的,哪有不挣钱的?

秀才相公不挣钱,写什么对联?

大家伙心里这样想,看陆杨把话说得好听,都乐滋滋应了。

陆杨那边没一会儿就要补货,他看陆松兄弟俩都在,就让陆松和谢岩去外头采买一趟。

瓜子花生红枣都是同一家铺子买的,陆杨把嘴皮子都磨破了,才拿到了低价,跟外头的货郎一个价,但他拿货少,每样就五斤。

这样小气,那掌柜的给他称重时,都在翻白眼。

陆松头一次知道还能这样,跟谢岩一起去看了回脸色,问谢岩这是怎么谈成的。

谢岩说:“放在我们铺子里卖,就算他没花钱就多开了一家店。我夫郎是这样说的。”

陆松:“……”

真行,还能这样。

干货上了,陆杨看包子也要卖完了,心情之爽快无法言喻,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说:“那老板做生意不行,别人多买几斤他都给人便宜,我这算是帮他卖,挣个薄利跟要了他的命一样,他那儿还有核桃和栗子,死活不给我,桂圆也没买着,下次得换一家谈谈。”

这次还要继续合作一阵,他答应了,每一样要拿够一百斤,分批拿。

因有铺面在,随时都能找过来,那老板才松口,同意让他拿一些货来卖。

谢岩让他别气:“他家生意没有我家生意好,我跟大松哥过去,除了我们,都没客人。”

陆杨笑他笨:“他这种铺子,开在那里,就是给人批货的,散客才少。走街串巷的,谁都能卖瓜子花生,哪里人多,他们往哪里挤。我这个固定摊位,还是沾了这些菜的光,那些人出来买菜,恰好看见了瓜子花生,嘴上闲着,想吃吃东西,顺道就买了。要是有人先叫卖到他们门口,他们就不光顾我的生意。”

冬季货郎都少出门了,让他占了便宜。

谢岩真是机灵,他一听别人都是叫卖到门前,就问:“村子里能卖瓜子花生吗?”

当然能卖啦,回家就带上!

他们提前一个时辰关门。铺子里暂时没有留人看店,货物都不留,没卖完的菜,陆杨都带走了。

沿街再叫卖叫卖,菜清得很快,他再报了店铺位置,说以后买菜可以去铺子里。

瓜子花生也搭着卖了些,就剩些红枣了。

陆松问陆杨:“菜这么好卖吗?我们以前上街,要转好久,还有人压价。”

陆杨揉揉脸,他笑多了,脸蛋发僵。

“那都是故意的,就像你们挑柴出来卖,也有人故意压价。都知道你们是村里来的,走了二十里路,辛苦背过来,还能再原样背回去?连个饭钱都没挣着。拿捏了你们的心思,就想要便宜点。”

开了铺子就不一样了,卖不卖都行,爱买不买。

吃的东西不愁卖,尤其是菜蔬。这年头,顿顿吃肉的人少,还得吃菜。就是咸菜,也得买菜才能做。

陆松:“……”

县里人真阴险。

谢岩对此有点兴趣,问陆松:“你们以前卖菜是什么样?”

陆松回忆了一阵,才道:“我家有一两年没卖菜了,家里三个男人,饭量大,吃不起肉,菜管够。实在吃不完的,我们来赶集,才会带上一些来县里卖。那点东西,交钱去集市里换摊位不划算,走街串巷的要看运气,有时候碰见真心想买的,看价钱过得去,二话不说买了。大多是柳哥儿说的这样,要多走一些冤枉路,然后着急起来,自己降价贱卖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