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修仙就是抢钱!(296)

作者: 明玉镜 阅读记录

不知为何,连慕总感觉,她不能与发财深入共鸣的原因,和应游有关。

连慕试探着想去碰他手腕上的印记,忽然被一道声音打断:“你,给我过来。”

是应游的生母。她站在岸上,背着一个包袱,面无表情地看着小应游。她眼角挂着泪痕,像是刚哭过,仔细一看,身上也有不少自残的痕迹,脖子上带着新鲜的勒痕,那是上吊不成留下的淤青。

连慕走过来时,听这村里的人叫她林夫人。

小应游站直了身体,脑袋却低着,说:“衣裳还没洗完。”

林夫人跳到青石板上,一脚踢掉了他的雪人,雪人掉进河里,被水化开,眉眼逐渐融化。

“以后你不用干这些活了,有位仙人想带你走,你跟着他,荣华富贵少不了。”

小应游:“是爹回来了吗?”

林夫人抬手扇了他一巴掌,怒道:“不要再提他,他根本不是仙人,他是骗子,迟早有一天会被碎尸万段!等你以后当了仙家徒弟,学到了通天本事,不要忘了去找你爹,提着他的脑袋回来见我。”

小应游:“我不能杀人。有人教过我,大道之行忌杀性,杀人不利于修行。”

连慕愣了一下:他怎么会知道这句话?

大道之行忌杀性……这是她前世的家训,除了连家人,再无外人知道。

“少扯你那乱七八糟的梦话。”林夫人掐住他的脖子,面目狰狞,像是癫狂了,“你一定要去杀了他,你不答应杀他,你就不是我的儿子,也别想进仙门。”

她把小应游掐得满脸通红后,看着他的脸,忽然又落了泪,松开手,把他抱在怀里,换了一副面孔:“对不起,都是娘不好。娘没能把你生在相府,没让你过上好日子,都是我的错。”

“其实你一点儿也不像他,你像我。”林夫人摸了摸小应游的脸,母子俩的眉眼有八分相似,“娘这一辈子活得糊涂,我不想你再跟着我受苦了。我们现在就去找那位仙人,你和他走,他不会亏待你。”

小应游似乎已经习惯她时而疯癫时而正常的模样,他一声不吭,只回头看了一眼湖面,雪人已经融化了一半。

他擦了擦衣服,轻轻牵住了林夫人的手。

林夫人红着眼眶,笑了笑:“你真像我,别人一哄就跟着走了。”

“我还没有给你起名字,你自小体弱,却能硬撑着活到现在,娘希望你往后也能好好活着,叫你‘长生’如何?你不跟着那畜生姓,也不要跟我姓林,你去向那仙人求一个姓,从头开始,不要再回来了。”

“长生,答应娘,就这一次,你以后别再被人三言两语哄走了。”

长生、海棠……

连慕忽然心下一动,抬手掐诀,点在小应游的眉心。

不一会儿,在她的手腕上,也显现出一模一样的海棠花。

连慕倏地想起来了,这分明是她前世的剑契之印,只是她幼年结契,时间太早,来到这世界后又一心扑在重新修炼的事上,一时忘记了。

她和长生的剑契之印,为什么会在应游身上?

连慕不知道这其中出了什么差错,下意识看向小应游,他已经跟着林夫人上了岸,但在她抬眸的那一刻,小应游也回过了头,刚好与她视线交汇。

连慕在看他,但她知道,他想看湖面上的雪人。

连慕跟了上去,她暂时顾不上风云奕的事了,眼下她只想弄清剑契的真相。

直到此刻,连慕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发财的反应如此之大,为什么在归仙宗剑阁挑剑时,那些剑会主动远离她。

因为她是一个身带剑契的人。不管这剑契在谁身上,只要未解开,便一直与她有关联。

守剑阁的师兄说过,单剑剑修一次只能拿一把剑,剑阁的剑不会选择已有佩剑的人。

发财虽是她亲自所铸,但也一直很抗拒与她深入共鸣。或许在它看来,自己像一个家中有剑还在外面偷吃的烂人,品行十分低劣。

连慕觉得自己有必要搞清楚这件事情,然后想办法解开剑契,安抚好发财,不然她一辈子只能骑扫把了。

林夫人带着小应游出了村,朝着一个方向走了两天,连慕也在后面跟了两天,看见远处的雪山,心中一阵疑惑。

朱雀南很少下雪,青玄宗所在的朱雀岭更是四季如春,怎么会走到这里?

连慕正想着,林夫人蹲下身,松开了小应游的手,对他说:“你上去,就能见到那位仙人了,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接下来的路,要靠你自己走。”

小应游点了点头,林夫人看着他,眼泪又止不住地流。

小应游踮起脚,给她擦眼泪:“我会好好学本事的。”

林夫人拍开了他的手,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很快被覆盖,仿佛她从没有来过。

小应游顺着山路往上走,积雪没过了他的小腿,然而他感觉不到冷,一直往上走。

连慕忍不住说道:“青玄宗不在这座山上。”

然而他听不到,腿脚冻僵了也继续走。

林夫人骗了他,这雪山上没有仙人,只有成群的雪狼。

等他冻得浑身动弹不得,倒在雪地上时,才意识到自己又受骗了,但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也没有力气再下山了。

连慕看着他在雪地里缓缓闭上了眼,随后她脚下的地面开始颤抖。

这一场试炼失败,心之境即将崩塌,应游的意识会陷入下一个轮回,继续重复这一段记忆,直到他成功通过或者本场幻境结束。

正当她猜测自己也会跟着他一起轮回时,一阵抽离感遍布她全身,好像有什么东西试图强行把她带出去。

上一篇: 龙傲天的师父不好当 下一篇: 倾歌令